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研究

2023-05-30司建兰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自学学案数学教师

司建兰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教师需要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课本内容,提高导学案设计水平。本文基于核心素养,阐述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的重要性以及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对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内容和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需要合理使用教材,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新课的讲解之前,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顺利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数学学科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做好导学案设计,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种情况下,导学案的作用得以显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导学案,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顺利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其次,大部分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问题,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最后,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可以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导学案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思维性及探索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氛围相对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导学案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相结合,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导学案,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层次性及启发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讲解教学内容时,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握好层次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内容分析

(一)学生自学目标的设计

自学目标的设计,也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不仅是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导学案设计的落脚点,对整个导学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作为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导学案设计的价值,所制定的自学目标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自学目标应具有检测性;其次,自学目标应明确又具体;最后,自学目标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也就是容易达成。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解新课之前,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目标,把握好新课导向。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生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向学生讲述自学目标时,要确保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能够直接检测和指示的用语,如要解决、要记住等。

比如,在《认识负数》的导学案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简单了解负数形成的背景,要求学生掌握正负数、零的意义,能够熟练使用正负数进行表达。其次,让学生使用正负数来表示和描述现实生活现象,选择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海拔的高低、股票的涨跌、体重的增减等。最后,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如何学习以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教师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相关元素来探究,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当学生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时,教师也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充分发挥出导学案的导向、激励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学生自学导航的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导学案设计,自学导航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更好地设计自学导航,教师应充分掌握设计问题的方法。在导学案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反映了教师导学的方法和思路,也反映出学生的自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知识点的设计,应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难度梯度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设计的问题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探究性,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问题,加深对相应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提升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还是以《认识负数》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自学目标,并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问题。比如,商场每天都会产生盈亏数据,如何运用数学方法来准确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接触到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那么从数学的角度看,对于具有相反意思的数量,应该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呢?教师通过设计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促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給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学生自学检测的设计

自学检测设计以练习题的形式为主,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自学后检验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对导学案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自学检测设计对整个导学案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新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题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练习题的难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在《认识负数》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自学检测的设计时,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学检测。首先,教师在知识类检测题的设计过程中,在建立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之上,结合课本中相应的基础原理和公式,设计较为简单的问题,例如,+5与-5的差是多少?其次,教师在理解类检测题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促使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正、负数读写的方法,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检验。再次,教师在应用类检测题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张华从公园出来往西走5m,记成+5m,而往东走5m,则记成-5m,随后张华分别走了+32m和-33m,那么张华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哪一方?与公园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最后,教师在拓展类检测题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综合性,适当增加难度,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温度计上显示六个小镇的温度,要求学生按照温度计的图示,将其温度表示出来,找出温度最高和最低的两个小镇,并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温差,这两个小镇产生这么大温差的原因是什么?

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检测题,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类型,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关练习,进而实现针对性的提升,深入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方法的分析

(一)强化新课内容问题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学案中,教师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问题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一方面,教师根据导入的新课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时,应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与新知识间的不同与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教师应创设适宜的认知环境,从而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间的有效衔接,教师结合新课内容中的重难点,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深刻理解新知识的目的。

(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引导性、针对性以及体系化。从引导性方面来讲,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从简单、容易的知识学起,逐步增加难度,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秉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建立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从针对性方面来讲,教师应根据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新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知识的衔接性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教材中每节内容均有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各知识结构之间联系密切,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数学知识链的断裂。因此,只有找到并理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才能让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从体系化方面来讲,由于设计的问题层次性较为明显,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问题的归纳性和总结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归纳总结能力,从而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题型时应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以更好地优化和补充数学导学案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设计时,要能够使学生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真正了解数学的实际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数学带来的乐趣。在进行开放题的设计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提问,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进行实践题的设计时,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规范整合有效自学检测

在设计与编写导学案时,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自学检测内容,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核心素养。在导学案中,设计合理的自学检测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为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有效参考。比如,教师在编写《圆柱和圆锥》的导学案时,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首先是知识类的题目,如“一个圆锥的高是8cm,底面半径是5cm,求这个圆锥的体积”等类似的问题。其次是理解类的题目,如“已知圆锥的高为5cm,底面半径是6cm,计算相同高度和底面半径的圆柱体积”等类似的问题。再次是应用类的题目,如“某个没有盖子的圆柱形盒子,高度是35cm,底面半径是1cm,求制作同等大小的盒子,要用到的铁皮是多少m2?”等类似的问题。最后是拓展类的题目,如“一个圆柱形木棒,长度为3m,底面直径是5cm,现在要将该木棒切割成5根相同大小的木棒,问表面积是否增加?如果有,求出所增加的表面积。”等类似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完成教师所设计的自主检测问题,从而反映出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效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时,基于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改进和优化设计内容,提升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提高自主预习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导学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課题立项号:GS[2022]GHB0908)的研究成果。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自学学案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比例尺(一)”导学案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