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明:33年坚守只为“鹮美天下”
2023-05-30李荣
李荣
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牧鹮人”,数十年精心呵护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令曾经濒临灭绝的种群“开枝散叶”,从秦岭飞向世界。
今年58岁的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张跃明就是“牧鹮人”其中一员。
1989年10月,张跃明作为一名基层巡护员,来到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33年来,他从一名基层巡护员逐渐成长为一名“牧鹮人”。
“当时全球野生朱鹮只有13只。从1981年发现到1989年,朱鹮种群数量仅增加了6只,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保护好每一只朱鹮,给整个种群复壮带来希望,张跃明主动向同事学习,认真观察朱鹮的生活习性。
基层巡护员看似平淡,却经历着日复一日“顶烈日、冒风雪”的艰苦岁月。张跃明白天坐在观察棚记录朱鹮活动、繁育行为,为朱鹮科学研究积累翔实数据;晚上就住在巢树下,防止朱鹮天敌上树危害雏鸟,有时一住就是3个月。
“在朱鹮繁殖期,感觉自己就像是朱鹮的跟踪者,它去哪里,我就安营扎寨在哪里,生怕出现一丝闪失。”回想起当年的巡护工作,张跃明仍记忆犹新。
为最大限度保证朱鹮的安全,张跃明和同事经常骑自行车奔走在汉江的山水间,只为记录朱鹮生活的点点滴滴。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朱鹮野生种群超过了20只,朱鹮保护开始了就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的拯救年代。
“保护朱鹮,光靠经验还不行,要运用科学智慧。”为了提高朱鹮繁殖率,张跃明发明了防止朱鹮天敌上树的“防护罩”,并改进树干防天敌方法—包裹人造革、涂黄油等措施,解决了蛇、鼬等上树危害朱鹮及卵、幼鹮的问题,提高了朱鹮出生率。
朱鹮觅食活动大部分在稻田,这加剧了与村民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多次考察,张跃明借鉴国外农业种植经验,在朱鹮的觅食地稻田里种植高标准、高附加值的绿色大米,通过专业机构运作,不仅使群众增收,还让朱鹮栖息地环境日趋向好。
正是这个提议,一部3.5万字的《朱鹮保护区“绿色大米”项目建议书》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可,同意拨款40万元支持该项目。陕西境内有了第一个超标准绿色农业种植试验样板田。
为了保护朱鹮,现在保护区的村民种地时不再施用农药、化肥,种植的有机大米受到市场青睐,洋县也成为全国有机食品种植基地之一。
“人生价值不在于过去的荣誉和成就,而在于今天能脚踏实地和明天更加努力地工作,在于怎样做才能对得起国家给我的薪酬和组织的期望。”面对濒危的朱鹮以及自己獲得的荣誉,张跃明时常这样提醒自己。
张跃明主动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宣传引导,以此提高大家保护朱鹮的意识。
“在新岗位就要多学习,发挥自身作用,向公众普及朱鹮保护知识,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张跃明说道。2020年,与电视台合作开展“朱鹮繁衍新生命慢直播”活动,并在30多个平台进行直播。2022年,开展“朱鹮幼鸟陆续破壳,共同守候‘珠露’宝贝”繁育科普慢直播,被网友大量转发。据不完全统计,当次直播,全球约有1576.7万人次点击观看,网友留言、点赞量超过300万次。
此外,张跃明还负责接待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在保护区开展的生态体验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向大家宣传朱鹮保护知识。
10年来,陕西着力攻克朱鹮保护关键技术,从1981年发现的7只到2012年的1300余只,再到目前的9000余只,初步摆脱了朱鹮“灭绝”的风险。
“每次看到振翅高飞的朱鹮,都会让人心情愉悦。”看着朱鹮野化驯养大网笼内飞翔的朱鹮,张跃明说,希望越来越多的朱鹮越过秦岭,“走出”国门。
(摘自《各界导报》2022年12月16日,朱权利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