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雕塑的审美文化特征研究
2023-05-30张艺铭
摘 要: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而雕刻塑造出的观赏物和纪念物。创作者在设计制作城市广场雕塑作品时,往往会考虑到其艺术形象塑造能否有效表达出个体审美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城市广场雕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的空间风貌,其通常有着鲜明的审美文化特征,能够表现出艺术家个体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追求,同时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审美素养的提升,推动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广场雕塑;审美文化特征;美学价值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于城市精神文化生活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广场雕塑的创新设计能够促使现代广场与雕塑艺术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拓宽城市景观艺术空间,还可以为广大城市居民与外地游客提供具有一定艺术特色的休闲游玩空间,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体验需求。城市广场雕塑的塑造,能有效提升当地人的审美情趣,美化生活环境,还可以提升现代城市广场的视觉效果,彰显城市广场的人文性,赋予城市广场更多的美学价值。
一、雕塑在城市广场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城市广场视觉效果
在如今大众审美水平显著提升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城市广场景观空间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雕塑作为现代城市广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城市广场艺术化的重要依托,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广场整体视觉效果,给过往行人带来更加美好的审美体验。在城市广场雕塑作品优化设计中,创作者要充分考虑到雕塑造型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要科学有效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雕塑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优势[1]。雕塑制作加工过程中所选用的材质、色彩以及造型组合等,都会影响到雕塑成品的最终视觉效果,创作者要结合当地城市广场特色与大众审美需求,合理应用多元艺术文化元素,这样才能够打造出更加具有内涵的美学意象,同时能吸引到更多城市居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二)体现传统景观文化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不能仅仅依靠高楼大厦、智能科技塑造城市形象,还需要借助城市广场展现当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向城市居民和海内外游客呈现出多元的传统景观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创新设计中,设计者不能只是關注到花草树木的搭配设计,还必须科学借助雕塑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间,赋予城市广场更为独特新颖的文化特色与审美特色。
雕塑艺术的演变发展与人类生产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到了不同时期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雕塑在传统景观文化与审美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时期艺术创作者的美学创作观念与审美情绪,同时也能够向世人展示出那个时期的景观文化风貌。雕塑的最终形态与主题内容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创作者在设计现代城市广场雕塑时,会考虑到雕塑主题与风格是否符合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是否能够彰显城市居民对于未来城市风貌的期待憧憬。因此,现代城市广场雕塑的设计呈现不仅仅能够继承发扬传统景观文化特色,还可以向人们充分展现出现代城市与时代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时尚潮流与人文精神美学的综合体现,能够实现对传统景观文化的升华。
(三)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随着现代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活动变得日益频繁,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因此,为了科学有效保障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就必须注重发挥出雕塑美化环境的作用及教育引导的作用,推动现代城市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塑造中,雕塑景观与其他景观元素共同构成的优美环境,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与外地游客的审美体验需求,陶冶他们的情操,还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绿色生态环境质量维护[2]。除此之外,在一些大型雕塑景观组合设计中,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融入各种绿植,达到净化空气、除尘等环境保护作用,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并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
二、城市广场雕塑的美感体现
(一)城市广场雕塑的尺度美
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广场雕塑作品时,不能只是考虑到雕塑的艺术美感,还必须关注到雕塑与周围环境是否能够融为一体,是否能够相辅相成。设计人员要科学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在雕塑尺度确定方面,要综合考虑到雕塑与广场的空间关系、观赏者的最佳视距,在保障雕塑作品设计完整性、和谐性的同时,要能够给观赏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感受。城市广场地面组织的构成元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草地、花坛、台阶、路面、栏杆、柱子等,它们彼此之间相互错落。因此,设计人员需要顺应城市广场具体的地面结构形态,明确雕塑尺度,灵活巧妙利用好地面空间上的各种元素,使雕塑不会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又能够有效弥补城市广场建筑空间的缺陷,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艺术美感,最终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二)城市广场雕塑的材料美
在城市广场雕塑设计过程中,不同材料的使用会促使雕塑呈现出不同的质地、肌理效果。从材料原始状态来看,绝大多数材料本身都有着一定的自然之美,设计人员通过创新运用现代化艺术设计手法与工艺技术,对材料进行加工,能够促使材料焕发出崭新的艺术魅力,促使城市广场雕塑具有独特新颖的审美价值。
材料对于城市广场雕塑来说,其综合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形式构筑和内容传达上,材料的色彩、质感以及肌理等,能够赋予雕塑独特的艺术美感,提升雕塑作品的视觉效果,让观赏者具有更好的审美体验。现代材料的丰富性能够为雕塑艺术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帮助他们实现各种创意设计想法,将视觉、触觉感知与多元化艺术表达形式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城市广场雕塑作品的审美品质[3]。材料多样性、多元化是城市广场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与传统雕塑作品设计相比,现代雕塑作品设计对于各种材料的选择使用,能够极大程度丰富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现代城市广场雕塑的艺术特性。
材料不单单是城市广场雕塑艺术表现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雕塑作品整体造型的核心表达语言。设计人员通过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料审美价值的深入挖掘,将材料合理运用在城市广场雕塑作品的设计中,能够更好地传递出自身的艺术设计创作理念与内心情感。
(三)城市广场雕塑形式美
现代城市广场雕塑形式美主要来源于雕塑艺术创作者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雕塑艺术就是在特定环境中科学寻求形式美的创新创造,创作者需要合理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并将个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与艺术审美理念融入雕塑视觉形式设计,以此使雕塑艺术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现代画家袁运甫曾提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由此可见,城市广场雕塑设计者在设计雕塑作品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对雕塑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要科学协调好雕塑表现形式与广场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其能够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可。城市广场雕塑的形式设计要与周围空间环境的景观风格保持一致,从特定空间环境特性、功能属性以及工艺材料等方面深入思考城市广场雕塑形式的优化设计问题。设计人员要正确认识到在雕塑艺术形式的创新创造过程中,对于“式”的科学把握是极为重要的,其是支撑雕塑艺术作品整体结构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使雕塑作品产生艺术美感的关键视觉因素[4]。对于城市广场雕塑作品形式的建构,设计人员还需科学把握好作品的“正面性”,即雕塑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其通常是建立在对特定空间环境与广场雕塑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完成的,是雕塑艺术形态所凸显出来的整体形式结构关系。
三、城市广场雕塑的审美文化特征
(一)广场雕塑质地美
在现代城市广场建设中,雕塑有着独立审美的表象特质,其质地美的特征通常体现在雕塑本体的语言质感方面。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广场雕塑进行优化设计时,会深入挖掘利用好市场上的各种材质,科学结合雕塑创作主题,合理运用好相对应材质的审美价值。这样无疑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广场雕塑作品的艺术美感,给来往行人提供视觉美的享受。现代城市广场雕塑的质地美通常指的就是雕塑本身的质地,是一种自然之质,能够有效改变城市居民对于身边事物观察的角度和视点。设计人员尝试从雕塑艺术本质中创新创造出视觉的新空间,并完成与各种材质的互动表达与对话,最终体现出城市广场雕塑的物理特性之美。
(二)广场雕塑形态美
在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塑造过程中,雕塑作为一种立体造型艺术呈现在大众面前,其多样化的形态美能够促使雕塑成为一种极具审美文化特征的景观。在各地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雕塑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城市设施,起到美化空间环境的作用,还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城市广场雕塑的造型形态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设计人员会将多种元素与艺术设计手法应用在雕塑作品的创新设计中,最终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及空间表现确立艺术形象,充分展现出雕塑艺术作品所具备的形态美特征[5]。城市广场雕塑的形态主要分为个体形态和组合形态,设计人员要想有效提升城市广场景观空间的景深和层次,就必须合理设计出形态高低错落的雕塑作品,赋予城市广场良好的空间立体美感。
(三)广场雕塑肌理美
在现代城市广场雕塑艺术创作中,肌理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文化特征,同时也是雕塑藝术美感展现的关键语言和形式,设计人员需要做到对雕塑制作材料的优化处理,促使其能够有效赋予雕塑作品良好的肌理美感。肌理美是雕塑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现代城市广场雕塑作品的核心艺术特色,同时还可以体现出一种艺术装饰性、创新性以及组织性。肌理美在雕塑作品中的呈现,能够使雕塑作品具备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反映出创作者的个人审美情趣与艺术理念。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广场雕塑作品时,雕塑的肌理能够有效起到明确广场雕塑主题、表达创作者内心丰富情感及丰富广场雕塑触感的作用。观赏者通过对城市广场雕塑的触摸,可以达到深入探索雕塑的艺术意境的目的。
(四)广场雕塑色彩美
调查得知,人们如果长时间生活在亮度偏高、光源环境不够稳定的环境中,就会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情况,这轻则会使人们的心理方面产生异常,重则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而,现代城市绝大多数的建筑在设计施工时都会选择采用中性的色彩,这也是更多考虑到使用者需要长时间面对这些建筑物,避免他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城市色彩整体趋向于冷灰色调的背景下,为了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设计人员就会选择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采用更加具有活力与个性特征的色彩。在城市广场雕塑作品设计中,设计人员会根据雕塑创作主题,合理运用色彩,将充满个性的色彩应用到设计中,以此来有效丰富城市广场景观的视觉艺术效果,同时起到与人民群众进行心灵沟通的情感传递作用。色彩的合理应用能够为城市广场雕塑带来更多的生机活力,极大程度丰富城市广场的色彩效果,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放松身心,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四、结语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广场雕塑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空间环境公共艺术,能够有效丰富完善城市广场景观环境,并起到良好的美化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广场雕塑作品时,要综合考虑到雕塑与广场环境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审美体验等内容,灵活运用好各项材料、色彩与工艺技术,全面提升雕塑作品的形态美感、色彩美感、质地肌理美感,打造良好的城市广场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谭炜.城市广场雕塑的审美文化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87-88.
[2]康希,葛易航.谈城市广场雕塑的文化美学设计[J].轻工设计,2011(5):84-84.
[3]王明泰.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20):269.
[4]闫小敏.城市雕塑的主题、环境和形式[J].当代建设,2003(3):42-43.
[5]朱世郎.浅谈城市广场雕塑的设计[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70-72.
作者简介:
张艺铭,硕士,平顶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