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画审美精神探究
2023-05-30刘宁
摘 要: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北宋进入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绘画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画院发展繁盛和文人画思潮影响下士人画观念形成。绘画内容不单表现现实生活,更是多表现对现实生活、人生理想以及自在精神的追求。以苏轼为首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文人绘画先河。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对文人画产生影响,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精神。
关键词:文人画;审美;“诗画一律”;笔墨意趣
北宋初期经济发展稳定,实行的国策“与士大夫治天下”,提高了文人群体的政治地位。宋太祖与宋太宗创立了君主独裁专制体制,吸收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镇、臣僚的权力。随着贵族政治的瓦解,平民的文化地位得到提高。皇家宫廷画院的繁荣发展都民间绘画的迅猛发展、宋代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宋代绘画作品从宣扬教化功能转向审美功能,具有丰富的文化审美内涵。
一、文人士大夫绘画兴起的原因
(一)政治、文化环境变化
北宋时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时期,而是文人画的一个发展期。晚唐五代时期政局动荡,战争频仍,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北宋建国初期,宋太祖吸取了前朝灭国的教训,实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国策,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提高。宋代士人的待遇与别朝不同。在我国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宋朝可谓科举制度发展的完善期和鼎盛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在实施初期还比较注意士人的道德品质和真才实学,但司马氏掌权之后,便把门第出身作为评级的唯一标准,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唐朝实行的科举制改变了这一状况,但通过科举录用的人才还是特别少。到了宋代,科举制度真正打破了原本贵族取士的局面,为了公平公正采用糊名制,清除了贵族垄断政治这一弊端。
宋代是一个重视教育发展的时代,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著名的四大书院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还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原西蜀、南唐的画家纷纷聚集到汴京,再加上中原地区原有的画家,画院规模极大。原先被歧视的画工在这一时期也能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进入画院。宋徽宗时期更是设立画学,将类似科举制度的考试机制引入画院中,要求画家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遂画院制度逐渐完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这对弘扬“诗画一律”的绘画理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宋代文人具有弘道和重德的时代性格,画家不仅通过自己的绘画技巧来进行创作,更是开始关注国家的政治和现实生活,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对国家政治事务的牵记以及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切。虽然这种精神发起人群是文士,似乎画家涉及的范围并不广泛,但就思想传播来讲,画家也会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推崇道教,实施的宗教政策完全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唐代绘画多是宗教题材的人物画或者是为政教服务的绘画,例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的创作意图在于让统治者“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北宋时期,寺观壁画作品减少,描绘现实生活的题材增加,多表现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关切。
(二)绘画理论的完善
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为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对其后谢赫“六法论”的提出有启示作用。从唐朝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的“神、妙、能、逸”,到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的“逸、神、妙、能”,反映了文人画家艺术审美观被提到了较重要的位置。文人社会地位提升,绘画成为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艺术。
二、文人绘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德的内涵,作道的提升
孔子的儒家思想讲的是仁和德,庄子的道家思想讲的是道。北宋文人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将绘画提高到道、德的程度。画院特定的审美倾向受到帝王的影响,北宋初期绘画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政教的需求,当时政治环境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于是利用绘画的政教作用来巩固皇权。随着政权的巩固、皇帝审美趣味的转变,佛道画、肖像画以及寺观的建设明显减少,花鸟山水题材成为绘画创作的首选。唐代安史之乱前,文化艺术的特点是富有激情,情感跌宕起伏,总体是具有抒情意味的。安史之乱以后,士人的功名梦想破灭,为了安抚内心空虚,把情感寄托于佛学,尤其是结合中国文化的禅宗思想。北宋初期的新儒学思想持有批判精神,士大夫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宋代理学是在新儒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其从关注外在世界转向内心修养,受到文人画家的极力推崇。理学融汇了三教思想,其中禅宗思想的核心是心净,让人反省自身,减少私欲。
宋代以前,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低下,难以与门阀士族相抗衡。北宋时期,士大夫阶级地位得到提高,有了更多參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力。宋代文人画家从仕者众,虽喜爱山水,却不能时时都处在山水中,享受山水带给人的乐趣。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不下堂筵,坐穷泉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里也能像在大自然中一样欣赏自然的美景。文人画家借用笔墨的技巧和自在的情感,在画纸上描绘出大自然的风景,让观者如同身处自然之中,也满足了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内心对大自然的向往。这既是宋代文人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其精神生活的折射。
李成的《寒林骑驴图》,画中古松高耸入云,又有枯树与寒冷的溪流,一位戴帽的文士骑着驴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前后有童仆作伴。画面中,近景的古松直立挺拔,占据较大画幅,远景则被古松掩映。整个画面萧瑟荒凉,枯木上却有嫩绿的枝条缠绕,在荒寒萧瑟的冬日里透露出一丝生机。枯木用尖笔勾画,而山石则只侧面作皴,上部留白并以白色略加渲染,表现出寒冬的山石被大雪覆盖的场景。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图1)是全景式构图,墨色浓厚润泽,画面的主体是正中央的峰峦,两侧的山峰以及峰峦下的村庄映衬出峰峦的雄伟。整幅画面将北方冬日的雪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山峰高耸而立,村庄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从远方迂回而下的溪水生动地表现出北方雪后山川的壮美。画面气势磅礴,意境清幽。
(二)诗书画交互影响
苏轼曾经对吴道子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但在看了王维的诗画之后又认为“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苏轼曾经赞誉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面呈现与文人的气质是相联系的。魏晋之后,文人参与绘画创作之中,尤其是唐代中后期,文人从事绘画者明显增多。诗与画相互渗透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萌芽,题画诗或根据诗歌进行绘画的创作行为均是诗与画相互渗透的表现。到了北宋,绘画与文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宋代文人受三教思想的影响,经常将自己的情绪、意趣、志向等在诗画中表现出来,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宋代文人认为绘画想要得到提升,绘画体现的意境就要更加深刻,而在画中题诗就是一种提升画面意境、深化绘画主题的重要方式。苏轼提出的“诗画一律”就强调了诗与画的相通性。在他的影响下,“诗画一律”已然成为宋代文人的普遍共识。
宋徽宗爱好书画,有着极高的艺术追求。1104年,宋徽宗设立画学,以正规的考试制度来挑选绘画人才,通常以诗句为题进行考试,文人画家将自己的文学优势融入绘画中。这种考试方法促使绘画从再现性向表现性转变。
北宋文人绘画注重的是表达自身的思想和对绘画立意的表现。魏晋时期,绘画受到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主张“传神论”。谢赫的“六法论”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品评的第一个标准。苏轼则提出“取其意气所到”。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枯木怪石图》内容极简,仅枯树、怪石和野草,画面蕴含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枯木结合当时的环境又有枯木逢春之意。之所以叫“枯木怪石”是因为石头形状怪异,旁边的树木又是一奇怪的造型。苏轼爱画怪石,石头虽然丑陋但又有山石本来的坚硬感。构图上,枯木占据画面中心,旁边是怪石,野草的布局使整个画面都活泼了起来,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结合苏轼一生坎坷的经历,欣赏者容易将画面内容理解为枯木象征画家本人,弯曲的枯木则象征着画家政治上的失意,树木弯曲着奋力生长象征画家不屈的精神。从该画笔墨的使用上可看出书法的表现力,怪石用飞白表现,枯木用屋漏痕,叶子用行书和楷书的撇捺稍作修改进行表现,每一用笔都充满动感,笔法迅速有力,表现了枯木的顽强生命活力。文人绘画不仅只表现客观事物,而且注重表现画家的感情。
文同为画竹,常年在竹林子里头观察竹子。《墨竹图》画的是垂倒在画面的竹子,从左上角向右下角伸展,整体呈S形生长趋势,占据画面大部分。竹叶有浓淡区别,正面是深墨,背面是淡墨,整个画面不会因为竹叶多而显得杂乱,新枝在后面若隐若现。画中用捺表现长的竹叶,加以飞白表现竹叶随风而动的态势,笔力劲挺,可见画家在书法上的功力极深。
(三)笔墨趣味
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见其并非不注重笔墨趣味。其作品《枯木怪石图》,在笔墨的运用上看得出功力,他用较淡的笔墨表现怪石的轮廓和质感,藏在怪石后面的星点矮竹用浓墨表现,与怪石形成浓淡对比。米氏父子的“米点山水”是宋代文人在山水风景画上的一大创造,独树一帜。米芾认为要改过去以墨线画轮廓的传统,把重在“笔”法改为重“墨”,尤其擅长泼墨法。这种画法把水墨大写意的渲染技法提高了一个台阶,对后世影响极大。五代荆浩是古代画论中最早提出“笔”“墨”概念的,其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审美精神。唐代之前的山水画是用线条勾勒山体外形,在实践创作上并不算成熟,山石的质感没有表现出来。唐代王维一改以往的青绿为水墨,以写意代替写实,将诗意融入画中,体现独特的文人气质和诗人的情怀。荆浩的《匡庐图》全幅画面皆用水墨,在笔墨的结合上比前人更前进一步,画面中勾、皴、染并用,注重墨色变化。
北宋山水画家注重在画面中呈现自然景色的真实细节和气氛,笔墨技法所表现的是藏于山水之间的自然气韵,包含着画家对自然的深刻领会和思想情感。如果绘画作品中没有蕴含画家的思想情感,那这幅作品就没有生命力。笔墨技法的运用恰恰是能将画家的思想情感真切表现出来的关建。通过笔墨技法,画面的意境和画家的心境得以表现出来。画家需要有熟练的笔墨技法才能充分地在画面中展现自己的意趣,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同的笔墨呈现不同的画面意境,表现画家不同的心境。
郭熙《早春图》画面表现北方初春山川的景色。整幅画面,雾气萦绕,山川没有完整地表现出来,形成了山峰在半腰处直立、挺拔向上的气势。石头使用卷云皴,运用浓淡干湿不同程度的墨色皴染表现出石头的质感,着色没有边界限制,巧妙晕染更能体现出整个画面的空灵。
三、结语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文人画蓬勃发展,文人画士众多。隋唐开始,画家深入自然观察感受,生动地表现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五代到北宋期间,南北方山水画派注重技法的创新,注重个人个性的表達和笔墨的审美意趣。北宋绘画的发展与宋朝的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且前人丰富的美学理论为宋代文人画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社会各阶层对绘画的喜爱传达了宋人的审美精神和审美意趣。伴随技法的成熟,绘画的表现形式从真实的再现转移到抒发个人情感。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有些文人深入自然找到心灵的寄托,在绘画中寻找笔墨的乐趣。
北宋文人画家对生命的感悟、对美的理解、对哲学思想的领悟均融汇在其绘画作品中,北宋的画学思想在理学精神的影响下,推崇真实地描绘自然,表现自然,深究物象本源,超脱于物外,领悟宇宙。在学习和观摩北宋文人画家作品时,应该注重体悟其审美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3]黄休复.益州名画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4]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5]何延喆.中国山水画技法学谱[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刘宁,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