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我成了一名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
2023-05-30刘欣淼
刘欣淼
作为2019级的大学生,我的大学经历有些与众不同。有人说“这一届学生的大学记忆恐怕只有盛大开始和匆匆结束”,我却不这么认为,既然时代给予了我们特殊的经历,我们一定有着更不平凡的使命。
大学四年我一直在坚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大型赛会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走访留守儿童,等等。回想起来,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充实、很圆满。
我一直认为做志愿服务不应该是一件功利的事情,不应该只是为了完成服务时长的任务,而应该是真诚地想要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我们的力量十分微薄,但“微火”凝聚在一起一定会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炬。
在我做过的众多志愿服务活动里,让我印象最深的经历是在2022年我有幸成了一名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
2021年暑假刚开始时,学校便开始开展赛会志愿者的筛选工作。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学习关于奥运会的理论知识,第一轮人员筛选会围绕笔试成绩的排名展开。
可惜的是,那时我正跟随学院暑期实践团在武汉的一个村庄里开展红色实践研学。村里的网络信号不是很稳定,加之有些问题我没有复习全面,就这样在无比卡顿的限时考试过程里,我连题都没有做完。
我仍记得当时自己眼神空洞地躺在村里老乡的硬板床上,热情的老乡特意为我找的电风扇在旁边吱呀吱呀地摇晃着。我还是不死心,拿起手机不停地刷新着,成绩却没有丝毫变化。过了好一会儿,成绩终于显示。我直勾勾地看着屏幕上显示的“80分”,顿时从头凉到脚。
我连第一轮的笔试都没有通过,彻底与冬奥会志愿者无缘了。我那么热爱志愿服务,那么期盼自己能够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输在起点。我当时真是欲哭无泪,不知道是该怪自己学艺不精,还是该怪造化弄人。后面的实践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难过,但那个遗憾还是占据着我内心的某个角落。
我一直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人会一直输,机遇说不定就在转角处。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足球场上同学们正在为进球而欢呼,可我却好像没有听到一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微信群里的那条通知:“冬奥志愿者储备人员补充招募通知……请有意向的同学填写问卷……”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怕这条消息转眼就会消失。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只回荡着一句话:“成为冬奥会志愿者的机会又一次摆到了我的面前,这次我一定不能再失误!”我几乎是第一时间打开了问卷,仔细地填写好了每一条信息,特别是填社团经历、志愿服务经历时,我洋洋洒洒地写满了我做过的所有事情。按下提交的那一瞬间,一股难以抑制的欢喜冲上了我的大脑,我忍不住与那支逆风翻盘的队伍一起欢呼。
我顺利地通过了选拔,之后便开始了培训之旅。每周的线下培训练习和每天固定时间的线上视频学习中,我努力纠正自己的站姿,努力练习着最适合自己的二度微笑,努力控制行走时的体态……我坚信自己会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数着日子一天天地盼望着,北京冬奥会终于如约到来。伴随融合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倒计时仪式的进行,我的心也一同定格在立春的那一天。
我是一名城市志愿者,按要求服务于首钢园及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外围周边,主要工作就是在站点进行信息咨询、普及冬奥会及园区的相关知识、提供必要的物资协助等服务,以及负责协助园区安检口的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核查工作。
因为是轮班制,在冬奥会的整个赛程里,我只需要上岗三天。一开始我认为我的岗位并不是很重要,毕竟如果不是比赛日,我们几乎接待不了几个行人,每天就是在岗亭里静静地守候首钢滑雪大跳台。
可是这个错误的想法在我上岗第一天就彻底破灭了。就在漫长的等待间隙,我看到了几名记者将他们的摄像机架在了安检口前。我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平台的记者,属于国内还是国外,更不知道他们将要进行报道的内容是什么,当时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将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所有观众、所有媒体、所有关注北京冬奥会的人。
我原本就笔直站立的身体更加坚挺,虽然隔着口罩看不到脸上标准的二度微笑,但是从观众们的反映来看,我坚定的眼神明确地向他们传达了志愿者的热情。那一刻的感觉和没上岗之前是不一样的,我深刻感受到了身上的一份厚重的责任与使命,我的一举一动都不再代表我个人或者学校,我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中国的新时代面貌,我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
后来我上岗的两天都不是比赛日,志愿者岗亭几乎遇不见来往的行人,但每一位志愿者依旧坚守在岗位,没有人抱怨或者擅自离岗,哪怕我们工作的地方是露天的岗亭,哪怕我们只能依靠电暖气艰难抗寒,哪怕去吃午饭都要徒步走40分钟才能抵达。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最后一次上岗,当时恰逢北京迎来了久违的大雪,天气十分寒冷。我和另外一位同学最先被安排去了安检口检查核酸检测证明,那时正是雪下得最大的时候,皑皑的白雪覆蓋了整个大跳台。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我们都时刻谨记要展现一名合格志愿者的姿态,哪怕脚已经逐渐冻得没有感觉,我们都没有随意晃动或者偷懒。
有一位安保人员在安检口等待进入场地扫雪的时候,看到我们笔直地站在那里,眉毛和睫毛上都挂着雪花,他忍不住问我们:“今天天气这么恶劣,你们怎么还要站岗呀?过两天首钢滑雪大跳台就没有比赛了,你们是不是就不用每天过来检查了呀?”
我和另外一名志愿者对视了一眼,没有丝毫犹豫地向这位安保人员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无论是否是比赛日,我们都会坚守在我们的岗位上,直至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
时至今日,我的脑海里还能够复现当时的画面。或许大家都觉得我们的话非常假,但这的确是我们的肺腑之言。我曾经一度认为在闭环内的赛会志愿者们对冬奥会的贡献更大,做的工作比我们城市志愿者的更重要。可当我上岗后我才发现,我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本没有谁贡献更大可言,二者也没有可比性,因为我们都是服务冬奥会的中坚力量,冬奥会的圆满举办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散发的微光,汇聚在一起就能成为耀眼夺目的光源。
正是因为举国上下勠力同心,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付出,我们的社会才能安稳,我们的国家才得以繁荣发展。而我,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我是无比幸运的,因为我作为志愿者参与了这场载入史册的北京冬奥会,见证了“双奥之城”北京的成长。
这场与冬奥会的邂逅,时间虽短,回忆却很长。我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想去经历,去感受,想要拥有一场值得一辈子回忆的经历,这是我不变的初心。
通过这次志愿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志愿者们或许不起眼,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我非常自豪和庆幸自己曾担任冬奥会志愿者,这一段珍贵的经历将永远在我的回忆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