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路径
2023-05-30李力加
李力加
2000年,国家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目标。20余年前,基于儿童群体、个体心理经验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变化性的有机体特征,针对学科课程中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专门化、分科化和稳定性的特征,提出的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无疑非常正确。但是,学校美术课的教学依旧在实行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单一传递方式,限制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始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育人课程
儿童的生活世界及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个性化的、富有独立性的主观世界。儿童所熟悉的物理环境、所熟悉的人和事物,儿童的记忆、儿童所做的游戏和事情等,是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而美术学科体系及美术文化所涉及的事情,其范围可上溯远古。因此美术学科的逻辑体系,在时空上无限拓展,在文化上不断延伸,儿童的生活经验对应美术学科体系的时候,几乎如一叶扁舟落进汪洋大海。义务教育阶段,如何使中小學校美术学科教学达成育人目标、实现育人效应,是学校美术课、美术教师面临的重大命题。《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美术课方向。
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时期艺术课程美术课的课程改革,是超越美术学科知识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美术课学习目的,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直接在课堂上讲解美术知识点,传授美术史和美术概念,操练某种美术技能(实操)的做法,强调在真实生活问题情境下创设任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对生活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和发展美术学科核心概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勇提出构建美术学科的“同心圆”的教学观,以学生为基础,建立知识和生活的联通,在理念上形成“同心圆”思维;从价值入手,梳理美术知识、技能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建立“同心圆”结构;以体验为中心,勾画价值和学科知识的交叉圆,在方法上形成“同心圆”教学策略,达成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目标,以此实现美术课以美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美术教学实践范式在各个学校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为建构新时期核心素养本位的儿童美术课程体系提供了可能。
如何把美术学科知识、表现技能、方法程序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成为艺术新课标颁布后,美术课单元组织建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难点。这就是说,美术学科知识、表现技能、方法程序并不是中小学校美术课堂教学的直接目的,而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备工具。陈勇老师建构从“单纯技能练习”到“意义探寻”系列课堂教学实践体系,对应了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美术课的目标要求,改变了美术教师对美术知识、技能的一般认识。例如,针对浙美版教科书中多个“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主题内容,陈勇老师对相关美术学科知识点、技能表现和教学方法进行梳理,融入素养导向艺术课程美术课的新教育观、育人观和教学观,特别是通过具体的美术主题单元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以儿童课程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教学育人体系。所有这些教学实践研究,都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本领和自主建造能力。原发性美术表达能力是每个儿童自主具备的生命生长的DNA。因而,儿童在其日常生活、游戏和各类活动中表现出的充满智慧、兴趣和探究动机的行为应该成为学校美术课开设的心理基础。陈勇老师的实践让我联想到杜威名著《儿童与课程》中的论点:儿童课程的开发,是将学生的(儿童)经验与学科逻辑二者融合,更好地引导儿童经验的生长,“它是生命过程的解放,旨在使其自身获得最恰当的实现”[1]。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就是学生面对真实生活情境、任务、问题、挑战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些在美术课学习里获得的内在体悟和思维方法,用美术的眼光、美术的思维、美术的方法去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实践
新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将美术学科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艺术课程美术课需要努力实现的一个艰巨目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提出,“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复杂需要”指孩子(学生)在未来世界中面对真实场景,在任务和问题的特定需求下思考运用什么样的知识、方法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它包括对各种各样资源的整合利用,强调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品质。2014年,教育部在制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时,把这种综合素养观和学科学习建立了关系,在所有学科的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研制推出各学科核心素养。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延续了这一理念,推出以素养导向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陈勇老师在其“同心圆”教学观体系建构和实践推进策略中,分别以“聚焦主题意义,挖掘‘同心圆教学’核心结构”“锁定知识技能,搭建‘同心圆教学’基础结构”“谋划合适路径,搭建‘同心圆教学’动态通道”三个方面,强力融入新课程方案、艺术新课标确立的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美术,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在美术课堂落地的关键。陈勇老师在“千里江山图”和“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主题单元设计与实验教学中,创设真实生活问题情境,探寻美术知识、表现技能的本源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被总结出来成为学科知识的。首先,依据核心素养目标对美术“同心圆”结构教学思维进行调整和丰富,然后,在具体的主题单元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围绕两个主题的美术学科本质探寻、思考、研究和反思,验证“学美术有什么用”的意义,直接对应了艺术新课标的要求:指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学艺术”。例如,从学习情感层面来说,学生只有达成深刻理解,才能真正感知汝窑青瓷之“天青色”主题的本色,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深入“天青色”的内容本质,进入概念理解、原理探究、问题解决等相对复杂的探究学习过程,从而达成主动的、探究式的、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美术学习不是模仿、低水平临习(虽然临摹是美术表现技能、程序学习的一种方法),不是学生照着教师的方法做、被动地习得美术知识和技能表现方法,也不是教师讲解、学生识记和操练,而是学生在与真实生活问题情境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价值意义的过程。例如,陈勇老师在“‘天青色’带来了什么”探究环节,引领学生对“天青色”意义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展开深度思考和主观研判,将学生的美感经验和“天青色”意义探究紧密联系在一起去思考问题。学生在“水仙盆”賞析、研究以及自主做事情的过程中,有自己主动的反思和探究,美术学习从以往简单地运用知识、操练技能,转变为对美术文化的认识、感悟、理解,与美术学科知识、表现语言、学科要素、技能技法、制作程序等整合在一起,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探究和认知世界的审美感知体验过程。在与《千里江山图》和“水仙盆”进行社会性互动时,学生认识到由作品引申出的问题解决过程也是不断改进的。比如,学生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地收集资料。这证明,美术课的艺术实践活动不限于传统的美术学科领域,它还包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世界,以及跨学科联结和思维方式转换,在人际互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发展自主能力,最终引导学生达成核心素养所指向的学习观与知识观。
如何实现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学习和教学维度?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美术课上有否形成理解和生发创造性思维及表现行为。问题是真实生活情境中的,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学生自身生发创造性思维和付诸行为的过程。其次,促进学生获得特定学科领域中系统的经验。例如,“三远法”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中必然涉及的学科领域要素,学生在赏析《千里江山图》过程中怎样认识和理解“三远法”呢?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呢? 陈勇老师依据学生个人美感经验引导学生与生活世界互动,逐渐过渡到能够灵活运用美术学科观念、思维和方法,理性和自觉地与生活世界产生互动。是不是要让学生直接画山水画作业?不是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美感经验基础上,在审美感知过程中先自主表达对当前画作图像信息(历史事件)的直观看法,由图像识读作为感知体验的起点,视觉思维过程的审美判断和评述分析随之跟上。或是看画作的作者及历史以来对画作的相关论点有何认识,再看自己的表达、描述、分析等和教材中对该作品的阐释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的美术学习就形成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解决真实问题是学生非常关键的艺术实践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模仿或者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美术专家面对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生参与、学习、运用在美术文化中形成的概念、规则、工具和资源,在与美术主题相关的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可以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如何在合作中构建美术文化和知识,并由此生成可以迁移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DEWEY J.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M]// DEWEY J. The Middle Works:1899-1924.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02:281.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