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世界教育变革视域下的传统教育与国学教育
2023-05-30王立刚翟力
王立刚?翟力
【摘 要】中国和西方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两者都围绕着古典著作而存在,有着十分相似的属性和呈现形式。在19世纪之前,传统教育一直作为中国和西方教育的主流模式存在,西方由于工业革命引发了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并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现代教育;而中国则受到外部力量的刺激形成了现代新学制,成为世界教育思潮的一部分。这一转变过程是新时期国学教育价值和定位的基础。国学教育在教育理念的属性上是一种居于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教育形式或教育理念;在时间上,国学教育处于现代社会之中,属于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理念上,国学教育除了在教育内容上以古典化的内容为基本取向之外,也应拥有独立的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传统教育 国学教育 现代教育 西方教育
近年来,国学教育或传统文化教育①成为教育领域一种重要思潮,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国家政策领域,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不少人对国学教育的价值与定位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偏颇。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的国学教育在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曾有多次激烈的争论,大力提倡者与激烈反对者之间一度变得水火不容,不过大部分人在讨论国学教育的价值与定位时,往往是以近代中国历史的背景为基本討论前提的。反对国学教育者认为,自“五四”以后,白话文逐渐取代了文言文,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已经是早有定论的问题,在当前时代,再提倡国学教育是一种对历史的“反动”或者“倒退”。提倡国学教育的人则认为,“五四”以后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过于偏激的行为,正是因为“五四”以后在教育方面的过激做法,才开启了当代中国文化日渐衰微的局面,所以必须重新思考国学教育的问题。
一、讨论国学教育必须关注中西方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
一般人都能感受到国内关于国学教育的争论很多,也很复杂。然而不少人对现代教育、传统教育、西方教育等概念一直存在层层误解。在讨论新时期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时,必须清楚的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中国的教育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也在近代以后经历了革新,近代以前的教育可以被称为传统教育,近代以后的教育可以被称为现代教育。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西方教育也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19世纪之前的西方主流教育也是西方意义上的传统教育,19世纪以后的西方教育逐渐变革才成为现代教育。也就是说,西方教育不等于现代教育,中国和西方都有自身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在近代以后都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站在世界教育变迁这一更为广阔的角度进行讨论。毕竟,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变革不仅是中国教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一部分。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重要背景是,近代以后,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固然是在模仿西方,然而被模仿、被学习的西方教育在19世纪后半期本身也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大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新学制的制定者看来已经成为“定论”的西方教育制度,在西方自身却并非定论,而是一直发展变化的,尤其也正在经历着与中国类似的从传统向现代的变化过程。
中国和西方的教育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中国的教育更为悠久。两者的传统教育在一些方面有很多共同点,而两者在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变革中也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与单独考虑中国自身教育发展相比,同时从中西方两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来讨论,能对新时期国学教育发展的价值与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近代时期,西方社会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出现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传统教育在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结构下产生了诸多不适,并由此引发持续的争论。19世纪后半期以后的西方现代教育并非在推翻原有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而是以西方传统教育为基础的。
二、中西方有相似的传统教育
中西方的传统教育有十分类似的特征。在中国,自孔子及其弟子将“六经”作为教育的内容开始,这种将早期经典著作当作最核心,甚至唯一重要教育内容的教育模式就开始在中国蔓延了。自汉代以后的两千多年里,所谓的接受教育就是学会阅读早期经典著作,并模仿其语言方式进行写作。在一些时候,考虑到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很小,还没有能力阅读早期经典著作,于是教育的内容便是为阅读早期经典做准备。在古代,所谓的教育方法,往往被经典著作的阅读方法所代替。阅读的更高境界便是要模仿早期经典著作中的语言、思想,将经典著作中的话语思想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心中,让受教育者学会用这样一种“古典”的语言、“古典”的方式来思考、做人、做事,甚至建设社会。
早期经典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心中有不可质疑的地位,当时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批判的方式往往是:若是某种制度、某种问题与经典著作中的描述不同,不考虑其与经典著作所处的时代不同,便认定是有问题的。中国古代的学术著作,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早期经典,而中国古代学术的不同流派便是由于解读早期经典著作的方法和角度有所不同而产生的。汉代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的书面交流、官方文书大多是以经典著作及其所在的时代所使用的语言为标准,即使中国的口语已经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中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方言,但是所有读书人写下来的文字、写出来的文章,都仍旧以早期经典为标准。
对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学习经典著作便是学习一种经历过思想积累的语言的过程。任何一个字,也就是任何一个概念,自早期经典著作所在的时代开始,到读书受教育的人所在的时代,已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经典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遥远的,或者说是“死”的,但是每一个字都叠加了不同时代的人所赋予的含义和思考。可以说,学习这些遥远的、“死”的文字和著作,便是学习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发展的过程。所以,所谓的学会了早期经典著作,学会了使用以早期经典著作中的语言来写作、交流,不单单是学会了早期经典著作中的思想,也是学会了两千多年来积累下的强大而多样的思想。
与中国类似,一直以来,西方也拥有这样的教育模式。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当时的亚历山大城便成了学习和研读古希腊著作的中心,在古罗马的初期,古希腊著作便是欧洲意义上的“六经”。在中世纪,教育的内容仍是以“经典”为主,只是“经典”由古希腊著作变成了宗教经典。所谓的“文艺复兴”对教育活动来说,便是学习的内容从宗教经典再次回归古希腊经典,古希腊经典文本的重要性被再次发现。所以近代西方的学术著作曾一度以拉丁文为主要语言,而近代西方的主流教育也是以学会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能够吸收古希腊经典文本中的思想为主要目标。
三、中西方的传统教育的不同遭遇
中西方在近代以前各自拥有的主流教育模式可以被统称为传统教育,不过两者在近代的遭遇则略有不同。中国并没有在自身的文化体系中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乃至后来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变革,因此教育的变革主要是受到外部刺激,而在西方不是如此。对于西方教育活动来说,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历史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培养有实用技能的工人为目标的、相当于现代教育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开始在欧洲出现,随着工业结构对人才质量的专业化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人才培养也需要更长的教育时间,小学阶段之后的教育便开始陆续出现。这种以培养拥有某种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育,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传统教育,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新式教育。当时的传统教育仍以学习古希腊语、拉丁语或者古典语言的准备性学习为主。
19世纪的西方,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是并列存在的,然而传统教育是主流,这种模式被后世的教育史教科书称为“双轨制”。在英国或者法国,以培养实用技能为主的中学被称为“实科中学”,而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要形式的中学则被称为“文科中学”或“文法中学”。文科中学的学习目标之一便是对拉丁语要达到“三会”,即会说、会读、会写。在1900年之前的德国,只有在保持着传统教育模式的文科中学中就读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大学学习。大部分文科中学的课程除了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之外,都是围绕着古希腊思想而存在的,具有浓厚的古典味道。在当时,学生们只是象征性地学一点近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作为点缀。
自19世纪后半期以后,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教育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均遭受了质疑。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批评自己的传统教育无法制造出“坚船利炮”,以抵挡外部侵略;西方的部分人也在批评自己的传统教育,认为古希腊语、拉丁语的内容学习难度大,且不实用,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早出现在英国,这可能是因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较早,而主流思想一直受到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相对而言对“感觉”而不是“理性”更信赖。
19世纪后半期以后,随着古希腊语、拉丁语的西方传统教育模式自英国开始退出主流教育的舞台,这一思潮很快进而扩展到欧洲大陆以及美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古典语言教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内容,进而不再是重要的内容,再进一步成为边缘化的内容,而分科化存在的近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甚至于成了教育中唯一重要的内容。教育模式也从围绕着早期思想家留下的经典文本展开,逐渐变成了围绕着由当代人编写的教科书来进行。
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有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对世界各国的形势做出了调查和分析,一批外国来的传教士也给中国带来了关于世界各国社会制度的信息。从现在可以看到的日记、调查记录来看,无论是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还是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他们所介绍的外国教育无一例外都是外国的新式教育,而选择性地忽视了西方正在经历的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大变革,这些认识影响到了后来中国的发展。比如,在王韬看来,“英国以天文、地理、电学、火学、气学、光学、化学、重学为实学”[1]。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在《西学考略》中写到“高等教育的大学预科,其课程广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法律学、经济学、哲学等”[2]。
其实,在古代中国,既存在著以儒家经典为主流的教育模式,也存在着实用技能教育,如绘画技能、商业技能、医学技能,以及建筑、纺织等手工技能教育。很多孩子上学并不是为了学习儒家经典以考科举,而仅仅是为了认几个字,很多地区为此专门编写教材。比如,《庄农日用杂字》这样的读物便是专门为这样的孩子编写的:“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账,先把杂字观。你若待知道,听我诌一篇。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扁担槐木解,牛筐草绳拴。抬在南场里,捣碎使车搬。”这些内容没有被视作主流教育,却也是广泛存在的。
近代以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一部分。1904年,中国颁布了完整的现代学制,尽管这一学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是至少在制度上已经消除了传统教育的限制,逐渐开始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开始形成具有严密的学级、学年制度的教育,开始将近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将学术研究与职业技能作为教育的目标,将教科书,而不是经典著作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等。可以看到,在时间节点上,中国的脚步只是比西方慢了一点点,西方教育的革新也影响到了中国,而在总体上,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变革也是世界各国自19世纪后半期的教育大变革的一部分。
四、国学教育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关系
近代以来西方的教育变革虽然造就了当前以近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状况,但是近代西方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也都是在古希腊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古希腊思想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历史不断发展,前人的制度与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复原,但也无须再做过多的批评。教育也是如此,现代教育与其说是在批评传统教育之后形成的,毋宁说是脱胎于传统教育而形成的。20世纪以后,西方人很少再会去批评以古希腊文、拉丁文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而只会将其作为功利化时代里的一种“高不可攀”的教育模式来对待,至今美国和欧洲也有少部分学校保留了一些古典教育的模式。
近代以后,中国教育思想出现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中国人只是看到了西方教育中“新”的一面,并且想当然地将西方的全部等同于了“新”的、现代的,同时也在逻辑上将中国的教育—主要是中国传统教育—认定为是“旧”的,并且将中国“落后”的根源归结于“旧”事物上。于是,西方现代教育便被看作了“正确”的象征,而中国传统教育便被看作了“错误”的象征。这样,本来是现代教育需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再发展的问题,却转变成了抛弃中国传统,简单照搬西方教育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本来是革新传统的问题,却转变成了简单模仿,同时反对中国传统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问题甚至变成了“先进”与“落后”、“对”与“错”的问题。
自中国的新学制颁布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过去了。在此期间,现代教育已经在中国发展起来,而传统教育在中国几乎消失殆尽,新一代的人已经很难明白古人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意义。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教育活动中问题还有很多,当前的教育还远远不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完美教育。传统教育的模式曾经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上千年时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受教育者的心灵,也曾经留下了许多成果。在未来,现代教育的再发展、再完善也必然不能忽略、不能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教育积累下的模式与方法。
对于当代社会来说,现代教育作为“果实”,本身便是脱胎于传统教育这一“种子”,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不断地回顾和思考传统教育这一“种子”,现代教育才能在复杂、迷乱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找到方向,变得更加完善。
基于上述的认识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人所讲的国学教育在教育理念的属性上是一种居于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教育形式或教育理念。在时间上,国学教育处于现代社会之中,属于现代教育的一部分。但在教育理念上,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又有一些不同之处。除了在教育内容上以古典化的内容为基本取向之外,国学教育也应拥有独立的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国学教育不单单是一种以国學为内容的教育形式或理念,还是拥有独立的思想体系的教育形式或理念。这主要是因为国学教育以传统教育为思想来源,而传统教育曾经在中国存在上千年,在长期的制度积累之下,传统教育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与现代教育在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所以,总的来说,国学教育是处于当代的国学教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教育,必然不同于19世纪及以前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教育,但又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脱胎于传统教育,又不同于传统教育。在19世纪之前,中国教育的主流内容是古典文本,在那个时代,完全不存在以课程化形式存在的现代分科、分级的教育形式。一句话,19世纪之前,不存在现代教育,也就不存在国学教育这一说法。所以,国学教育是在现代教育出现之后形成,是现代教育出现之后对传统教育的继承。
当代的国学教育所处的时代与传统教育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国学教育不可能替代现代教育,并且也不以替代现代教育为目的,所以国学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形式。同时,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不完全相同,但也非绝对矛盾。国学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在于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内容,使之融入当代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一部分,但又必然要汲取传统教育的精华,如此才能对现代教育有所裨益,以帮助人类社会在未来不断寻找和接近更加完美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韬.漫游随录[M]//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116.
[2] 丁韪良.西学考略(卷下)[M]. 总理衙门印同文馆聚珍版,1883(光绪九年):17.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21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库研究”(课题编号:202100600201B)成果。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