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策略
2023-05-30王建峰
摘 要:素描是高校美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同地基一般重要。在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如何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是所有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个性化思维是学生形成独特创作风格的基础,而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模式与方针。主要对高校素描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推进高校美术课程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术课程;素描教学;个性化思维
素描教学是高校美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过于程式化、死板的作品会给人枯燥乏味的感受,极难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高校素描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创作存在形式化现象,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难以增强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根本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使其作品富有艺术表现力,推动其更好地成长。
一、高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重要性
(一)精准定位绘画风格
是否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格是鉴定一个艺术作品好坏的关键。素描是高校美术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可以快速简洁地呈现绘画者的意向及语言,增强学生绘画综合能力。如今很多学生在进行素描绘画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误区,即仅仅模仿当下流行的绘画样式,或在作品中过于突出某一方面的因素,认为自己已经具有个性化思维,而忽视了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忽视了人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作品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理念。在高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可以促使学生真正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调动生活阅历与情感经验,创作出视角新颖、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并深入挖掘自身潜能,找到绘画的感觉,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从而更快速、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与风格,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素描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与美术基础知识相关的讲解,教给他们绘画技巧与绘画练习手段,还要促使他们创作出完整、优秀的艺术作品。美术创作是需要灵感的,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绝对不会是缺乏新意、缺少个性的。但如今部分学生在作品呈现过程中缺少个性化与创新性思维,其作品只能体现出模仿,只有技巧而生气不足。艺术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在高校素描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可以促使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打破思维定势,使学生的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模仿,还具有情感与观点,表现出来创造活力。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高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课程中蕴含的规律,促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丰富其创作思维与手段,促使其艺术作品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有形有神,只有学生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与个性,才可以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学生只有在创作过程中具有个性化思维,才能感受到素描训练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创作中,提高绘画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二、高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其个性化思维
素描是其他绘画课程的基础,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且在人们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个性化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他人无法想象的、融入自身独特风格与情感的一种思维,其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以生活中的点滴为基础进行创作。例如,当教师要求学生对河流山川或乡间道路进行绘画时,学生不仅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观察,还要结合个性化思维对画面进行加工,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与风格,从而使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对山川河流的描绘中,要进行足够的观察,充分彰显景色的壮观磅礴,以激发人们浓厚的民族自豪感。而乡间道路既可以表现出简朴纯真的民风,又可以彰显人民群众的辛苦与不易。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充分思考与联想,培养学生先观察思考后动笔的良好创作习惯,使其结合自身独特的创造意识与想象力,赋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一定的情感与意义,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例如,当带领学生观察梅花绽放的过程时,要引领学生联想与该景物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使其将联想的画面作为日后开展个性化创作的素材。
(二)融入情感,注重学生个性化表达
在高校素描教学中,仅仅依靠道德教化与强硬的命令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每个教师都了解素描是其他美术课程的基础,明白素描的重要性,但其中的一部分过于关注学生技术上的表达,期望学生的作品具有合理的结构、准确的造型,期望学生可以完美模仿名作,如此,学生势必感觉枯燥乏味。艺术是一种情感寄托与抒发,即使是素描作品中最为简单的点、线、面,都是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凝聚。教师只有融入情感开展教学,才能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对素描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艺术作品表现力。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情感表达上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已经掌握足够的临摹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虚构人物或事物的绘画,促使學生将自己的想象力与情感倾注于作品。当学生养成怀着情感创作的良好习惯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在高校素描教学中,极少有学生会对强硬、枯燥的训练产生兴趣,只有教师融入情感,才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其带着自身特有的情感与风格完成创作,促使其艺术素养提升。
(三)深入思考,发展学生个性化思维
由于高校美术教学注重造型上的训练,很多学生在进行静物写生时,往往没有进行深入观察思考,草率动笔,从构图、起稿到最后塑造、调整等多个环节只是机械地选用常规手段与技巧敷衍完成,最终创作出的美术作品毫无灵魂。美术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正式动笔前对绘画对象进行全面观察与深入思考,促使其掌握复杂的画面关系,并合理应用相应的绘画技巧,预测出应有的效果。学生对待同一个静物所预测的作品效果却多元化,这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具体呈现。在高中阶段,素描教学的开展较为注重学生技能的强化训练,需要学生掌握艺术作品的结构、虚实效果及质感等多种因素。而高校素描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强化学生个性化思维非常重要。在真正动笔前,要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推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表现技巧,努力向作品预测效果靠拢,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优化课堂,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
在传统高校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带领学生从较为简单的几何体入手,并循序渐进地对静态物体、人体外貌、人体结构及衣着等多个方面进行描绘。虽然教学内容有所深化,但教学目标及模式仍固定单一。学生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对细节进行模仿,导致素描教学沦为单纯模仿的环节,挫伤了部分写实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的自信心,阻碍了高校美术课程的持续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必须不断优化完善教学课堂,采取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允许不同艺术方式并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写实、写意、潜意识以及理性化等多种教学内容,深入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特征,开展阶段式教学。例如,教师可在第一阶段开展写实训练,在第二阶段开展写意训练,在第三阶段开展潜意识训练,在第四阶段开展理性化训练。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绘画技巧与工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
(五)注重构图,渐次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构图直接影响着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在素描教学中,无论学生的绘画对象是静物、人物还是景物,都必须遵从“均衡稳定”的原则,给予观者饱满舒适的感觉。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将绘画主体置于画面中心,再在四周融入与其相关的物件,以达到平衡的效果。此种绘画方式虽然不会出错,但缺乏新意,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过多地浏览此种素描作品,观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多观察绘画大师在素描作品中的处理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构图形成的不同效果,促使学生大胆尝试新颖的构图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例如,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分别让学生以仰视、俯视等特殊视角观察物体,使其完成构图设计,还可以促使其对同一物体进行平、弱、强等不同的画面处理,思考不同处理方式形成的各异的画面效果。只有促使学生打破常规,以不同的视角大胆构图,融入自身情感进行绘画,才能强化其个性化思维,并使其有针对性地提高绘画技巧,为作品赋予新意。
(六)全局掌控,优化学生个性化思维
在素描教学中,为了确保作品的最终整体呈现效果,需要使学生掌握把握全局的能力。无论是动笔绘画还是进行构图,都是在为全面把握艺术作品奠定基础。教师必须将其作为立足点,优化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整体绘图构思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梳理,并结合不同的绘画手段、绘画过程做好良好的推动与掌控工作,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积极融入个性化想法,形成极富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临摹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害,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阻碍对自我的寻找,难以使艺术作品具有灵气。教师需要改变此种理念,将临摹课变为带领学生学习传统素描构图及技法的载体,促使学生深入分析经典作品,找到可供自己借鉴之处,逐渐让学生对原有的构图与技法进行优化改良,融合自身想法与情感进行二次创作,甚至可以依照原有的绘画场景,将写生与临摹融合,使得整体素描作品更具创意,更加个性化。又如,当带领学生把握不同作品整体效果时,如若想要使画面呈现出淡雅轻快的效果,则需使学生对画面中的明暗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要鼓励学生积极采用不同技法和形式调整色块之间的对比效果,以达到良好的整体画面效果。
(七)以赛促学,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主要呈现在其最终艺术作品的美感中,为了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必须积极改善传统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利用幻想、联想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以赛促学是一种极佳的教学策略。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热血的年纪,渴望有一个舞台展现自我,其无论是在草稿、构图设计,还是最终艺术作品的呈现上,都会融入大量心血,积极展示自身风格与个性,结合情感开展创作。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比赛,在素描与学生之间架起密切沟通的桥梁。教师可积极让获奖学生发表获奖感言,讲述创作心路历程,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使其再次梳理思路,奠定学生的个性化创作风格,并给其他学生以启示。而对于尚未获奖的学生,教师要为其在课堂中制造展现自己的机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并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制定独特的学习方案,推动学生主动投入素描学习之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理念的“唯技术论”中走出,多注重学生情感与个性化思维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以鼓励式的教学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
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积极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有趣、生动的学习氛围。教师可对素描形成过程进行详尽的演示,并在学生面前展示不同角度或光线对画面效果产生的影响,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绘画,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结语
素描是其他美术课程的基石,高校美术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素描教学不仅要帮助學生进行准确的造型与合理的构图,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并鼓励其在创作中投入情感。教师需不断优化完善自身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容量,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绘画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欲望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提高其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推进高校美术课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艺.关于高校美术基础素描教与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9(12):79-80.
[2]吕顺.高校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0(9):67-68.
[3]郄柳茵.浅析高校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程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8(6):149.
[4]徐楠.谈基础素描教学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校园(上旬),2018(4):124.
[5]黎华丹.高校美术教学中创作意识培养与学习主动性的关系研究:以素描基础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25.
作者简介:
王建峰,滨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教学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