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可视化新闻路径探析

2023-05-30刘雅倩张顺军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闻可视化大数据

刘雅倩 张顺军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可视化

当前,众多媒体为丰富受众的阅读体验,采用将图片、文字、数据等相结合的方式来传递新闻,数据新闻逐渐成为媒体报道新闻的重要形式。但从数据新闻研究现状来看,多数数据新闻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未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探究。因此,如何优化以可视化手段为基础的数据传播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的新闻传播形式与格局。在此背景下,对可视化新闻及其传播方式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可视化的新闻发展现状分析

可视化新闻是指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制作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可视化生产的一种新闻媒体报道形式。但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对其进行统一明确的定义,因此需要从可视化新闻的呈现形态、生产流程等多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目前国内对于数据新闻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可视化新闻及其传播方式进行研究多是从技术层面出发。但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将新闻中的数据可视化,并借助可视化手段对其进行解读,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可视化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呈现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信息可视化呈现,利用计算机和算法将海量的数据以最快速度进行处理与计算。可视化会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传统新闻报道中对人的依赖,为受众提供一种全新视角。

当前,可视化新闻呈现出以下几点显著特征:

一是数据为新闻表现的内核。数据是可视化新闻存在的基础,以数据作为新闻表现的内容核心,也是可视化新闻跟一般文字新闻的最大区别之处。可视化新闻之所以出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表现新闻报道中关系复杂、冗余的数据,通过将数据简化进一步来挖掘新闻故事。通过可视化新闻所展现的内容,其关键不在于该数据本身涵盖了什么内容,也不在于数据规模量有多大,这些内容通过传统简单的文字新闻也可以实现。其关键在于揭示了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包含的意义,通过数据分析使得复杂的数据关系转变为可读的新闻。

二是数据和图表为新闻主角。以往的新闻报道,文字始终占新闻报道的很大篇幅,即使有图片和数据,也只是为文字的叙事做一点辅助,充当新闻材料中的“调味剂”。而在可视化新闻中,数据和图表变成了新闻的主角,文字更多起到辅助的作用,它根据数据和图表而生成,从数据中挖掘新现象。如在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首次运用“5G+AI”声像分析技术,用视频的方式展现了在政府工作报告应得的37次“共振时刻”(掌声)。通过经久不息的掌声的记录,以音频共振的视角传递国家对于未来的期许。这条可视化新闻通过将视频和图片两大传播样式相结合,使得新闻报道方式另辟蹊径,在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同时具备趣味性。

三是数据对比来挖掘深度含义。可视化新闻将晦涩难懂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给读者后,不但降低了读者原先阅读数据的困难度,并且由于图表自身具有的直观性,使得数据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首先,一些看似并无关联的数据经过技术加工,从横纵两方面来分析,利用动画图表的形式来呈现数据,有时也能从中挖掘出深度新闻,其次,对数据进行备方面的对比分析,将冗杂的数据变得可视化,读者从一系列数据对比中得以直观地发现新现象,这种数据深度挖掘能力是以往传统新闻报道中简单的文字新闻无法达到的高度。

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的优势

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图片等数据信息会给新闻生产带来极大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可视化新闻的传播。可视化新闻通过运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最大限度地将图片、视频、数据等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形式,不仅降低了新闻生产的门槛,还大大提高了效率。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记者现场采访后,将图片、视频、文字等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形式。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可视化新闻极大提高了新闻的产出效率。如来自纽约时报的《没汽车的未来太酷了》,以数据可视化设计互动新闻,依托现有数据产出新闻,效率更高,该数据新闻假设把曼哈顿跟车有关的土地(比如车道、停车场等)加起来,差不多有4个中央公园那么大,把这些空间还给纽约人会怎么样呢?以可视化方式来探究城市规划和都市生活,展现了没有车道的纽约城街头的模样,生动还原了生活本来的样子,利用动画的形式将新闻直观地展现在受众眼前。

数据可视化能够让受众在视觉上感知世界

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将新闻中的数据进行呈现,通过视觉感官感知信息,这可以让受众在阅读时获得更强的沉浸感,另外,在视觉呈现上,还可以运用色彩、动画等多种元素。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还能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与文本进行结合,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对于新聞中涉及到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类型之间相互叠加出现来吸引受众目光;而对于那些较为复杂且无法用一种类型来传达其信息的内容来说,使用图表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受众,使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增强新闻内容趣味性、可读性。例如谷雨数据制作的《一些80后,已经开始绝经了》的数据新闻,用文字、数据和图表的交叉呈现的方式,从引入该选题到用数据来阐述论点,引用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来制作图表,生动形象,让受众沉浸式地阅览文章,通过数据的形式来论证观点,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并达到很好的说服效果。

以独特视角追踪社会热点,引导舆论走向

热点事件的追踪与报道是新闻可视化的重要应用。在当前“自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方式为媒体提供了更多的报道角度,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传播渠道。新闻可视化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使其成为受众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引导舆论走向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与此伴随而来的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新闻可视化依然存在着无法满足受众需求的问题。如在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与增长以及对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的要求下,传统新闻可视化很难实现对信息内容的突破与创新。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和渴望了解自身以及外界信息动态变化,并且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与社交平台来获取相关信息。例如《人民视觉》杂志社在对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可视化研究中,发现了三种类型的可视化图表,分别是数据图、时间轴和主题地图。其中,数据图和时间轴主要用于对数据的展示,而主题地图则主要用于呈现一些热点问题。人们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所呈现出来的变化信息了解到一些社会动态和社会发展状况。

可视化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

可视化新闻的专业性不强

可视化新闻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未形成产业化,而个别创新性强的媒体在“单兵推进”,因此可视化新闻制作模式不成熟,且缺乏兼具计算机、艺术设计、新闻传播三大领域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可视化新闻制作模式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当前专业人才匮乏,导致可视化新闻制作成本高且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可视化新闻的时效性不高

我国的可视化新闻制作以“可视”为特征,其“可视”是指可视化新闻报道通过图像、动画和文字等元素对信息进行描述和传递,而没有完全实现新闻的价值与功能。可视化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用画面传达信息”。因此当信息源被采集时,先要考虑的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主流媒体并未真正实现可视化新闻制作专业化和流程化,导致制作效率低下,降低了时效性。

数据垄断、污染给可视化新闻带来阻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可视化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可视化新闻可以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新闻信息,能够增强受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然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数据具有垄断、污染等问题。如某一可视化新闻中出现某一数据不能完全还原导致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同时由于数据的限制,可视化新闻还存在“看着像”“分析不出来”等问题。而一些可视化新闻的数据分析则可能存在人为操作失误或故意夸大事实等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新闻可视化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在数据新闻中,一些不良的表现也让人忧虑。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新闻来源:信息公开的迫切要求

大数据新闻可视化首先需要公开新闻来源,这是可视化新闻的基础,也是大数据背景下可视化新闻发展的关键。可视化报道可以通过视觉呈现新闻事实,因此,可视化新闻要依托丰富的新闻来源。数据是可视化新闻的灵魂所在,可视化新闻需要有充足的来自于公共机构和大众传媒的数据资源。目前主流渠道上数据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公布数据、网络公开数据、企业公布数据等,这些数据在未来都是可视化新闻需要用到的信源。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政府等公共机构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化,为可视化新闻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来源。如目前美国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发展遥遥领先各国,除了其本身计算机水平之外,也和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程度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新闻内容:反馈信息向新闻内容的及时转化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成长起来的可视化新闻,在获得了众多受众反馈信息的同时,还能将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转化成新闻内容加以传播。而大数据技术为新闻可视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首先,可视化是一种新的新闻形态,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传统的文字形式记录新闻事件,而更希望通过数据可视化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让受众看到更多信息。在过去,受众获取新闻的途径有限,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媒体官方渠道和政府等公共机构公开信息,而现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受众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和政府等公共机构直接进行交流对话。其次,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可视化新闻内容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来自受众反馈、动态发展着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新闻及时跟踪事件的实时进展,相对于传统机构统计的数据,其涉及人群面更广,具有动态性。因此,未来可视化新闻内容的发展趋势,势必需要把对来自受众的反馈信息提升到重要内容层面。

新闻理念:从注重报道数量到注重质量

在媒体传播效率方面,可视化新闻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要提高可视化新闻的报道效率,这需要对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首先,要加强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部分较为成熟的可视化技术,如计算机绘图、三维模型、虚拟现实、动画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可视化新闻的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可以大大提高可视化新闻的报道效率,因此在进行可视化新闻编辑时需要注意使用可视化技术。其次,要加强可视化技术研究。从数据采集、处理到生成数据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注重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的前提下,提高可视化新闻编辑效率。最后,要保证可视化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由于可视化新闻需要大量展示相关数据信息,因此就會导致可视化信息来源不确定、不准确,所以在进行可视化时需要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可视化新闻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对于可视化新闻的需求在逐渐增加。新闻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努力推动新闻可视化行业发展。在新闻可视化行业中,需要创新思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创新是为了迎合受众需要的,不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创新。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可视化新闻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媒体要转变思路,适应时代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可视化大数据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