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特征及实践路径

2023-05-30卫苏潇要瑞雪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共同富裕新时代

卫苏潇 要瑞雪

摘 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根源于马克思自由联合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显著特征。从维护人民公平正义、坚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遵循发展渐进性原则四方面入手,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从而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迈进。

关键词:新时代;共同富裕;人民至上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05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的共同富裕,引领社会各界展开对共同富裕的进一步探索。近年来,学界對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客观的理论成果,但存在一些认识不清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把握共同富裕思想的显著特征,从而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显著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明确阐释:“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新时代以来,我国对共同富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同富裕具有了新的显著特征。

1.1 共同富裕主体论:全民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全体人民的富裕意味着不论是处于城市或是乡村,发达地区或是不发达地区的人民都要富裕起来,缺少任何一个地区的人民,都不算共同富裕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人民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也必须是全体人民。从个人角度看,共同富裕的实现是每个人拥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是社会劳动成果的享用者;从社会角度看,各个阶级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谐相处,富人与穷人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阶级不再固化,社会和谐稳定;从国家层面看,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不存在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情况。党领导人民追求和探索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惠及所有人的全民富裕。

1.2 共同富裕目标论: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是内容全面的富裕。过去我国一直受物质匮乏问题影响,因而富裕被通俗的理解为物质富裕,不单单包括物质方面的全面发展,更是科学、文化等各个纬度的全面发展,是在消除两极分化和脱离贫困基础上的富裕。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们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水平的充裕,更是精神文明,政治权利等各个方面的富足。共同富裕一定是既包含物质财富,又包含精神文明,物质财富是共同富裕实现的基本保障,精神文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力,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财富的富足给予精神文明稳定的发展空间,没有物质财富的富裕,人们将置身于普遍贫穷的社会环境中,更无法谈及精神文明的富裕;精神文明的富裕又推动物质财富的进一步发展,精神文明一方面对物质财富的创造提供了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为营造利于物质财富生长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助力。在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稳步向共同富裕迈进。

1.3 共同富裕方法论:共建共享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的富裕。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收入差距较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不足等问题。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需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推进公平正义。共建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我们国家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建要求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最终形成人人参与、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格局。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共同富裕所作出的顶层设计,是在新发展阶段提出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践过程中的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克服社会中不公平不正义现象,做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只有人人参与、尽力、共同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更公平的使全体人民享受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

1.4 共同富裕过程论:渐进共享

共同富裕是渐进富裕。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富裕,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进阶过程。共同富裕绝不是平均的无差别的富裕或是同时富裕,其实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共同富裕每个阶段的目标因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不同。我国国土辽阔,地理位置、地区资源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个人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自身素质存在不同,人才对共同富裕的推动存在区别,因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从时间纬度来讲,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共同富裕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对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共同富裕不断完善向更高层次迈进;从空间纬度来看,在部分发达地区将率先形成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帮助欠发达地区逐步实现富裕。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是一个不断进阶并最终实现的过程。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要把握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四个特征,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同”维护人民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裕”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握“共同”与“富裕”二者之间的关系,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渐进性原则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路径。

2.1 维护人民公平正义,护航全民富裕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维护人民利益,最主要是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制度格局。

(1)发挥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

初次分配在分配格局中占据重要作用,注重效率,多劳多得,激发人们在劳动积极性,营造勤劳致富的社会风气。在市场调节下,对工资机制进行符合规律的管控,合理调整低收入水平标准,按贡献参与薪酬分配,对过高收入进行适当调控,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比重。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是建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明显增加,但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给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造成了一定困难。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

首先,保障就业。对于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失业者进行补贴,税率调整,帮助其在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延长应届毕业生身份,鼓励创业等措施来保障大多数群体的就业率。

其次,进行宏观调控。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国家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保障经济的稳步运行,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甚至停滞直接影响中等收入群体占比。

最后,精准扶贫重点人群。国家针对有发展潜力或发展困难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精准解决困难群体实际问题,进行定点支援,帮助贫困人口达到中等收入群体的程度。

(2)注重再分配公平性。

再分配过程中,政府进行积极调控,不断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面对市场机制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依法打击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对各税种进行科学规划,以形成合理的税收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西部等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与转移支付的力度,政府统筹规划以保障再分配格局的公平性。

(3)发挥三次分配的有益补充作用。

通过慈善组织和个人捐助的方式,帮助公共服务精准到每个人,国家的社会保障与个人的慈善救助进行有机配合,利用科技手段精准到三次分配的每一环节,保障慈善事业的公开透明。

2.2 坚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助力全面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富裕的关系、把控创新、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作用,助力全面富裕。

(1)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富裕的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服务。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富裕的基础性要求;另一方面,全面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整体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進行系统性规划,利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布局。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外,还需促进服务业、教育行业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来说,打造多元市场主体,营造与其他产业平等合作的市场氛围,形成需求与供给双向促进的局面;对于生活性和公共性服务业,通过规范政策,破除垄断,使得人人享有成果,促进居民消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可以阻止贫困的代际传播,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物质精神双重富裕。

(2)推动创新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创新发展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支撑着全面富裕的实现。可以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在推动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富裕的道路上,首先,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力度,在重点战略型新兴产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信息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攻克科技创新领域发展难题,推动创新成果的科技转化。其次,国家鼓励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尤其鼓励靠勤劳致富民营企业家的发展。民营经济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可主动迎接当下的机遇与挑战,发挥其在各市场主体中的作用。同时注重集体经济,以外力激活内力,激发各市场主体活力。最后,因地制宜,利用各地优势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挥集群的规模效益、学习效益等,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实现。

(3)发挥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为全面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下解决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次生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出现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恶性竞争等问题,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党中央也提出了要向“去低端产能”方向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发生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向,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补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薄弱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逐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扫清障碍。除此之外,高质量发展除了指经济发展方式需转型以外,也要使人们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政治昌明,精神富足,环境整洁等多方面的牵动,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决策,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2.3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共建共享

“共同”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历史唯物主义中先进生产关系的概念,“富裕”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历史唯物主义中先进生产力的概念。正确处理好共同与富裕的关系,就要正确对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促进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平,想要将蛋糕进一步做大,就必须把蛋糕分好,用公平促进效率的进一步发展。正确处理“共同”与“富裕”的关系就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同”与“富裕”的实现都离不开高效能治理体系的建立。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享既是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社会治理助力共同富裕要紧紧聚焦“人民”的中心点,共同富裕中的“共同”既要求人民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社会治理各个主体联动协作。政府要发挥好带头引领作用,市场积极参与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社会组织承担政府与人民之间沟通的纽带。各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各司其职,党与政府引领多元主体积极联动,充分发挥党多元主体统筹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与协调各方能力,政府在党的领导下,调动资源,整合力量。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以人民为主体,以社会各界联动治理为保障,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

2.4 遵循发展渐进性原则,保障渐进共享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不是一蹴而就,其实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首先,遵循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规律,抓住各要素之间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根据每一阶段主次矛盾的不同及时调整政策、手段,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其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富裕的实现首先是阶段性目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调整政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共同富裕提出更高要求,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政策在稳定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聚焦于农民;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共同富裕的三步走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断进行调整;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细化。在渐进性方面,尊重规律,脚踏实地迈向共同富裕,从飞跃性方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富裕的每一次的飞跃都使人民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01):14.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3]阳芳,刘慧敏.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3):1322.

[4]杜志章.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语境和新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3):112+180.

[5]张占斌,毕照卿.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深刻把握与历史贡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02):18.

[6]林兆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J].理论学习与探索,2022,(02):912.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共同富裕新时代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