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记写作之 突出特点 强化细节

2023-05-30唐芙蓉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桨声灯影秦淮河

唐芙蓉

左读范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有水阔天空之想。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胜景,真神往了。

我们坐在舱前,飘飘然如御风而行,不久便已过了大中桥,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地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

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赏玩了一阵,船夫大约因为要赶第二趟生意,催着我们回去。我们渐渐和那些晕黄的灯光远了,只有些月色冷清清地随着我们的归舟。我们忽然仰头看见依人的素月,不觉深悔归来之早了!我们默然地对着,静听那汩——汩的桨声,几乎要入睡了,朦胧里却温寻着适才的繁华的余味。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有删节)

亮点借鉴

写游记,最忌贪多求全,走马观花,所以展现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游记除了要融情于景外,还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几个点来写,描绘具体细致,才有吸引力与感染力。

本文在细节描写方面主要有以下值得借鉴的地方:

1.细节描写紧扣文题。作者写自己与友人乘船游秦淮河时河面上的船只、游人、灯光等,主要描写了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如开头和结尾都提到的“桨声汩——汩”,再如细致勾勒河上“繁星般的黄的”光影。同时,由“灯影”可见二人游玩的时间是夜晚,于是作者着重描绘了月色,使秦淮河的月夜更显朦胧、浪漫。

2.重点描写能突出景物特征的内容。作者选取了大中桥以外秦淮河畔的夜色进行重点描写,写了大中桥外秦淮河两岸的景色,如河面上的船只、歌声、琴声、灯光和人影等,最后详写月色,突出了秦淮河畔热闹繁华、迷蒙缥缈、美丽迷人的特点。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写。作者为了展现秦淮河的特点,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并辅以多感官描写,以此来展现秦淮河的美丽繁华。比如写河两岸的景色时,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写河上的景色时,采用了视听手法;写月色时,则大量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右写作文

夏游江南古镇

贺子涵

你一句春不晚,我便向往了江南;你一句夏不晚,我便来到了江南。

炎热的夏风吹起碧绿的树叶,划过清澈的河水,穿越不齐的屋檐,最终停在一户人家门前。

江南古镇,我小时候去过,但印象不深,只记得那古镇很美,令我沉醉不知归路。重游故地,我依然被它的古朴古韵所吸引。屋檐纵横交错,树叶上的光影斑驳迷离。我才走了半分钟不到,就被一家小铺吸引住了。小铺不大,就几十平米,装修也很简陋,四面都是白墙,有些地方甚至脱落了外皮。屋顶上是一层一层的瓦片,如同鱼鳞一般。我拉着家人走进小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令我眼花缭乱。最后,在一番精挑细选下,我买下了一把印有海绵宝宝图案的口琴。

离开小铺后,我并没有加快脚步,而是吹着口琴慢慢向前走去。不一会儿,口琴声渐停,脚步也渐停,我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古桥。古桥不长,只有二十来米,桥身由石头砌成,有些石头上甚至长了些许青苔,为古桥又增添了几分陈旧感。我们小心翼翼地踏上古桥,发现它旁边的护栏不高,上面还挂了很多许愿牌,我对此感到新奇,便与家人共同写了一个。写好愿望,将它挂上,期盼愿望成真。

此时正值中午,太阳肆意挥霍着自己的热量。整个古镇里满是蝉鸣声,更添了几分燥热。我们并没有被热浪牵住脚步,而是快马加鞭地“探索”更多地方。我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吃了许多江南美食,抚摸了顺滑的丝绸,观摩了油纸伞的制作。一趟下来,我们都有些累了,便上了一只乌篷船。船身不大不小,船底由竹子编制而成,座位上铺了些麻布,坐着有点扎;船篷也是竹子编制,阳光透过篷的缝隙,洒到了我的脚边,斑斑点点。船夫慢慢撑起竹篙,四周的房子在慢慢向后移动,水是碧绿的,看不真切里面有没有鱼。水流和缓,微风轻拂,任船东西,我们一点一点地感受着江南的独特韵味。

天色渐暗,一天的旅程悄然结束。夏天的风,可以带走时间,却带不走我的欢喜。

【四川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点评

本文借鉴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如写古建筑、古桥、乌篷船,紧扣主题,并以此突出了江南古镇闲适、古朴的特点。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如写古镇房屋的瓦片像鱼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烏篷船,动用了视觉和触觉。这些都增添了作文的生动性。

猜你喜欢

桨声灯影秦淮河
夜航
桨声是故乡的一首老腔
半盏——第八话:灯影下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元稹与灯影牛肉
桨声是故乡的一首老腔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南京城与秦淮河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储集层形成及演化研究
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