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早熟优质早稻南陵早2号的选育与应用

2023-05-30丁国皊谢晶朱迎婷曹刚胡勇陈娟潘有珍徐磊姚健姚艳程太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早稻栽培技术优质

丁国皊 谢晶 朱迎婷 曹刚 胡勇 陈娟 潘有珍 徐磊 姚健 姚艳 程太平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江南特殊区域的生态条件及其对早稻的特殊需求分析,开展了特早熟早稻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的研究。在本地安徽芜湖及安徽省合肥、池州、宣城等区域生产试验的分析发现,南陵早2号具有特早熟、稻米优和抗倒伏能力强等比较优势,特别是对双季稻生产方式提升与洪水过后生产自救意义重大。

关键词 特早熟;早稻;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6-0044-05

1 研究区域概况

南陵县隶属芜湖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青弋江、漳河及其30余条支流。在青弋江、漳河下游,河湖交织,港汊密布,水体流向多变,汛期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南陵县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型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盛行,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双季稻生产,水稻产量与品质兼优,享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誉,但也存在双季稻生产的“双抢”时间紧、气温高,作业环境恶劣的问题。

南陵县年平均气温为15.8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8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3 ℃,气温年较差25.5 ℃。早春的“倒春寒”和梅雨季导致的严重涝灾、秋季的“寒露风”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

2 亲本材料选择和选育过程

2.1 亲本材料选择

南陵早2号母本是早籼3865,父本是化感2205[1],2015年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历时3年6代选育而成。早籼3865系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2009年用“7758(♀)×8481(♂)”杂交,历时5年9代育成。其中7758来源于“皖稻143号[2](♀)×浙9248[3](♂)”后代,历时3年6代育成的品系;8481来源于“早籼2430[4](♀)×苿莉粘(♂)”后代,历时4年7代育成的品系。

2.2 选育过程

2015年早季用早籼3865(♀)×化感2205(♂)杂交,获F0 代種子34粒;2015年秋季于本地直播,选择熟期早、穗粒数多、米质外观好、植株矮的F1代单穗22个,单独脱粒后带海南加代;2015年冬季在海南陵水英州育苗移栽单本种植22个株系。2016年春季收获符合目标性状的F2代单株60个,带回南陵县出糙鉴定米质,保留单株34个,待2016年早季直播种植。2016年早季种植34个株系,当季从34个F3代株系中选中3个株系,并收获80个单株,经室内米质检测,保留45个单株待用。2016年秋季直播种植F4代45个株系,经田间综合评价,选出5个株系单独收获,供室内米质、米饭口感测试;选中两个株系,同时保留选中的两个株系各10个单株带海南加代。2016年冬季在海南育苗移栽单本种植F5代20个株系。2017年春季选收5个F6代品系,每个株系各收获综合性状一致的单株20个。5个品系经室内测试,选中17DA278、17DA280品系。2017年分别直播该两个品系各20个单株,同时对17D278、17DA280品系进行直播对比试验,经综合评价,选中17DA278,并从20个17DA278株系中混收4个株系,定名为南陵早2号。

3 特征特性

3.1 主要农艺性状

南陵早2号正季栽培全生育期95.8 d,平均比对照早籼310短10.3 d;平均公顷有效穗385.605万,平均比对照早籼310增15.64%;每穗总粒数92.638粒,比对照早籼310平均减少17.66%;结实率83.712%,比对照早籼310平均增加4.82%;谷粒椭圆形,千粒重25.881 g,比对照早籼310平均增加4.88%;株高76.08 cm,平均比对照早籼310矮7.71 cm;穗长16.301 cm,平均比对照早籼310短1.749 cm。该品种株、穗型一般,生长整齐,长势旺盛,分蘖力弱,有效穗一般,后期落色好(表1)。

3.2 产量表现

南陵早2号2019年、2020年2年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在7 009.5~6 921.0 kg/hm2,2年平均产量为6 964.5 kg/hm2,平均比对照早籼310减产1.28%;日产量变幅为4.826~4.868 kg/d,平均为4.847 kg/d,平均比对照早籼310增产9.413%(表2)。

3.3 稻米品质

2019年,经中国水稻所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依据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等,南陵早2号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稻标准。2020年经安徽省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检验,依据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等,南陵早2号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稻标准(表3)。

3.4 抗病性

南陵早2号抗病性较好,对水稻主要的几种病害均有一定的抗性。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高抗稻曲病(病指0%),感白叶枯病(7级);2020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高抗稻曲病(病穗率0.0%),感白叶枯病(7级)。

3.5 早翻晚种植

2021年,荃银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舒城、安庆、池州、黄山、铜陵、南陵等七地进行了晚稻试种(见表4),播种期分别是7月25日—8月2日,均安全成熟,全生育期在73.0~92.0 d之间,平均为82.1 d;单产在5 466~8 907 kg,平均公顷产为6 475.5 kg。2020年,南陵县作为救灾试验品种,8月5日直播,11月2日收获,公顷产达5 964 kg。安徽各地试验表明,“南陵早2号”可以于7月25日—8月5日期间作为安徽省救灾备荒水稻品种安全使用。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早稻

4.1.1 整田开沟。待播种田块力求平整,四周略低,田中間开好“丰”产沟。撒直播田块一般开沟作畦,畦宽3.8~4 m,沟宽25~30 cm,沟深15~20 cm。

4.1.2 浸种催芽。一般4月3日—5日浸种,浸种时加咪鲜胺或强氯精杀菌消毒,浸种时间2 d左右。催芽要求种子吸足水分,表面不沾水,高温破胸露白90%以上,“芽粗根白”,摊晾后达到内湿外干、不粘手、易散落为宜。

4.1.3 播种。播种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2 ℃时开始播种,正常年份一般在4月5日—10日之间。播种量:一般135~180 kg/hm2,高肥力田块135 kg/hm2,中等肥力田块50~165 kg/hm2,低肥力田块180 kg/hm2,泄洪区田块195 kg/hm2。播种方式:机穴播,按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864—2017“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执行,播种行距20 cm×14 cm,每穴播15~17粒,穴成苗10株左右;撒直播,在适宜播种期内,冷尾暖头抢时播种;播种时力求均匀一致,按每畦3.8~4 m的宽度进行撒直播,畦间沟宽25~30 cm;播种密度510~560 粒/m2,成苗410~460 株/m2。

4.1.4 化学除草。选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根据草相发生情况,采取“一封二杀”[5],即播后芽前处理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两次除草法。“一封”是大田夹水做沟平整后,施用38%“吡·松·丙”600 g/hm2静置2 d,然后放水播种;或在水稻播种后稻芽现青扎根,每公顷用40%播“丙·苄”1 200 kg,对水450~750 kg均匀喷雾。“二杀”是在秧苗2~3叶期,选择10%氰氟草脂1 800~2 250 mL/hm2顷喷细雾,杂草密度大或有抗性强的杂草田块应适当增加20%左右除草剂。

4.1.5 水浆管理。播种后至1叶期,遇连续3 d以上的低温阴雨应灌水护芽[6](绿肥田遇低温临时灌深水,平时不灌水);秧苗1.5~2.0叶期,灌1次薄水;秧苗3叶期以后浅水促蘖;茎蘖苗达450 万/hm2时,排水晒田;然后干湿交潜至水稻成熟。

4.1.6 施肥。①基肥:在大田第2次薄水整田时,撒施45%(N∶P2O5∶K2O)三元复合肥450 kg/hm2。②断奶肥:在秧苗1.5~2.0叶期,结合上浅水润田(以低处水不淹没秧心为准),追施尿素75~112.5 kg/hm2。③分蘖肥:在秧苗3~4叶期,大田上浅水时,追尿素150 kg/hm2(秧苗密度大的地方少施,密度小的地方重施),促蘖早生快发;在秧苗5~6叶时,施用45%(N:P2O5:K2O)三元复合肥112.5 kg/hm2,促蘖保蘖。④穗肥:水稻进入孕穗中期,根据叶色,追施45%(N∶P2O5∶K2O)三元复合肥75 kg/hm2,促蘖成穗。

4.1.7 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稻蓟马、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防治二化螟应在幼虫孵化初期用药,一般在5月上旬。稻瘟病预防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前使用75%三环唑600 g/公顷分别防治1次;稻瘟病发生后,选用每hm2 40稻瘟灵2 250 mL+75%三环唑450 g+0.01%芸苔素75 mL对水喷雾。

4.1.8 收获。水稻成熟达85%~90%时收获。

4.2 晚稻

4.2.1 整田开沟。待播种的田块力求平整,四周略低,中间开好“丰”产沟,确保排灌方便。撒直播田块一般采取开沟作畦,畦宽3.8~4 m,沟宽25~30 cm,沟深15~20 cm。播种时,要求土表湿润、无明水。

4.2.2 浸种催芽。一般于整田前1~2 d浸种,或采用干芽协迫提前催芽,但提前时间不宜超过10 d;浸种时加咪鲜胺或强氯精杀菌消毒,浸种时间24 h左右。催芽要求:种子吸足水分,表面不沾水,室温破胸露白90%以上,种芽做到“芽粗根白”。

4.2.3 播种。①播种期:一般播种期,沿江地区8月5日前,江淮之间(合肥以南地区)8月2日前;最佳播种期,沿江地区7月31日前,江淮之间7月28日前。②播种量:最佳播种期用种量,高肥力田块120 kg/hm2,中等肥力田块135~150 kg/hm2,低肥力田块165 kg/hm2;在最佳播种期之后播种,用种量一般在180~195 kg/hm2。③播种方式:机穴播,按照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864—2017“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执行,播种行距20 cm×14 cm,每穴播10~13粒,穴成苗8~9株;撒直播,高温天气选气温开始下降的15:00之后播种;播种时力求均匀一致,按每畦3.8~4 m的宽度进行撒直播,畦间沟宽25~30 cm;播种密度500~550 粒/m2,成苗400~450 株/m2。

4.2.4 化学除草。选择对秧苗安全的除草剂,采取“一封二杀”方法。“一封”是待播大田夹水做沟平整后,每hm2施38%“吡·松·丙”40 g,1 d后放水播种;或在播种后稻芽现青扎根后,选用40%“丙·苄”播后芽前施用,播后1~2 d每hm2用900~1 350 g,播后3~4 d每hm2用1 350 g,对水450~750 kg均匀喷雾。“二杀”是在秧苗2~3叶期,用10%氰氟草脂750~1 800 mL/hm2喷细雾;杂草密度大或有抗性强的杂草田块应适当增加20%左右除草剂。

4.2.5 水浆管理。播种后至秧苗1叶期,遇暴雨时灌水护芽;秧苗1.5~2.0叶期,上薄水1次;秧苗3叶期以后浅水促蘖,当茎蘖苗达450 万株/hm2时,放水晒田,然后干湿交潜至水稻成熟。

4.2.6 施肥。南陵早2号作晚稻生长速度快,施肥时间间隔比早稻短,施肥应注意叶片抽出速度。①基肥:在大田第2次薄水整田时,撒施51%三元复合肥(N∶P2O5∶K2O=26∶10∶15)600 kg/hm2。②分蘖肥:在秧苗3~4叶期大田上浅水时,追施尿素150 kg/hm2(秧苗密度大的地方少施,密度小的地方重施),促分蘖早生快发;在秧苗5~6叶时,追施45%三元复合肥112.5 kg/hm2,促蘖保蘖。③穗肥:在孕穗中期,根据叶色,追施45%三元复合肥75.0 kg/hm2,促分蘖成穗。

4.2.7 病虫防治。主要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虫害适时防治,病害提前预防。具体防治方法参照早稻执行。

4.2.8 收获。水稻成熟达90%后收获。

5 参考文献

[1] 桂云波,方体秀,李垠,等.特早熟早稻新品种化感2205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9):35-37.

[2] 吴跃进,杨惠成,程太平,等.直播水稻皖稻143选育及推广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3-136.

[3] 贺赛芬,刘荣誉.浙9248生育特性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1997(3):114-115.

[4] 罗彦长,吴爽,杜士云,等.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8):8871-8871.

[5] 汪婉琳,张德文,张伟,等.杂交水稻品种两优22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2(2):11-13.

[6] 孟繁君,汪可心,张凯,等.水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的应急措施[J].吉林农业,2017(11):38-38.

(责编:张 蓓)

基金项目 芜湖市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编号:2021cg13)。

猜你喜欢

早稻栽培技术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