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趋势

2023-05-30苏冰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年3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

苏冰涛

关键词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碳足迹;城乡人口结构;可支配收入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围绕碳排放的相关学术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工业及新能源领域,通过对工业企业采取多种节能减排措施,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但民以食为天,物质生活需要尤其是对食物的需要,从来都是人的第一层次需要[1-2]。有数据指出,居民食品消费引起的能源消费占到全球总能源消费的30%左右[3-5],而居民食品消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也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9%~29% [6-7]。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引起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工业领域,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8],而由此导致的碳排放严重超标、生态赤字显著等突出问题,成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短板之一。自“可持续消费”概念提出以来,可持续食品消费的模式和理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9]。近年来,宏观层面食品消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10-11],微观层面居民营养健康、膳食结构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12-13]。依据恩格尔定律与班尼特法则,围绕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食品消费结构,部分学者进一步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收入等因素对食品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14]。这些研究为中国食品消费领域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奠定了基础,但现阶段关于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相应的碳足迹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明确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与碳足迹的差异性分析。然而食品消费结构是影响食品消费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对推动中国食品消费结构性改革、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该研究试图追溯过去30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梳理和比较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影响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相关因素进行辨析,更科学精准地把握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1 文献综述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围绕可持续食品消费问题展开探讨,并形成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具体来讲,相关研究主要汇聚于以下两个方面。

1. 1 宏观层面食品消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宏观层面的食品消费主要依据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 LCA)理论,通过对食品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的生态足迹、碳足迹与水足迹进行量化,进而评价食品消费对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LCA即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以及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15]。食品消费领域LCA可理解为伴随食品生产和消费活动而引起的所有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产出与可计量的环境负荷间的关系,以评价食品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总和影响[16]。生态足迹、碳足迹与水足迹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17]。生态足迹即维持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及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18]。碳足迹与水足迹由生态足迹演变而来,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及用水量的集合[19]。食品消费与环境退化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关系,目前围绕生态足迹展开的食品消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相对比较充分,有研究指出,受人类消费模式的影响,目前食品消费对全球土地资源的占用已达到38%[5, 20],且动物类食品的消耗占用全球31亿hm2的土地面积,其中包括5. 89亿hm2 的耕地[4]。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满足14亿人口食品消费需求的土地约为8. 68亿hm2,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还将呈继续上涨的趋势[21]。举例来讲,仅2005—2012 年中國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37. 6%,且在外就餐生态足迹以2. 55倍系数迅增[22]。从具体的食品生产与消费环节分析,有学者提出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者对环境的影响能够相差50倍,通过提升技术,有些生产者生产肉类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甚至小于蔬菜类食品的影响 [4]。因此要突出强调生产阶段农业技术与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同时畜牧业也需不断更新饲料以探寻非动物类优质蛋白质来源,进而降低食品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另外,食品消费端的食物浪费问题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共计3 432万t,食物浪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达到6 254 万hm2,相当于4 169万人的生态位被挤占[23-24]。上述研究均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了食品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然而从碳足迹与水足迹角度出发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但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关于食品消费碳足迹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2 微观层面居民营养健康、膳食结构与相关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食品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人类健康、资源消耗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7, 25]。随着城镇化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开始转型,逐渐由传统的以植物类食品为主转变成以高蛋白、高糖、高脂肪、高油为主的动物类食品[26]。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目前全球有超过1/3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甚至引发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出现[27];同时过度食品消费导致的资源浪费、温室气体排放与环境退化问题也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28]。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指南》的标准,目前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如肉类、油及淀粉类食物消耗大幅度超出人体基本需求,尤其是中高收入群体肉类食品消费甚至超出正常需求的300%,而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蔬菜、水果、蛋奶制品等的消费严重不足[5, 7]。如果食品消费结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围绕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问题,学者展开了广泛讨论。其中,收入[4-5]、城乡人口差异[29]、城镇化[28, 30]等被均证明是影响食品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讲,城镇人口及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肉类食品消费,但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均呈现出从植物类食品向动物类食品转变的趋势[31],说明中国整体食品消费对环境退化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升。这些研究为该研究深入讨论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问题及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们并没有很好地阐释这些因素如何分别影响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以及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类型如何影响环境可持续发展。另外,虽然这些研究提出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差异进一步缩小,然而实际食品消费结构依然存在不小的差异,尤其是在谷物、水产品及奶制品消费方面的差异。因此如何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最大化降低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性差异依然是该研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鉴于此,该研究尝试进行一定拓展:一是从食品消费碳足迹角度出发,全面量化并分析中国城乡居民1990—2020年食品消费结构及相应的碳足迹发展变化趋势,充实食品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研究;二是具体分析不同食品消费类型对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及收入、城乡人口结构、时间等因素对不同食品类型碳足迹产生的影响,以弥补微观层面分析的不足,更精准地提出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改革的方向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方向。

2 方法和数据

2. 1 碳足迹测算

碳足迹是指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32]的方法,定量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碳足迹作为LCA分析方法的重要应用之一,逐渐成为评估产品碳排放的主导方法。通常该研究讲的碳足迹是指在人类生产、生活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19]。碳足迹提供了一个全面衡量人类生产生活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测算方法。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990—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研究边界为城乡居民个体消费的所有动物类及植物类食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原始数据,该研究将所有食品分为12大类,分别为猪肉、牛肉、羊肉、禽肉、水产品、蛋、奶、谷物、蔬菜、干鲜瓜果、油及糖。该研究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为计算单位并进行对比分析,食品消费碳足迹计算公式如下:

另外,該研究中涉及的所有类别食物温室气体排放量均综合考虑了食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且排放量均以每公斤食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来衡量,即非CO2温室气体也被包括在内,并按其相对变暖影响进行加权。温室气体排放参数来自牛津大学公开网站Our World in Data及公开发表论文[4]。

2. 2 数据来源

该研究选取的测量样本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对象(限于数据可得性,未涉及港澳台地区)。研究时点为1990—2020年。关于城乡家庭不同类别食品资源消耗总量、人均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20》、OECD 数据库及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涉及人口统计学方面的计算均依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民生活水平及不同类型食品消费碳排放指数来自牛津大学公开网站Our World in Data、CEADs数据库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碳足迹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其他数据来源还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工业信息年鉴、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及已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33-35]。

2.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除上述碳足迹分析方法之外,该研究还涉及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这些统计学分析过程均采用SPSS 24. 0完成,检验水平为α = 0. 05。具体来讲,1990—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及不同类别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均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被用来分别研究食品消费结构如何影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碳足迹;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与人口城乡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进行检测。所有图表均采用SigmaPlot进行制作。

3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与影响因素分析

3. 1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及其构成

通过对比分析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碳足迹及其构成,结果发现,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近30年来持续高于农村居民(P < 0. 05),且城镇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即猪牛羊禽肉、水产品及蛋奶制品)及植物类食品消费中的蔬菜与干鲜瓜果消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均高于农村居民(P < 0. 05),而农村居民人均谷物类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显著高于城镇居民(P < 0. 05)。随着收入的提高与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城乡居民植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均呈上升趋势。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讲,农村居民动物类食品碳足迹的增长速度及植物类碳足迹的下降速度均超过城镇居民,因此虽然中国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总量依然呈上升趋势,但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差异逐渐缩小(图1)。

另外,研究发现近3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约2/3来自动物类食品,截至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一半以上依然来自植物类食品(尤其是谷物类食品,但2015年以来,农村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开始超过植物类食品,这说明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已全面进入动物类食品主导的时代。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动物类食品中猪肉与水产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最多,其次是牛肉与禽肉,羊肉与蛋奶类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最少;城镇居民动物类食品中水产品和牛肉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最多,其次为猪肉和禽肉,蛋奶与羊肉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最少(图1)。因此,合理引导城乡居民改变动物类食品消费结构,推动可持续的动物类食品膳食结构的形成对降低食品消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3. 2 中国城乡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结构分析

近3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占总食品消费量的比重均呈上涨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上涨幅度远高于城镇居民。虽然城乡居民人均植物类食品消费量的绝对数值依然高于动物类食品,但由于动物类食品碳排放强度远高于植物类产品,因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大部分温室气体来源依然是动物类产品。另外,通过对中国城乡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比例最大的是猪肉,其次是奶、水产、蛋和禽肉,牛羊肉消费比例最低。农村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比最大的同样是猪肉,其次为蛋、禽肉和水产,牛羊肉消费比例最低。另外,自199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占总动物类食品消费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城镇下降36. 80%,农村下降45. 97%。城镇居民禽肉及奶制品消费上涨均接近1倍(分别为92. 21%、89. 42%),水产类及蛋类食品消费比例变化不大,牛羊肉消费占总的动物类食品消费比例小幅下降,分别为14. 58% 和36%。农村居民禽肉消费比例上涨近2倍(172%),奶制品消费比例上涨接近1倍(85. 71%),蛋类和水产类消费比例也大幅上涨,分别为34. 78%、33. 61%,牛羊肉消费量均有所上涨,但消费比例分别下降8. 7% 和30. 43%。总体来讲,城乡居民各类动物类食品消费数量均有所上涨,但猪肉及牛羊肉消费比例均有所下降;禽肉与奶制品食品消费比例均呈大幅上涨趋势;城镇居民蛋类及水产类食品消费相对稳定,但农村居民上述两种类型食品消费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图2)。

3. 3 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消费总量与食品消费结构是影响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关键因素。近3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总量变化并不显著(F = 1. 032,P = 0. 474),但碳足迹整体呈上涨趋势,说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动对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尤为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谷物、猪肉、牛羊肉、水产及蛋奶类食品消费量的改变也会显著影响食品消费总的碳足迹。具体来讲,谷物、猪肉、牛羊肉、水产品及奶制品消费量的提升会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总的食品消费碳足迹,而蛋类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会导致其他动物类食品消费量的减少进而显著降低城镇居民总的食品消费碳足迹(表1)。农村居民谷物、猪肉、牛羊肉及奶制品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食品消费的碳足迹(表2)。单位重量的蔬菜及干鲜瓜果产生的温室气体要低于其他类别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因此蔬菜及干鲜瓜果消费量的增加会导致其他类别食品消费量的减少,进而显著降低食品消费总的碳足迹。

除食品消费结构外,该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人口城乡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时间因素与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关系(表3)。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乡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时间与各类食品消费碳足迹及总的食品消费碳足迹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蔬菜消费碳足迹及时间与牛肉和蔬菜消费碳足迹除外)。城镇及高收入群体的植物类食品碳足迹及谷物消费碳足迹均显著低于农村及低收入群体,而其他各类食品消费碳足迹均显著高于农村及低收入群体。

4 討论与结论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消费正在成为各国制定公共政策与发展规划的聚焦点。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重要转变,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2,9]。据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达到23. 26亿t,占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20. 51%。与这一事实同时存在的是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增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与之相应的动物类食品消费比例的增加,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呈上涨趋势。但考虑到中国城乡居民目前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可预见的。通过对过去30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近30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足迹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但近10年来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城镇居民,因此城乡食品消费碳足迹差距日渐缩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解释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倒“U”形曲线关系[ 36],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则环境污染程度较轻,随着收入的增加,环境退化程度会随之加剧;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均收入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会减缓[37]。分析结果显示,1990—2020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高于农村,但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加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其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速度自2010年开始超过城镇居民,由此导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差异逐年缩小。然而,近3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28倍/16倍),但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却高于城镇居民(32. 29%/29. 66%),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提高食品消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对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将会降低。这一发现吻合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理论内涵,同时也证实了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即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会越来越追求低碳食品,食品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会逐渐降低,环境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38]。

第二,目前,中国城乡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开始全面进入动物类食品主导的时代。自1990年以来,动物类食品一直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而植物类食品尤其是谷物一直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但自2015年开始,农村居民动物类食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开始超过植物类食品,这标志着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全面进入动物类食品主导的时代。因此,分析动物类食品消费的碳足迹构成将对有效降低食品消费碳足迹、推动食品消费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牛羊肉、水产、猪肉及禽肉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加之中国城乡居民这部分食品消费比例相对较高(牛羊肉除外),因此中国食品消费碳足迹主要来源于上述食物类别。然而,中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相对较少的蛋奶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且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在不影响个人能量与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可适当增加蛋奶类制品的消费,降低猪肉、水产品等的消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降低。

第三,虽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食品消费结构整体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目前,城乡居民不同类别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均呈上涨趋势,但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猪肉及牛羊肉在动物类食品消费中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而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禽肉及奶制品消费比重均大幅上涨(其中农村禽肉上涨幅度远高于城镇)。这说明城乡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来源不再过多地依赖猪肉,禽肉及蛋奶制品消费比例的上升在丰富城乡居民蛋白质摄入渠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虽呈上升趋势,但从长远来看,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这一发现也指引该研究进一步去验证食品消费结构与碳足迹之间的关系。

第四,现阶段,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因此可通过有针对性地逐步改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来推动食品消费碳足迹的降低。研究结果证实,近30年来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总量并没有显著性的变化,部分食品类别消费量的增加则意味着其他食品类别消费量的减少。在满足个体能量与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可通过改变食品消费结构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谷物、猪牛羊肉、水产及蛋奶类食品消费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但蛋类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提示城镇居民在满足个体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蛋类食品消费,降低其他类别食品的消费量。农村居民蔬菜与干鲜瓜果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示农村居民可更多地消费上述两种食物类别。禽肉、水产品及蛋类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尤其是禽肉的消费量与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某种程度的负向关系,提示农村居民可适量增加这类食品的消费。而谷物、猪牛羊肉及奶类制品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示农村居民可适当降低这类食品的消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针对健康人群提出了核心推荐,但目前中国城乡居民饮食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肉类食品消费大幅高于基本营养需求,而水产品、蛋奶制品、蔬菜水果等消费严重低于健康标准[12]。考虑到肉类高碳排放强度与蛋奶蔬菜水果低碳排放强度的特点,建议居民应尽可能根据膳食指南标准来逐步改变自身的消费结构,在推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促进食品消费碳排放的降低。

第五,除食品消费结构外,人口城乡结构、收入与时间也是影响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重要因素[8, 39]。Kaya恒等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因素中人均食物消费支出是影响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24],因此与食物消费支出呈强相关关系的收入及人口城乡结构也应是驱动食品消费碳足迹的重要因素。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的显著差异是中国城乡二元分化的重要标志,因此人口城乡结构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会相伴影响食品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证实,人口城乡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不同类别食品消费碳足迹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来讲,城镇居民各类食品消费(谷物除外)碳足迹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高收入群体各类食品消费(谷物、蔬菜除外)碳足迹均高于低收入群体。快速的城市化与收入水平的增加正推动中国甚至全球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而饮食结构改变则伴随着农业与畜牧业生产环节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28]。另外,研究结果发现,近30年,城乡居民谷物消费的碳足迹相对比较稳定,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显著变化,但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及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逐年增长,这进一步说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食品消费碳足迹主要驱动力来自动物类食品消费量的增长。

上述结论证明,食品消费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内容,其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在推动可持续食品消费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有效配合,在鼓励供给侧食品生产环节低碳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供需双方的有效信息沟通,以推动食品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结果证实了降低中国食品消费碳排放量应从改变食品消费结构、提高食品消费碳排放效率入手,而不应以降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为代价[ 3]。政府作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主导者、监督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将“双碳”目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组织实施相关的中长期专项规划 [40]。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及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可支配收入在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推动食品消费结构向更加低碳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中国在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国城乡居民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还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作为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应不遗余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同时,还应持续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重点关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显著提升。从法律规范角度分析,关于倡导居民健康饮食与节约资源方面的理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畜牧法》中均有体现。比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提出“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但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已全面进入动物类食品主导的时代,尤其是中高收入群体肉类食品消费过剩状况严重,这可能与肉类尤其是猪肉价格相对较低有一定的关系[41]。因此在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的前提下,针对过度销售和购买的肉类食品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显得尤为必要[1]。另外,在兼顾居民营养需求与健康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政府与市场有效配合以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比如引导城镇居民更多地消费蛋类食品,农村居民更多地消费蔬菜及干鲜瓜果。政府可通过价格补贴与政策优惠等宏观调控的方式引导居民实现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型。另外,目前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过多的动物类食品,尤其是深加工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相对动物类食品而言,植物类食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且产生更少的温室气体,因此市场需提供更多的植物类食品类型供消费者选择,倡导健康、可持续的膳食结构[42-43]。

从食品生产端与消费端出发,建议提高食品生产技术,改善食品消费结构,降低食品浪费。比如,鼓励食品生产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食品生产企业低碳技术转型;另外,食品在包装过程中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有些食品过度华丽的包装成本甚至超过了食品本身的价值,要倡导减少过度包装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建议供给侧逐步转变市场理念,并通过多种实践灵活地达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群众具体的食品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可持续食品消费意识,是从需求侧有效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数据显示,动物类食品碳排放高于植物类食品,反刍类动物食品碳排放高于非反刍类动物食品,深加工食品碳排放高于原材料食品[44]。消费者应明确不同类别食品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自身营养健康需求与食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减少能量过多摄入,合理安排动物类及植物类食品消费结构,遏制食品过度消费与浪费。另外,消费者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强意识,积极主动倡导低碳饮食,通过降低高脂肪及高糖类食物的消费来降低自身的碳足迹。供需双方信息的有效沟通也是降低食品消费碳足迹的有效方式,比如生产者将不同食品类别的碳足迹、营养价值与能量等信息通过食品标签的形式展现在产品中,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综合考虑其营养价值与环境影响,以形成健康且可持续的食品消费结构。通常,食品有三个属性,即搜寻属性(消费者购买前观测到的属性,比如价格)、经验属性(购买后通过消费体验发现的属性,比如口感)及信用属性(购买前后均无法观测到的属性,如环境影响)[45]。供需双方有效信息沟通可通过食品標签的作用将食品的信用属性转化为搜寻属性,以充分发挥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意识在食品消费行为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降低食品消费的环境影响。

总之,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性差异及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研究证实食品消费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居民人均收入的快速增加,城乡居民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加,食品消费碳足迹短期内还将会呈现上涨趋势。但由于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且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政府及市场的导向以及供需双方的有效信息沟通,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逐渐降低及食品消费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可预见的。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
浅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浅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如何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额测算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