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优化与实现研究

2023-05-30赵婧雯左佳妮旷开金刘金福

海南金融 2023年3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指标体系

赵婧雯 左佳妮 旷开金 刘金福

摘   要: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金融行业是践行ESG理念的重要力量,实现ESG有效评价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中三家典型代表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归纳总结出我国金融行业ESG关键指标,并基于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等原则,提出金融行业ESG评价优化体系。以20家金融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其ESG表现,明确指标体系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存在敏感事项披露程度不够、范围不广泛等问题;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权重最大为社会责任(0.64628),其次环境指标(0.27177),最小为公司治理指标(0.08238),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金融行业ESG评分具有重要影响;样本企业ESG评分等级B和C占比65%,金融行业ESG表现亟待提升。

关键词:ESG;指标体系;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TOPSIS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3.03.003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3)03-0025-14

一、引言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国家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低碳、绿色已成为全球新共识。随着ESG的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并成为ESG监管、评估与信息披露的焦点。将气候与环境等相关指标纳入ESG评价体系,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ESG是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子,是衡量企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深刻影响未来可持续经济发展(王凯和张志伟,2022)。目前ESG研究主要围绕其与企业价值、财务表现等关系,其评价体系研究备受关注。FENG et al(2022)构建基于ESG企业价值评价体系的评价模型;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等(2017)构建ESG绿色评级体系;蔡泽栋(2020)基于MSCI的ESG评级思想类比构建宏观ESG指标体系;苏畅和陈承(2022)运用专家咨询法等构建新发展理念下ESG评价体系。而当前国内外著名ESG评级機构众多,其中国外MSCI、汤森路透和国内商道融绿、MQI指引、润灵环球、CTI华测检测等影响力较为广泛,其ESG评价体系具有一定代表性。现有评价体系仅针对全行业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可能产生采集数据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等问题,细化到具体行业评价并不多见,可能因具体行业面临各种风险和机遇差异性,导致ESG表现对财务绩效影响也存在差异。可见,开展具体行业ESG体系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全球绿色金融已成为主流化趋势,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其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ESG评价体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而现有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研究较少,操群和许骞(2019)构建金融ESG指标体系,主要基于国外ESG指标体系及国外金融机构案例,尚不能适用于我国金融行业;没有将指标进行分级,仅简单罗列;缺乏环境管理目标等指标。为此,在碳中和背景下提出适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ESG评价优化体系已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我国金融行业ESG信息披露情况,对中国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研究,并以20家金融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其ESG表现,为我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二、我国金融业ESG信息披露情况

根据我国2021年金融行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分别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我国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的关键指标。

(一)中国建设银行①

中国建设银行对构建ESG信息披露进行了积极探索。2022年7月,建设银行首次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②,展示了其在战略规划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绿色环保理念。为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建设银行先后成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制定和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5年)》《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不断健全环境相关政策的制度体系,优先扶持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相关的行业,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加入环境和气候风险因素,将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作为授信审批的主要内容,极大地保证了绿色金融业务与其自身运营的平稳有序进行①。

1.环境层面

在碳排放方面,全面盘查2016—2021年能源及资源消耗情况,研究制定能源消耗的统计标准,稳步推进“零碳”试点工作,努力建设低碳银行;在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方面,积极制定减排、减废、节能、节水目标,积极打造绿色运营环境;在气候变化方面,识别风险类型,开展气候转型风险压力测试,先后探索火电、钢铁、水泥和航空行业,并逐步扩大其测试范围,为应对环境与气候风险提供有力的系统性支持。

2.社会层面

在雇佣、劳工准则方面,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健康与安全方面,高度关注员工权益的保护工作,制定员工身心健康管理计划;在发展及培训方面,积极开展银行系统内部领导力的核心课程体系、“数据分析师”认证培训项目等,推进产教融合;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纳入采购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产品责任方面,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和运用;在社区投资方面,重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长期供应项目等,助力社会不断发展。

3.治理层面

明确ESG相关职责,从公司治理层面加强对ESG管理的监督指导;对ESG报告的编写制定重要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原则,并按照准则严格实施;积极组织面向全体员工的ESG多角度培训,提升全体员工在ESG领域的工作能力;持续完善ESG管治架构,督促管理层设立ESG推进委员会,与外部机构加强沟通,将ESG理念融入战略推进和经营管理。

(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秉持“保障环境健康友好,助力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环境目标与“建设国际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的ESG战略目标,从绿色保险、绿色运营、绿色销售、绿色办公、绿色投资及绿色生活等方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并积极服务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完善ESG风险管理机制,建立气候变化的应对体系。中国人寿从“利益相关方关注程度”和“对公司发展的重要程度”这两个层面总结出20项ESG重大性议题,并绘制ESG重大性矩阵。

1.环境层面

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制定公司环境目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助力实现“碳中和”;积极实施节能改造,提高效率并降低能耗;及时开展企业设备更新升级,确保数据中心的能耗始终保持较优水平;实施绿色销售,构建线上签约平台,实现销售档案电子化和投保全流程电子化;实施绿色运营,打造线上智能化的运营体系;加速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绿色数字办公。积极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服务绿色金融发展,将ESG评估纳入另类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流程,积极助力兼具生态效益和投资回报的优质项目落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人寿2021年制定气候变化应对体系,从治理、战略、风险识别、指标和目标四个维度,强化企业管理,识别发展机遇。

2.社会层面

努力做好投资者沟通工作,不断创新投资者沟通和服务方式,提高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效率,采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向投资者公布公司重点新闻和信息,做好投资者的保护工作。开展员工需求和满意度调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薪酬福利、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晋升与发展。开展业务帮扶、电商帮扶、医疗捐赠,带动社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健康保险、普惠保险,积极服务民生。

3.治理层面

不断强化公司治理能力,健全公司治理架构和管治体系,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和规范信息披露程序,按照相关议事规则运行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工作。构建健全有效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保证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推进制度管理体系的建设,推动制度体系的迭代更新,打造管控有效、与时俱进和体系完备的公司制度管理体系,提高公司基础管理水平,依法合规运营。

(三)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①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秉持“金融向善”“金融为民”的理念,积极将ESG理念融入公司的业务营运及管理过程中,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2021年5月,国泰君安在“绿色金融、低碳未来”论坛上发布了《国泰君安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方案》,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思想、融入组织、落于行动,提升“融资、投资、交易、跨境、风控”五大关键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提高绿色低碳金融服务能级。在投资方面,发行ESG及碳中和主题产品,拓展绿色产业投资布局;在融资方面,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绿色融资服务,并积极服务落后高碳产业退出、转型的融资与并购需求。

1.环境层面

为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相关措施,如替换企业所使用的全球变暖潜能值较高的灭火器,促进企业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积极践行“绿色办公”理念,提倡绿色低碳运营,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措施,以最大程度減少自身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开展节约水资源教育和设施检查等多项措施,控制并尽可能减少人均的用水量;积极秉承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理念管理企业废弃物及废水;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以推动可回收材料的循环利用,将办公垃圾和有害废弃物进行统一清理和统一回收处理。

2.社会层面

在雇佣及培训方面,严格遵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员工雇佣、工时与假期等层面设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在职业健康与发展方面,通过进行安全检查、组织急救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及退休员工健康体检等,为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持续加强采购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优先选择符合节能环保与绿色理念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在客户服务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客户咨询通道、客户投诉反馈及处理等,为客户提供优质且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设立多部门协同的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发生;在社区投资方面,积极开展公益行动及志愿者服务活动。

3.治理层面

在股东回报方面,制定了现金股利分配比例,保障股东权益;在保护债权人权益方面,制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设立偿付工作小组,严格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确保偿债保障措施与募集说明书的相关承诺保持一致;在反洗钱方面,持续完善洗钱管理内控机制,强化洗钱风险管理能力。

(四)总结

通过分析上述三家金融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知,虽然各个企业之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ESG信息的披露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1.环境层面

一是企业环境层面的信息披露主要涉及能源消耗及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等方面;二是积极开发特色绿色产品,倡导绿色运营、绿色销售,实现绿色办公;三是积极制定废弃物处理措施,降低有毒有害废弃物的产生,促进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四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主动识别企业自身气候变化风险,提升企业气候相关风险的管理水平。

2.社会层面

一是社会层面的信息披露主要涉及员工、消费者(投资者)、供应链管理、社会贡献等方面;二是遵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员工权益保障措施,组织员工安全培训、开展健康体检,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薪酬福利以及健康与安全;三是积极建立消费者咨询、投诉反馈通道,大力保护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绿色采购,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纳入采购制度;五是积极帮扶乡村振兴产业,制定社区投资计划和公益规划。

3.治理层面

一是公司治理层面的信息披露主要涉及董事会及管理层、商业道德等方面;二是积极健全ESG管治架构,完善信息披露体系;三是重视反腐败、反贪污管理,依法合规运营。

三、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为更好地对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现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ESG评价体系与操群和许骞(2019)构建的金融机构自身ESG指标体系进行对比(见表1)。由表1可知现有金融ESG评价体系缺乏环境负面事件、环境管理目标和供应链管理等指标。为此,基于前文金融业ESG信息披露情况分析,在华测检测ESG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等原则,充分考虑指标的相关性及披露程度,针对现有金融ESG评价体系优化补充污染排放及资源浪费、环境管理目标及政策、供应链管理等指标,得出适合于国内当前发展阶段金融行业ESG评价优化体系(见表2)。

四、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以金融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华测ESG管理系统的中证500企业为样本空间,基于剔除ST、*ST等上市企业及选择有进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企业2项原则进行样本筛选,得到26个有效样本,遵循随机性原则抽取20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以金融行业上市企业2020年度指标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CTI华测检测ESG数据库、各企业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等官方报告,经多环节审核,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指标无量纲化

由于所搜集的各个指标量纲不同,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指标量纲差异,保证不同属性的原始数据具有可比性:

针对正向指标进行处理:

(1)

针对负向指标进行处理:

(2)

其中,xij为第i家企业的第j项指标值,yij指第i家企业的第j项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的值。

(三)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熵权法

熵权法是常见评价体系客观赋权方法,根据指标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对指标进行加权,消除主观性。采用熵权法进行ESG指标权重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数据集比重矩阵:

(4)

其中,pij表示第i家企业的第j个指标的比重,P表示比重矩阵。

第二步,定义指标熵值:

(10)

其中,zij表示第i家企业的第j个指标的指标标准化后的值,Z*表示加权后的矩阵。

第二步,确定最优方案与最劣方案:

(13)

其中,Ci为企业ESG综合评价指数数值,取值范围处于0和1之间,Ci越大,说明被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方案,反之,说明被评价对象越接近最劣方案。

(五)评价结果分析

1.指标权重分析

根据熵权法确定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权重得分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社会责任指标权重最大(0.64628),公司治理指标权重最小(0.08238)。这表明社会责任比环境和公司治理更为重要。

环境责任层面中,污染排放及资源浪费、环境管理目标及政策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11710、0.10707,环境保护、资源浪费和环保措施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层面中,员工管理、消费者政策的权重相对较大,即0.24427、0.14697。可见,金融行業需加强关注员工和消费者,其权益保护是保证行业稳定发展、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公司治理层面中,董事会及管理层、商业道德这两个一级指标所占权重差异较小,而在二级指标中反腐败和反贿赂政策所占权重相对较大,表明积极披露反腐败和反贿赂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ESG表现水平。

2.企业评分

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样本企业2020年ESG水平(见表4)。由表4可知,样本企业ESG综合得分均值为0.34211分,20家样本企业中有11家企业超过平均分,表明金融行业整体ESG表现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单个样本企业ESG表现来看,样本企业18的ESG综合得分最高,为0.64242分;其次第二、第三名分别为样本企业1、样本企业2,ESG综合得分最低的是样本企业11,为0.08619分。ESG综合得分高的企业与综合得分低的企业分数差距较大,最大差距为0.55623分。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样本进行等级划分和评定,由聚类碎石图(见图1)可知,碎石图拐点在k=3处,组内平方和减小速度缓慢,因此将样本企业分成3类,并以等级A、B、C分别表示样本企业履行ESG责任良好、一般、较差。由样本企业评级结果可知(见图2),等级A有7家、等级B有7家、等级C有6家,等级B和C企业占比总和65%,表明金融行业企业整体上履行ESG责任较为一般,ESG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3.合理性检验

对比检验。为检验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优化的合理性,将其与2020年润灵环球ESG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20家样本企业中,有17家与润灵环球ESG评价对象重合,这17家样本企业排名对比结果见图3。图3中显示金融行业ESG排名前10的样本企业有8家占据润灵环球ESG排名前50%,尽管具体排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ESG履行优劣情况相对一致,即认为本文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的优化具备一定合理性。

评价等级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 Whitney U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样本平均秩差异推断样本差异。为此,将表4企业评分结果与润灵环球ESG评级结果进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以考察两种评价体系的评级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非参数检验结果显著性水平0.65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得出的企业等级与润灵环球ESG评级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验证了本文金融行业ESG评价指标优化的合理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金融行业ESG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得出包含10个一级指标以及28个二级指标的金融行业ESG评价优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20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价其ESG表现,与原有金融业ESG指标体系相比,本文优化后的评价体系指标更具有全面性和合理性。

第一,我国金融行业整体ESG表现较弱,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披露指引多且分散,这可能与对敏感事项的披露程度不够深入,数据不够清晰,范围不够广泛等有关。

第二,在金融行业ESG评价优化体系中,社会责任指标影响最大,权重为0.64628,表明社会责任层面的健全与否对金融行业ESG评分排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为环境指标,权重为0.27177,金融行业应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影响权重最小为公司治理指标,权重为0.08238,即金融行業在进行公司治理层面信息总体差异较小。

第三,在20家金融行业样本企业中,ESG评分等级B和C的企业占比总和为65%,B等级企业主要存在环境管理措施制定不佳、男女员工比例失衡等问题;C等级企业普遍存在三个维度表现不平衡的情况,即其中一个维度表现良好,则其它维度表现较差;排名末尾企业的多数指标与标准水平线存在较大差距。表明金融行业企业整体上履行ESG责任较为一般,即金融行业ESG履行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建议

第一,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ESG评价体系。要不断健全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开放、核实力度,使企业客户能够更为方便地获取信息和数据。强化对绿色金融数据的治理,制定有利于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度,建立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措施。政府根据企业ESG评分等级衡量企业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政策以推动企业战略转变,促进企业ESG评价体系发展,如进行投资开发等项目招标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企业ESG评价高的企业,保证政府项目高质量实施,并激励企业提高自身ESG水平。尝试将企业ESG信息自愿披露转为有标准的强制性披露,保证所披露信息的质量。

第二,借鉴进步企业经验,主动提升ESG表现。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写,自觉披露高质量的ESG相关信息。正确制定和运用ESG评价体系,促进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规范化,运用评价体系来衡量自身指标差异,应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制定改进方案,借鉴进步企业的优秀经验,提升企业ESG表现水平。积极制定企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定期评估企业自身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履行情况。

第三,加强金融行业ESG履行管理,促进金融行业更好发展。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员工和消费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管理层决策能力,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体系,坚持民主决策。把ESG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科学设计并及时更新相关的体系结构。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夏凡)

参考文献:

[1]王凯,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J].财会月刊,2022(2):137-143.

[2]FENG Bo,et al.Study on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Based on ESG: Taking Tesla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22(1).

[3]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张红力,周月秋,殷红,马素红,杨荇,邱牧远,张静文.ESG绿色评级及绿色指数研究[J].金融论坛,2017(9):3-14.

[4]蔡泽栋.宏观ESG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以华东、华中、华南10地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0(25):58-62.

[5]苏畅,陈承.新发展理念下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以重污染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月刊,2022(6):155-160.

[6]操群,许骞.金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体系构建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9(4):95-111.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