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多见有危险室颤少见要人命
2023-05-30宗鼎法
宗鼎法
54岁的万老师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一次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急性感染期)住院,诊断:①慢性支气管炎;②肺心病;③心房纤维颤动(房颤)。经过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用药,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快消失。但人却仍然感觉胸闷不适,房颤的心室率一直在108—118次/分。
慢支、肺心病一般不会出现房颤。即使偶然出现,也会随着感染得到控制而很快消失。针对万老师的顽固性房颤,医生谨慎地用了地高辛口服,效果很好,心室率降至为80—85次/分,感觉良好。
询问病史发现,近十多年来,万老师每当慢支急性发作期,在积極抗感染等用药的同时,每日用地高辛1—2片(0.25毫克/片)。支气管炎症状缓解后,地高辛仍不能完全停止。一旦停用地高辛,房颤的心室率加快了,人就受不了。经过心电图等检查和分析,诊断万老师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房颤乃由冠心病引起。单纯的肺心病一般不会出现房颤。但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有危险,必须迅速降下来,用地高辛既有效又安全。
古稀之年的汪先生患冠心病。时有胸痛、心悸,多次心电图检查结果,不但显示心肌的T、ST波缺血性改变,而且时有较频的室性期前收缩,甚至出现二联律(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偶尔出现三联律(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针对冠心病的用药不离身,病情一直比较稳定。
一次因家庭纠纷,老人气愤得捶胸顿足,引发病情突变,急送医院,心电图检查为室性心动过速,很快变为室性颤动。虽经积极抢救,终无回天之力。室性颤动是非常严重的症状,难以治疗。预防频繁的室性早搏变成室性颤动刻不容缓。因为室性颤动往往是致命的。
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危险性很大。及时诊断、及时用药,可望转危为安。房颤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
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无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正常人(紧张、激动、气愤、运动、酗酒等可出现),某种原因引起的一时性缺氧、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改变也可发生。但随着这些短暂症状的消失,阵发性房颤亦不复存在。这种无病理意义的急性房颤很少见。
持续性房颤(慢性房颤)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近几十年来风湿性心脏病少见得多了,冠心病则明显上升,成为房颤的主要病因。肺源性心脏病也是中老年人很多见的心脏病,但引起房颤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有房颤,要考虑同时合并冠心病。
临床实践表明,肺心病比较容易合并冠心病。慢支、肺心病在急性感染期经过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肺功能、心功能均可望得到有效改善,所以一般不用洋地黄类药来改善心功能,以避免洋地黄中毒;若合并有冠心病,由冠心病引起的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持续不降,则应考虑谨慎使用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只要用量合适,一般不担心洋地黄中毒。
房颤多见有危险,但只要及时诊断及时用药,不难转危为安。阵发性房颤一般不作特殊处理。持续性房颤首先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如果不适宜用手术等方法除颤的话,针对心率过快的房颤一般常用地高辛口服,以最小剂量达到维持合理的感觉良好的房颤心室率。病人注重保养,坚持用药,病情可望长期稳定。
临床上早搏很多见,室性早搏往往多于房性早搏。上了年纪的人,尤其高龄老人患上冠心病在所难免,早搏几乎都具有病理意义。碰上频繁室性早搏更应当提高警惕,及时看心脏科医生,防止频繁室性早搏演变成心室颤动,导致医生难有回天之力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