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自费请客二三事

2023-05-30李春发

党史文汇 2023年1期
关键词:邓颖超

李春发

周恩来结交甚广、热情好客,每当赶上饭点,他常会盛情挽留客人:“一块儿吃饭吧,今天我请客。”每次请客,他总是坚持既尊重对方又尽量节约的原则,主动地个人支付餐费。他从不讲究排场,更不会追求山珍海味,但顿顿宴请都表达出一种坦诚真挚的革命友谊与浓浓的烟火气,悉心理解、真诚相待、热情宴请,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朋友的心,也尽显他爱惜人才、肝胆相照的崇高风范。

战争年代请战友做客提振信心

周恩来一贯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早在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他就坚持带头与民共度時艰,节约用盐,并声明“为了将来人民不吃苦”。偶遇革命同志到访时也热情请客,便饭同享,共话时局与战事。

1930年后,中央苏区日益发展巩固。这使国民党反动派坐立不安,在不断加紧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加强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造成苏区食盐奇缺等困难局面。

1934年春,红军闽北独立营营长杨衍炬奉调从前线回到红军大学学习。因邓颖超与他比较熟悉,便热情地邀他到家里吃饭,顺便了解一些前线的情况。杨衍炬高兴地来到邓颖超家做客,却想不到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饭桌上只有一碗放了点辣椒的四月梅子和两筲子饭。

就在杨衍炬心想自己吃了这顿饭、他们会不会饿肚子而局促不安时,周恩来已经给他盛饭夹菜了。

杨衍炬只好埋头吃起来。可他只吃了一口,就皱起双眉:这菜的味道……未免太清淡了吧?

细心的周恩来发现了杨衍炬的表情变化,连忙抱歉地说:“呵呵,忘了,忘了。”一边说,一边从竹筒里倒出小半碗盐水,请杨衍炬夹菜沾点盐水下饭;自己却依然埋头吃着没盐味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

杨衍炬忍不住对周恩来说:“周副主席,你们吃得太苦了,比我们前方战士还苦!”周恩来听后淡然地说:“干革命还能不吃苦?我们现在吃苦,将来人民就可以不吃苦。”随后话锋一转,向杨衍炬询问起前方的粮、盐供给情况。杨衍炬回答:“前方粮食和食盐供应比后方好些,因为有后方支援,有时还能直接从敌人手中缴获。”周恩来听了连连称赞:“这就好,这就好。敌人伸出了两只手,我们也要伸出两只手:一手粉碎他们的军事‘围剿,一手粉碎他们的经济封锁!”杨衍炬听后热血沸腾,站起来说:“是!我听周副主席的。”

后来,杨衍炬把在周家吃的这顿饭深深记在心里,并将周恩来的叮嘱积极落实在行动上。他在红军大学学习之余,主动为当地群众熬制硝盐,为解决百姓食盐供应出力。

1941年11月下旬的一天,由于年初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重庆的所有进步人士的心头都像压上了沉甸甸的大石头一般,巨大的革命损失和低潮搞得大家都很沉闷。

为昂扬起众人的革命斗志,周恩来选中话剧作为突破口,让他们先后排演了《天国春秋》《棠棣之花》等剧目,使山城重庆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周恩来还提出要请在重庆的文艺界朋友们到周公馆做客,并明确说:“只要不是坏人一律欢迎去周公馆。”

此消息一传出,人们奔走相告,不管是请到的,还是没请到的,几乎不约而同地赶到周公馆,到场的有阳翰笙、陈白尘、郑君里、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等100余人,摩肩接踵地挤满整个一楼的4间房子和小天井。

开饭时,周公馆的桌椅、碗筷都不够用,可是客人们不以为然,谈笑风生,相聚甚欢,一扫这年大家心上厚积的“阴霾”。

周恩来跟大家寒暄几句后,便系上围裙,下厨掌勺为客人们做他的拿手家乡菜——红烧“狮子头”。文艺界朋友们一见这道色、味、形俱佳的菜肴,很快一扫而光。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组组长、后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徐冰几十年后回忆说:“周总理在重庆做的那道红烧‘狮子头的美味确实令朋友们回味了很久很久,有的人终生都不会忘掉。”

和平岁月里邀革命同志共叙深情

周恩来十分珍惜烽火岁月里共赴过患难生死的革命友谊,也很关心历经枪林弹雨的革命同志,充分表现出他念旧情深、坦诚待人、团结同志的卓越领导力和凝聚力。

李蓝丁从小随父母生活在上海,曾就读于上海私立同德高级助产学校,1941年12月毕业后参加了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英勇无畏地战斗在救死扶伤的前线上。她在战争时期先后荣立大功2次、小功3次,获嘉奖6次。1948年春,她接到上级通知,前往西柏坡会合其他人后赴东欧参加第二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西柏坡她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接见。

1949年10月,她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又参加了全国战斗英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她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以她为队长的上海军医大学志愿手术大队(下设11个手术分队),紧跟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来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她先后带领两批医疗队奔赴前线,常在战斗激烈的东线直接参加伤员抢救工作,进行各种复杂手术。在她带领下,手术大队随志愿军从鸭绿江畔打到元山前线,从平壤市打到汉城(今首尔)边缘,在近8个月里做了1200多次手术,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

1951年第二次出国赴朝时,她在火车上接到国家卫生部的电报,要她返回汇报情况。当时正值中秋节,她接受周恩来夫妇邀请,到中南海西花厅过节。饭桌上,周恩来心里牵挂着抗美援朝前线,一边吃一边详细了解她的工作及战场伤员救治的情况:“前方的情况怎么样?医疗队有多少人?位置设在哪里?伤员多不多?”她一一作答。周恩来问,医疗队放在哪里最合适?她回答:“一般都放在军队里,或者放在炮兵阵地上。”他又问:“有多少老同志呢?”她答:“百分之三十左右。”接下来,周恩来又问她有什么困难,等等。临别时,周恩来送给她一张自己与邓颖超的合照,其上还落笔题词。她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每每看到都感到无比温暖和力量倍增。

1956年12月15日,中缅两国边民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举行盛大联欢会,周恩来陪着缅甸总理来到芒市。根据上级指示,范金标所在的保山军分区担任保卫工作,接到这个命令后他喜出望外:辞别数十年未能见面,如今又能荣幸地为周恩来担任保卫工作!红军时期他曾担任周恩来的警卫员,后来长征中任警卫排长,担任警卫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安全工作。

这天夜里,周恩来下车后亲切地朝着各族群众挥手致意。站在一旁的范金标激动不已,急中生智写了一张纸条托周恩来身边的警卫员递上。翌日下午,他等来回信后立即朝周恩来住地跑去。周恩来同他聊起工作和家庭情况,临别时还关切地邀请:“以后来北京,一定要到我家里做客。”

1959年,范金标到北京开会,一住下就急忙打电话给周恩来办公室,看什么时候方便去探望。其实这次来京,他也不知能否见到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有料到第二天他在前门饭店开会,忽然听到楼下有人喊:“邓大姐来找你了!”他猛然一惊,立即欣喜地跑过去和邓颖超握手说:“大姐呀,隔了这么多年,你还记得我呀!”她笑言:“我们是一起从长征走过来的,怎么会忘记呢?”随后,他提出想去拜访周恩来的愿望,她笑着点头表示同意。

他去拜望周恩来那天恰是周日,受邀去做客的还有昆明军区副司令和长征时周恩来的另一位警卫员、抗战时期在重庆办事处的副官龙飞虎和女儿。范金标到时,周恩来正好外出工作,邓颖超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吃晚饭时,周恩来仍未回来,邓颖超便安排大家先吃,饭吃到一半后周恩来回来了。大家连忙给他让座,周恩来却笑着摆摆手让他们坐下,自己找了张椅子坐下一起吃。饭后,因为要赶着去开会,他提议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从此,只要有机会赴京,范金标都要去周恩来家中拜访,很多时候都是邓颖超亲自招待他们,因为周恩来实在忙不过来。有一次,他带了一点土特产去却被批评了一顿,以后只好作罢。有一次,他在热带研究所看到树上熟透的芒果,爬树摘下一堆,用纸细心包好,全部寄给了邓颖超。可她收到后再次拒绝并回信说:你的心意我十分感动,但请客送礼是周总理一贯反对的事情,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搞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天,周恩来把曾经在南方局工作的同志请到家里做客。客人中有位叫张颖的,1939年从延安调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机要科工作,主要是改抄电报。1940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得知她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第一期学生,为发挥其专长,便将她调到南方局文化委员会做秘书并从事统战工作。周恩来直接领导文化委员会工作,有些任务还亲自下达给她执行落实……其间,她以《新华日报》记者身份采访了上至郭沫若下到普通演员等文艺界人士。

席间,周恩来对她说:“张颖,你经常来北京开会,从来不看我。”言语中有些责备。张颖说:“总理,您是一国总理,我不能随便找您呐!”周恩来听后立即批评:“什么话,有衙门吗?以后你随时都可以来见我。”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张颖以后来了,一定要告诉我,我都要见她。”

设宴款待演艺界人士畅谈交心

周恩来一向关爱文化艺術界人士,坦诚交心,常邀请他们吃饭细聊,畅所欲言。在宴请这些知名人士时,周恩来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只要看到你们吃得好,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的是暂时的困难,希望大家都能理解这种暂时的困难。我相信将来会好起来的。”

梅兰芳是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曾前往美国、苏联、波兰、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进行演出和文化交流,并多次接待外国友人的来访,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张名片”。七七事变后,梅兰芳宁死也不愿与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合作,不惜卖掉位于北平东城无量大人胡同的大宅子,避居香港。香港沦陷后,他蓄须明志,甚至不惜“自伤”,坚决辞去一切演出,靠绘画谋生……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世界从政治、经济上对我国进行严密封锁。为打破中国同世界的隔离状态,我国主动与世界各国人民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以增进友谊和了解。梅兰芳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节。

1956年初,周恩来约谈梅兰芳,请他率队前往日本演出。此时,梅兰芳思想有顾虑,认为早年为反抗日本侵略中国,坚持罢演多年,现在反而要送上门去演出恐会让人耻笑。

周恩来看出其心中疙瘩,便请他吃饭,细做思想工作:“发动侵华战争的是一小部分军国主义者,他们是历史的罪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受害的不止是中国人民,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我们中国访日代表团到日本演出,是演给日本人民看的,是为了发展中日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中日人民世代友好了,才能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又说:“去日本演出,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艺术交流的重大事件。访日代表团所负的责任是打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大门。文化和经济是两个翅膀,现在文化打先锋开路。这次一定要打胜仗,接着我们的经济团体也将前往。”梅兰芳听后欣然接受了任务。

1956年5月,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等团体邀请,梅兰芳率访日京剧代表团赴日。在近两月里先后到访东京、大阪、奈良、京都、神户等地,演出《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白蛇传》《三岔口》等京剧经典剧目,引起轰动。所到之处“中日友好”“东京——北京”的欢呼声不断,从而在艺术上打开日本人民心扉,搭建起中日人民友好的新桥梁。

1960 年秋,汉剧旦角演员陈伯华在北京参加全国旦角名演员讲习班。一天,她接到通知:周总理夫妇邀请她和袁雪芬、常香玉、红线女去中南海家中赴宴。席间,周恩来对她说:“汉剧源远流长,对京剧和许多剧种都有过很大的影响,这是有资料有根据的嘛。全国13个省有汉剧,这个古老的剧种是有发展前途的。”最后,他又认真地对大家说:“全国主要剧种都应该各自建立剧院,形成艺术中心,以便更好地发展地方剧种,全国要建立八大剧院,你们来当院长,由中央直接批准。你们回去后要积极筹备,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可以直接找中央。”在周恩来亲自规划和指导下,湖北省于1962年元月建起以陈伯华为院长的武汉汉剧院,他又亲拟了剧院名称。

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通过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用心用情以精湛演技把其饰演的妇女队长李双双这个角色演活了。影片《李双双》上映后轰动全国,并在1963年5月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一举荣获4项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配角奖。一时间,“天衣无缝气轩昂,集体精神赖发扬。三亿神州新姊妹,人人竞学李双双”。

1962年秋,当张瑞芳等携此片访日归来后,有幸被周恩来请到家中吃饭。周恩来一见面就对她说:“今天请你吃螃蟹,因为《李双双》这部好戏,你的表演也有了新内容。”张瑞芳一下子热泪盈眶,她与周总理是相识很早的革命同志,早在重庆时周恩来便和张瑞芳等演员相识,且一直对他们非常关心,经常邀请他们吃饭聊天。

饭毕,张瑞芳怕打扰周恩来的日常工作,想早点告辞,他却笑着挽留说,和你们在一起不仅是了解工作、增进友谊,更是一种放松,换换脑子嘛。

周恩来除宴请影剧界著名人士外,还邀请过一些地方剧种演员到家中做客。1959年6月他在邯郸视察工作时,观看了邯专戏校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和《盘夫索夫》,对小演员们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同年9月毛泽东在邯郸视察工作时,观看了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非常赞赏并让剧团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演出。当时距国庆节仅剩7天,首都剧场献礼演出都已排满。经周恩来多方协调、精心安排,东风剧团才于国庆节前进京,连演两个月,誉满京华。10月20日,东风剧团的小演员们应邀到中南海西花厅做客,周恩来夫妇对他们的演出大加赞赏,还和小演员们欣然合影留念。

略备家宴犒劳载誉争光的国乒队员

周恩来对乒乓球始终有一种特殊情怀,对那些著名国乒队员关爱有加。每逢球队大赛出征前夕,他再忙也要抽空为其壮行;而当球队赛完回国后,他也尽可能热情接见鼓励运动员。有时备好简单可口家宴,招待参赛队员和教练员欢聚一堂。这时,他会乐呵呵地打趣说:“我请你们到我家吃饭,钱我出,但要自带粮票。”

席间,他嘘寒问暖,平易近人,与大家愉快交谈,欢声笑语不断。饭后有时还要跟这些国球高手一起挥动球拍打上几场,“切磋”一下球技。有一次,当庄则棟、李富荣、邱钟惠等到来后,周恩来在开饭前还与他们打了一阵乒乓球,宴会虽然不丰盛,却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我国乒乓球代表队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女单打3项冠军。周恩来夫妇决定邀请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到家中做客。

4月21日这天,运动员们整整坐了两桌,邓颖超特意把两位世界冠军庄则栋和邱钟惠安排在周恩来的两边。在座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和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等人。

开席后,周恩来说:“我今天不能向你们敬酒,就敬菜。这几个菜是我特意让厨师做的,是我们淮安的家乡菜。尤其是这盘‘狮子头最有代表性,也是我最爱吃的菜,我还会做,就是没时间,不然我一定亲自为你们做这道菜。”说着,他就把其中的一只“狮子头”用筷子夹成4瓣,并把其中一瓣夹到邱钟惠碗里,笑着说:“小邱呀,你知道吗?你虽然拿了世界冠军,可是我算起小分来,你还输人家高基安两分呢!”高基安是匈牙利著名女球手,这届乒乓球女单决赛就是在她和高基安之间进行的。邱钟惠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一下傻了,我说,总理我真还没算过我的总的小分,他说我关心着你们的比赛,我那时候在云南,你的家乡,陪着缅甸的吴努总理访问。但是我每天让秘书都打电话到北京,问你们的比赛,问你们的比分。所以我都有记录。我给你算过,你的总的小负分还比她多两分,就是说你还输得比她多。说这话我马上明白了,我就觉得总理真了不起,百忙中还竟然给我记我的分,还给我算小分之和。我说这个太难了。我就想,总理为什么这样呢?他是教育我,要胜不骄、败不馁。

1971年五一劳动节,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归来的队员们,并邀他们当晚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焰火,还指着郑敏之向毛泽东介绍说:“这是第31届世乒赛回来的中国乒乓球队的郑敏之。”

郑敏之后来回忆说:“周总理那时真是对我们太好了,当时国家经济并不是很发达,老百姓生活水平也不高,但周总理指示要保证乒乓球队的良好饮食起居,还常把我们请去聚餐。中国乒乓球能有持续的辉煌,周总理功不可没!”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邓颖超
邓颖超的表扬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邓颖超买小米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的“骨灰盒”遗嘱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
邓颖超“诉苦”
李先念、王震、邓颖超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