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实践课教学研究

2023-05-30许爱萍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气温学科活动

许爱萍

教师通过开展课堂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让学生运用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由此可见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强、跨学科应用广的特点,这对学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践课程的开展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能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认识和感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立足教材开展实践课,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作为教学的根本依据,不仅对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基于此,在设计实践课时,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进行实践应用,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了解地球仪的结构;掌握经纬线的概念,并归纳经纬线的特点;掌握半球的划分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上述重点内容,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次实践课,即学生需要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知识制作简易的地球模型。这样,一方面,以实践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度,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技能的提升,一举两得。

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立足生活开展实践课,强化学生生活体验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在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能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实现以下学习目标:理解气温变化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读取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熟练绘制气温变化图。对此,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教师将本节课作为实践课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课上,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对学校内测量气温的百叶箱进行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后整理成气温变化曲线图。从气温曲线图中,学生需要总结出气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规律,找到该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记录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学生的地理基础。

三、立足环境开展实践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调查分析类,二是观察类。在调查分析类的实践活动中,主要的实践内容是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等自然问题。在这一类实践课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环保意识。

在观察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要实践内容集中在对自然要素的观察上,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本地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归纳,了解本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和地势》时,可以让学生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记录,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判断该地区属于哪一种地形。在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性的地理知识,也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课外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气温学科活动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