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封建礼教与民俗文化辩证

2023-05-30刘羽丁逸宁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辩证封建礼教语文教材

刘羽 丁逸宁

摘 要 《祝福》民俗色彩强烈,描绘了许多民俗活动。其中不仅有封建礼教,还有许多沿用至今的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在语文教学中与课外阅读时,都应该注重辩证“民俗传统”与“封建礼教”,积极构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民俗文化 封建礼教 辩证

《祝福》与《社戏》一样民俗色彩非常浓厚。小说中不仅有“吃人”的封建礼教,而且夹杂了许多沿用至今的民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二者都有民俗的特色,很有辩证的必要。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辨风正俗”很有必要

《祝福》中表现了许多浙东地区的民间风俗习惯。作品中导致祥林嫂惨死的原因,除了炎凉的世态、麻木的民众和冷漠的人心,许多当地落后的封建礼教习俗无疑对祥林嫂的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落后习俗、文化糟粕是民族精神的毒药。

诚然,“吃人”的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惨死的罪魁祸首。但文中所提到的不仅只有封建礼教,还包含有许多浙东地区民间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信仰,如四个祭祀节日:送灶、祝福、中元节和冬至节。此外还提到了捐门槛等民间习俗。

已有部分学者觉察到了应该把“封建迷信”和“民俗信仰”区分开来。房丽认为,传统文化与封建迷信虽然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区分迷信和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封建迷信作更有力的斗争。吕庆夏指出,绍兴地区的“祝福”民俗已经从当初的“封建迷信”过渡到了当代遗产话语实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过渡到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民族传统节日。郑坛建指出,在《祝福》一文中,“礼”与“俗”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礼”是一套比较固定的社会文化机制,而“俗”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捐门槛”的行为则既不属于“礼”,也不属于“俗”,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行为。

对于部分学者提出的应当将传统民俗文化和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区别开来的主张,笔者极为认同。传统文化虽然起源于封建时代,但在漫长的岁月里起到了规范社会秩序、构建优良的社会道德的重要作用。传承至今日,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已然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这些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除了通过各種手段加以发掘、保护外,更需要年轻一代的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重视“辨风正俗”、教会学生区分优良传统和封建糟粕很有必要。

二、《祝福》中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信仰

《祝福》中不仅提到了鲁镇地区旧历新年送灶、祝福等民俗,还有新年之际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等民俗。这些新年民俗主要表现新年热闹、欢快的景象,侧面烘托出祥林嫂的悲惨。

“送灶”习俗是小说中鲁镇的祭祀节日之一。“送灶”也称作“祭灶”“祀灶”。祭灶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或者腊月二十四,各地日期略有不同。祭灶节在部分地区也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小说中写到:“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可以看出,祭灶节是一个非常热闹、追求喜庆的节日。“送灶”时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活动。孔子《论语》中便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说法。灶神作为一位家神,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敬仰。以绍兴为代表的浙东地区,这种风俗更是一种传统。祭灶的对象,民间被称作“灶神菩萨”。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大多数人家会把祭灶的祭台设在家中厨房的灶台之上。浙东地区的主要祭品有红糖、黄酒、年糕等带有地方特色的特产食物;在其他一些地区还会供奉一袋包含油果、豆酥糖、芝麻糖、牛皮糖等食物的“祭灶果”。祭灶食品以带有甜味的粘性食物为主。传统上认为,灶神菩萨吃了甜的粘性食物,嘴巴就会被粘住,在玉皇大帝前说不出人们的过失。相反,灶神菩萨尝到了甜头以后就会在未来的一年里保佑对其供奉的人家。此外,祭灶还要在祭台前点燃香烛,进行各种礼拜。总的来说,祭灶节寄托了百姓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小说中,鲁镇的“祝福”是最为盛大的年终祭典,规模甚至超过了之前的祭灶节。民间的“祝福”一般包含了除尘、准备福礼、做羹饭等习俗。小说中写道:

第三天也照样……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

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姑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祝福”在“送灶”之后。在祭祀完灶神菩萨后,自然就轮到了祭祀各位福神和自家的先祖,供奉一大桌丰盛的酒菜,以拜求来年的好运。在浙东地区,“祝福”仪式之前先要“除尘”,即打扫屋子,除去垃圾灰尘。保持屋子的整洁是对前来赴宴的神明、先祖的尊重。“除尘”后,摆上一桌丰盛的饭菜用以招待客神明、先祖,这桌饭菜便是“羹饭”。羹饭有固定的菜式,各地不尽相同。用完餐后,便到了送客的环节。大开屋门,并在门前架锅烧纸,部分家庭会烧锡箔或者冥币,供奉给前来赴宴的神明、先祖。神明、先祖在用完羹饭,收完纸钱后,便会同界差一起返回阴间。金叶钦详细探讨了绍兴的“祝福”民俗文化,对于人们区分“民俗传统”与“文化糟粕”很有益。

诚然,现在的“祝福”习俗已经经过了大众化的改造,剔除了那些不合时代的落后因子。然而,从小说中可以读出,当时的祝福习俗不仅只限于男人参与,而且像祥林嫂这种被视作“不洁”的人,甚至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打工,大家尚能接受她,她还能参与到祝福仪式的准备过程中。当她丧夫丧子再次回到鲁镇后,大家虽然觉得祥林嫂很倒霉,很可怜,但在心底里都视祥林嫂是一个克夫克子的扫把星,是不洁的人。这说明了祥林嫂动手参与羹饭的准备时,被主人喝止的原因。《祝福》中那些封建落后的礼教元素成为了一柄杀死祥林嫂的凶器。这就透露出传统习俗中所包含的某些封建元素的落后和愚昧。

三、《祝福》中的封建礼教与文化糟粕

《祝福》中的民俗文化,有些是有积极意义的,需要保留、传承,有些是封建礼教所带来的文化糟粕,应该摒弃。其中,妇女用来给自己赎罪的“捐门槛”习俗,还有包办式的婚嫁习俗等,都是典型的文化糟粕。

在祥林嫂第二次投奔鲁镇之后,大家都视祥林嫂为不洁之人,死后要遭两个丈夫分尸。“善女人”柳妈劝祥林嫂去寺庙里捐一个门槛,用来代自己受过,灵魂才能得到救赎。祥林嫂耗尽全部心血终于换得门槛,为自己求得不入地狱的心理安慰,但是还是没有扭转鲁镇居民对祥林嫂的偏见。祥林嫂最终在绝望中问了“我”关于人死后的魂灵问题,并在新年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鲁镇的街头。

“捐门槛”作为封建迷信习俗的代表,本质是吃人的。对于祥林嫂有所谓“克夫克子”的运数,人们心中充满着恐惧。同在社会底层的柳妈也被这种唯心主义天命论观念所主导,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晦气的人。柳妈出主意让她去捐门槛赎罪,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好意”基于对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崇信,正是柳妈的“好意”成为了压垮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

寺庙作为一个原本应该“行善积德、普度众生”的场所,不仅没有开解祥林嫂的心结,反而助纣为虐,用“捐门槛赎罪”这种歪理邪说毒害民众,成为了当时新文化、新思想的强大阻力。原本应视钱财为身外之物的寺庙,居然把门槛明码标价进行出售,而且售价极其高昂,甚至要耗费祥林嫂一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这让人忍不住怀疑寺庙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作乱敛财,完全违背了“积善行德”的教义。这更体现出了以鲁镇居民为代表的、当时一部分中国普通民众迷信落后、冷酷麻木的思想根源所在。

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是祥林嫂逃到鲁镇后被婆家抓走,逼着嫁给农民贺老六再婚的片段:

待到祥林嫂出来掏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样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

“这有什么依不依。—— 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婚嫁观念,祥林嫂的婚事完全由婆家包办,把祥林嫂当成是物品一样随意買卖。甚至当祥林嫂逃到鲁镇、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之后,依然穷追不舍,把人绑架走,还敲诈了她在鲁镇的所有工钱,这种包办式的婚姻习俗,无疑是一种野蛮而又落后的婚俗。

小说中仍旧体现出在当时的不少地区,特别是偏僻的乡镇地区,依旧有着强烈的婚姻包办习俗。像祥林嫂一样的被包办者,不仅无法决定自己的终生大事,无法掌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婆家像物品一样任意买卖。在这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落后婚俗观念下,妇女们逐渐失去了人生的希望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变得随波逐流,逆来顺受,不断寄希望于能够支配他们命运的人,乃至于神明,最终不可避免地像祥林嫂一样,破灭了一切的希望,受尽世人的冷眼,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鲁迅的《祝福》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的小说,不但批判了当时人们的冷漠麻木和世态的炎凉,同样也抨击了当时许多落后的封建礼教观念。正是有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土壤,才能滋生出冷漠的人心,才造成了封建社会无数个祥林嫂的悲剧。从鲁迅笔下一些恶旧民俗的描写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旧社会那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民俗对人的精神毒害之深。正是这些落后的旧民俗,给思想启蒙本身带来极大的困难。

《祝福》很值得研究,对于辩证封建礼教与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文中比较详细一介绍了现代浙东地区仍然还保留着的一些民风民俗,如“祭灶”“祝福”的。这些民俗传统有积极的因素,即寄托了民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是优良的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保留。但在“祭灶”“祝福”活动中有轻视妇女的偏见,表现出对改嫁妇女的轻侮思想,这是封建神权、夫权在作怪。在经历了新思想的洗礼后,如今许多封建礼教习俗已经逐步消除。但仍旧有许多地方有这种落后的封建习俗;在许多偏远的角落,封建礼教依旧有着它的市场。总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遇到涉及封建礼教、民俗文化内容的课文时,需要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与封建礼教的内涵,认清其本质,传承优良的民俗文化,摒弃腐朽的封建礼教,积极构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者通联:丁逸宁,重庆师范大学历史

与社会学院;

刘 羽,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辩证封建礼教语文教材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