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月梅花照读书

2023-05-30

妇女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题签墨梅朱先生

一钩明月有一钩明月的清光,一枝梅花有一枝梅花的寒香,在静谧的夜晚,

在微醺之后的心灵敏感中,在往事依依的回忆中,知道读书的意义到底何在。

近年读书,尤喜朱良志先生的作品。

之前,我已经读过方东美先生的《生生之美》,也读过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后来读了朱先生的《南画十六观》《曲院风荷》,可以说他的作品带我走进了美学世界。较之方、宗两位先生,朱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生活在当下,文字没有时代之隔,感觉他更懂得如何在世界求美,如何令人生和生活艺术化又不失古典主义之神髓。

2017年仲夏,我到了北京,住在公主坟的一家旅馆。那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望着蓝天白云,我颇有些恍惚,不知道可以去看谁,甚至不知道该给这座城市的哪个朋友打电话。

人在孤独时,更向往清寂。我一个人去了北京植物园,奔西山脚下的黄叶村而去。进去徐徐参观,竟然看到庭院深处隐藏着一处“芹圃学坊”,玻璃窗上贴着一草纸,上面写着:读书、品茗、听风、观雨、看云、自在,真是绝妙雅地。遂欣然掀开竹帘,一脚踏了进去。里面三二人,满屋子的书。墙上悬挂“琴韵书声”,转角处可见插花、古琴、陈茶,老榆木书架上多为关于红学的书籍,靠里墙是一排有关于艺术、美学和日本文化方面的书籍,书皆精致,颇耐品味。

就是在这里,我竟又买到了朱先生的《生命清供》和《曲院风荷》,特别喜欢中华书局的精装版本,自己在书上一一钤盖了“芹圃学坊”印章。我原本有《曲院风荷》,便把第二本送给了最好的朋友,她读了之后竟然一次性买了朱先生的数本书,且见我情不自禁地感叹:“朱良志老师的书好,很让人喜欢,有思想的深度、文化的广度和艺术的美,我们喜欢的音乐、绘画、书法等等艺术在书里面都可以读到。”

江南梅花开时,一幅《墨梅》隔山隔水飘然而至。画上题跋:“明月梅花照读书。”画面是斜刺里生出淡淡三二枝梅,仿若老干旁生,未画的永远是个世界,你永远不见老干那边如何景致,大片留白引人想象,这边几枝又清极生寒凉的样子,疏朗着花十余朵,每一朵梅花如行云流水般的弦语,每一朵梅花如清雅飘逸的韵律,每一朵梅花如婉转流畅的节奏。

书房里,艺术往往给人造梦。

某日,我向画家老师提及很想收藏朱先生的签名书。颇为意外,画家老师很快转来一条短信截图:“良志兄:新年好!九妹要的大著寄出否?她等着大著与梅花放一起过年呢……”

时隔不久,即2019年1月15日,朱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书房里给我题签了九本书,高高一摞,多是他研究石涛、八大的巨著,还有《〈二十四诗品〉讲记》《真水无香》,还有一本又大又厚的《南画十六观》,且爱极朱先生的题签——“兴其‘呕血十斗,不啮雪一团’,九妹同道博教。”“普作奉九妹同道雅赏。”“九妹老师粲正。”……這真是让我又惊又喜又羞愧,同时又喜欢得很。摩挲每本签名书,有如此清美的况味,一切都动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有了联系,许多被遗忘的事物浮现出来,包括阳光、凉风、花香、鸟语、水声、歌声,甚至喜悦与悲伤。我把书房收拾干净,又擦拭了书柜,把朱先生的签名书放置书架正中,还特意清养一枝清梅。一钩明月有一钩明月的清光,一枝梅花有一枝梅花的寒香,在静谧的夜晚,在微醺之后的心灵敏感中,在往事依依的回忆中,朱先生的签名书让我似乎在月光下看到了自己的真心,知道自己到底是要什么,知道读书的意义到底何在。

至今,我未曾有缘拜谒朱先生,仅在网上见过其照片,六十多岁,个子不高,面容清瘦,戴着厚厚的一副眼镜,眼镜后面总是笑眯眯的双眼,清癯儒雅的形象与晚年的沈从文先生竟有几分相像,慈眉善目,眉宇间尽是祥和气息。

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唯读书可以养之。”有了墨梅,有了朱先生的签名书,我的每个读书之夜,有月有花,有灵魂的自适,性灵的愉悦,诗意的飘飞。

明月梅花照读书,春常住矣。

编辑/虽然

猜你喜欢

题签墨梅朱先生
贺泽海作品
录元·王冕《墨梅》(草书)
三岁孙女回家,毁我书作,不怒反喜,因成四句
论书法题签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王冕 墨梅白梅》
悼朱光潜先生
老先生扮演病人为哪般
供暖不好通话作证供暖公司被判退钱
恼人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