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更需要智慧管理

2023-05-30谢凡

中小学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理者转型数字化

谢凡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启新的征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既指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思维的转换、数字化能力的培养,更瞄准教育生态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将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提供新引擎。

对于中小学校来说,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学校教育需要匹配智能时代的新要求,进而实现理念变革、机制创新、制度优化、流程重构。一方面,我们看到一线学校在“智慧校园”“数智校园”“学校大脑”“智慧云平台”建设中的多样态探索,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和平台正在为改善教学管评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出现智慧空间的无序建设、平台系统的盲目引进、数字资源的冗余闲置、机器设备的“生搬硬套”,在炫目的技術展示和耀眼的数据算法中,却忽略了人的智慧。因此,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博弈的时代,如何让教育回归本真、让育人彰显智慧,以真正的智慧管理穿行数字化的“丛林”,可能是对学校管理者最大的挑战和考验。

其一,人机协同,提升管理的“效度”。面向未来的管理应该走向人机协同模式,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协作互动,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此,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有需求导向的整体思维,即要有数字化“为何”的基本思考。“数智校园”建设不应局限于硬件设施的数字化、功能应用的全面化,而是要通过对学校办学中痛点与需求的系统梳理,以智能技术支撑问题的解决、目标的达成。其次,学校管理者还要有技术支持的战略思维,要尝试依托智能机器实现流程自动、基于信息搜集实现更有效率的任务分配、通过数据分析支撑教育教学改进、运用数字技能挖掘合作伙伴,从而走出琐碎事务的羁绊,更专注于判断决策、战略谋划和方案制定,而这些更需要人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更需要融入同理和共情,绝非单纯依赖数据能够获得。

其二,连接共生,延伸管理的“宽度”。连接与共生既是智能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将构筑新的教育生态。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基于多维连接的理念,提供安全可靠、快捷响应、数据驱动的技术环境,促进全方位的要素互联,包括人的联通、物的联通、数据的联通,由此拓宽教育的场域。其次要基于协同共生的理念,打造开放的学习和交流环境,让创造性协作在灵活的学习空间真实发生;要打破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壁垒,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跨越班级、年级、学校、地域、国家的边界。最后是基于跨界共创的理念,实现资源的互惠共生。要将全社会最优质的资源引向师生,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要推动家长、社区等各方力量实现最大化链接,以协同共建提升学校治理效能;要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企业、高校的多主体参与,为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保驾护航。

其三,灵活应变,拓展管理的“深度”。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既要有顶层规划的战略性构想,更要有因校制宜的精细化流程设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以育人为核心,以真正发掘学生潜能、适应个性成长,真正解放教师“手脚”、促进能力进阶,真正服务学校变革、助力质量提升为根本目标,整体架构数字化建设的系统框架。其次要让数字化落地于具体的场景应用,通过对学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梳理,在了解需求、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工具和方法破解实际场景中的痛点难点,为不同教育场景提供智能化、个别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差异化及个性化的关照。最后还要考虑数字化在不同场景应用的兼容性,提高管理的灵活度。为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学校可通过精心设计“云上学校”实施方案,让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切换成为可能。

其四,文化赋能,升级管理的“温度”。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以数字技术改善人类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因此,让管理回归人本,关照人的独特价值,关怀并支持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文化与价值观的塑造为个体赋能,成为智能时代更重要的组织使命。为此,学校管理者在关注以技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以数据精准测算学生成长曲线的同时,更要关照他们的社会和情感能力发展;要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穿梭中,触摸四季的温度,感受情感的热度,体悟科技背后闪烁的人性光芒,由此积蓄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同时还要通过组织体系和互动机制的创设,构筑人与人之间更有意义的深层次链接,由此激发教师持续的创新创造。这些都需要作为学校数字化转型领头人的校长亲自“下水”,主动拥抱技术革新,从而让思维模式和决策模式更好地跟上智能化的步伐。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能以智慧管理创造美好的教育图景,这便是迎接智能时代最好的姿态。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管理者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