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的意蕴、价值及实现

2023-05-29隋阳龙宝新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隋阳 龙宝新

[摘要]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从混沌无序初态向稳定有序终态的演化过程。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跨学科素养既是动态、有序的结构,也是衍生的、可整合的子系统,还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跨学科素养具有3种价值:助力核心素养形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科课程更新的文化价值、推动素质教育变革的时代价值。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的实现,一是更新问题解决导向理念,轉变实践应用学习方式;二是制定跨学科课程的标准,指导课程的有序合理实施;三是以实践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以理论引领骨干教师成熟;四是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实践与应用中进行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跨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3-0012-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3.003

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ation Theory)是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等理论的统称,可将其视为一个学科群。“自组织”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在其1948年出版的著作《自组织原理》中富有现代意义的自组织概念初见雏形;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对自组织概念的表述被学界所沿用,他认为自组织无需外部特定干预,系统按照规则形成有序结构。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研究问题主要针对自组织系统的形成问题和发展问题,研究内容主要侧重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由无序转变成有序、由低级有序跃迁为高级有序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一味侧重知识掌握的教育难以满足国家的需求、人民的需要。为实现党和国家要求,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此后“素养时代”的帷幕全面拉开。学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不仅要有目标地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笔者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对跨学科素养的意蕴和价值进行阐释,对跨学科素养的培育做出展望。

一、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的意蕴

自1997年以来,OECD、UNESCO、EU等国际组织先后展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积极研制核心素养框架[2]。我国于2016年明确提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学科素养的培育通常基于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为打破学科壁垒、避免素养割裂,在学科素养培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科整合,素养融合,促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素养。

(一)跨学科素养是动态、有序的组织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主要基础,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能从原先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时间、空间、功能的有序状态。该理论强调的有序为宏观上的有序,即一种处于运动变化中的动态结构,系统的状态、性能不断优化完善[3]。在教育领域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打开教育者的教育视野,转变育人观念,调整教学模式,优化学科结构。

在多数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学科素养常与跨学科素养并存。我国学者认为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之间存在4层关系:一是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共同作用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的自我实现;二是跨学科素养自身培育的特点不允许其离开学科素养而单独存在;三是跨学科素养散射到学科素养中,凸显出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殷切观照;四是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相互支撑[4]。由此可以看出,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是依存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视为构成素养的基础三要素,那么学科能力、学科品格、学科价值观就是构成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的基础三要素。其不同之处在于:同一学科间平行的能力、品格、价值观构成的是学科素养,不同学科间交叉的能力、品格、价值观构成的是跨学科素养(如图1所示)。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及的抽象能力是学科能力,利用抽象能力抽象出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属性是学科品格,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是学科价值观,这三要素的有机组织形成了数学学科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再如,运用数学学科能力中的抽象能力,辅以艺术学科品质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悟,综合数学学科价值观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决了《蒙娜丽莎》中蕴含的黄金分割比例问题。如果将各学科能力、品格、价值观视为动态游离的、无序的组织,当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非平衡条件产生并成熟时,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会灵活调整各组织间的关系,这种新构成的有序的组织结构可视为跨学科素养。

(二)跨学科素养是可衍生、可整合的子系统

协同学是对自组织理论的有效补充。该理论认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在于特定条件下子系统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呈现出新的有序状态[5]。相较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更侧重子系统间的协同运动,也强调子系统间关联的强弱。在教育领域中,协同学的动态性、协同性、整体性特征为理解跨学科素养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动态性,即各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形成的子系统不同,产生的功能不同,需动态把握与控制发挥系统可能的功能[6];协同性,即在整体环境中各子系统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的关系[7];整体性,即系统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总和加各部分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结构所产生的功能[8]。如果说,耗散结构理论阐明了跨学科素养是由各学科要素(学科能力、学科品格、学科价值观)间有序排列形成的子系统,那么协同学则强调各类跨学科素养间经过动态协作后也会衍生出新的跨学科素养(如图2所示)。

我国学者依据学科间整合程度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将其分为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多学科”学科边界清晰,“跨学科”学科边界软化,“超学科”学科边界交叠[9]。超学科与跨学科间的区别在于是否能立足学科领域,超学科的关注点在复杂的异构领域而非由知识组成的学科领域,跨学科是通过不同学科视角综合处理同一个问题,并提出系统性结果[10]。由协同学理论推想:为解决真实问题,在基于学科领域的前提下,各跨学科素养间经过二次甚至多次动态协同整合,衍生出新的跨学科素养,进而有效解决真实问题,跨学科组织由低级子系统组织逐渐优化为高级子系统组织,由此跨学科素养的形成就跳脱出原先学科间整合的桎梏。

(三)跨学科素养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

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是对自组织理论的拓展升华和进一步完善。突变论强调无序和有序间的转化机制;超循环理论认为理想状态下可生成无限层次自相嵌套的循环生长系统。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对学科素养—多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超学科素养—核心素养间的跃迁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学者认为,跨学科素养的阐释首先要调用至少两个学科的事实概念、探究技能和思维模式,其次是整合获得跳脱单一学科问题域的新理解,最后点明学科是跨学科的基础和前提[11]。由此可见,突变产生于跨学科素养和超学科素养之间,但无论是哪一级的素养都能经过循环迭代形成更高级的素养,直至最终形成核心素养(如图3所示)。

跨學科素养经历了学科要素间的动态整合,蕴含了丰富的学科能力、良好的学科品质、正确的学科价值观。跨学科素养间协同衍生,其内涵更丰富,适用性更优越,经过循环迭代,使其由冗杂升华到精炼,最终优化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

二、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的价值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并未指向特定的学科领域,而是跨学科通用型素养[12]。跨学科素养是以非线性叠加的方式对两个及以上学科进行的组织结构整合。依据赫尔斯、卡恰诺夫、富泰因等学者对跨学科素养理论的阐释,跨学科素养理论上是一类高阶心理建构的复杂组成,这与从自组织理论角度解释跨学科素养的结论有一致性。跨学科素养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科课程独特文化价值的重组融合,是对素质教育变革时代价值的具体实施。

(一)育人价值:助力核心素养的形成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形成耗散结构需要有以下4个条件:一是系统开放,能与外界交互;二是系统远离平衡,有形成新稳定有序结构的可能性;三是系统内要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因素,保证新生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四是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进[13]。我国学者认为,跨学科素养强调整合,更强调不同学科间的有机互动与重构,创生出全新的认知与结构[14]。跨学科素养源于学科间的协同,形成了与原学科不同的特点,虽有一定程度的还原性,但新形成的跨学科素养不可再还原为原来的单一学科素养[15]。由此,跨学科素养可视为学生潜能发展的助推器。

跨学科素养培育环境的开放性、整合重组的随机性、培育过程的有序性、培育结果的稳定性,都预示着跨学科素养对学生发展起着正向作用。开放的培育环境摆脱了以往刻板机械的应试学习方式,转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以全面发展为目标,锻炼关键能力,塑造必备品格,培养共性,发展个性。随机的整合重组是学生跨学科素养发展具有差异性的重要因素,随机性为学生发展所具有的先天生理优势创造了机遇,能促进学生个体特殊能力的形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石。有序的培育过程促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调节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使其逐步形成良好品质。稳定的培育结果在聚合成跨学科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跨学科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助力点。

(二)文化价值:促进学科课程更新

协同学的核心概念是“协同效应”——复杂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通过协调合作而形成的系统整体效应[16]。芬兰学者认为,跨学科素养的形成需要不同学科间的联动[17];我国学者认为,跨学科素养和学科素养相互补充的素养结构支撑起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整体框架[18]。笔者认为,跨学科素养和学科素养间彼此独立但依存共生,共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跨学科素养与学科素养目标一致,方法相通,功能互补,均以学科课程为基础。跨学科素养须依托现实情境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素养要结合学科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者均立足学科课程,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视为目标。跨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各种活动和情境中达成,学科素养亦然,二者均以学科课程为依托,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孕育素养。跨学科素养在突破学科壁垒、融合多重学科思想方法、挣脱学科课程自身束缚的同时,也反哺于学科课程,促使学科内部的多元进化,催生学科新的增长演进点。

(三)时代价值:推动素质教育变革

超循环理论将循环现象由低到高分为3个不同等级:转化反应循环、催化反应循环、催化超循环,其中催化超循环是在功能上循环耦合联系的循环,即循环的循环,其明显特性是整合性与协同性[19]。我国自2001年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广大教育同仁不断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贡献着自身力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年版)等研究和标准的发布与颁布,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由“三维目标”时代迈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既是教育理论的迭代完善,也是教育实践的裂变与丰富,促使素质教育进入超循环轨道。

跨学科素养的循环演进是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与转化的行动逻辑,不是将素养“植入”学科,而是要学科“走向”学生,指向“人的发展”[20]。核心素养关注新时代人的素养培养问题,是对素质、素养的含义及其结构理解角度的创新。同时,对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人的素质结构,因此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超越[21]。跨学科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组成成分,既是对培养方式的新时代表达,也是对培养目标的新时代回答。

三、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的实现

自组织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系统发展的常用分析模型。自组织系统的发展遵循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演进过程,这表明其内部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有序程度的稳步提升,实质上是自主循环的创新行为[22]。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已从对人才数量的需求转向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跨学科素养的培育需求应运而生,但受限于传统观念、课程设置、教师素质、运行机制等因素,跨学科素养培养难以立即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需求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面临的困境

1.培养理念与方式未能得到及时更新。培养理念是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但苦于传统教育的顽瘴痼疾,目前“成绩为主,应试为重”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依然难以与时俱进,难以契合时代发展要求。

2.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缺乏标准与指导。跨学科素养培养可通过学科教学、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方式,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要求,各学科用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0%。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跨学科素养的“蓝海”。考虑到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课标并未就跨学科主题学习开设的方式与实施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规范与指导。

3.教师成长与成熟需要带动与引领。青年教师初为人师,对于跨学科素养在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如何生成尚處于初探阶段,对于跨学科素养培养的认识有限,因此需要帮扶带动。骨干教师经验丰富,对如何基于时代需求正确培养跨学科素养的方法方式处于重塑阶段,对跨学科素养有着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因此需要正确的指导引领。

4.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欠缺设计与实践。我国跨学科素养提出时间较短,培养模式处于初探阶段,全然照搬以往教学模式来培养跨学科素养只能是倒行逆施。尽管不同地区学校因地制宜开展跨学科素养培养的探索,但设计的合理性、方式的科学性、过程的有效性、结果的可靠性都有待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验证。

(二)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素养培养的实现

1.更新问题解决导向理念,转变实践应用学习方式。跨学科素养打破了学科课程藩篱,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建立起“素养提升—实践应用—问题解决”的逻辑链。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分为4个阶段:发现与理解、表征与形成、计划与执行、监控与反思。PISA(2015)将问题解决分为4个维度:探究与理解、表征与系统化、计划与执行、监控与反思[23]。以上各类划分标准都表明,问题解决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周密的过程。树立问题解决导向理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要把握问题的特殊性和随机性,也要思考问题背后的一般性和规律性;要理解问题演变过程,看透问题现象,反思问题的产生条件,研透内在逻辑联系,把握问题本质。如此,学生的学习最终面向的是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是根本。黑格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须通过理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共同实现,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背后的规律及内涵,这都说明实践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实践中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出发点,首先是“德育”,要紧扣时代发展需求,直面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其次是“智育”,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学科素养,提升跨学科素养,形成综合素养;再次是“体育”,要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从次是“美育”,要实现以美铸魂、以美育人、以美培元的目标;最后是“劳动教育”,要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实然价值。

2.制定跨学科课程的标准,指导课程有序合理的实施。跨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时代”下新的实践追求,培养跨学科素养最直观的方式是开设跨学科课程。由于跨学科素养是新近衍生内容,因此对于跨学科课程“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需要予以规范和指导。

跨学科课程的标准制定主要有3个任务:一是规范跨学科课程,二是提升跨学科课程质量,三是促进跨学科专业发展。为此,首先要规范课程,教师以其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为教学活动提供范式指导、为课程评估与试题命制提供尺度;其次是要提升质量,具体从课程开设质量、教学设计质量、教学评价质量、学习效果质量等方面进行考量,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起富有跨学科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最后是要促进发展,即跨学科素养的产生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在跨学科素养增长的同时也会反馈到原学科,促使原学科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博、特性更突出。

有指导的跨学科课程教学可分为学者理论指导和专家实践指导,其目的是为实现3个任务:培养核心素养、收集整理经验、提升学习实践效果。为此,要认识到3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跨学科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有独特的过渡与升华作用;其二是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给予各地各校自主权,在实施过程中将优秀案例收集、整理、总结、提升、推广,有助于跨学科课程的深度发展;其三是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规范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

3.以实践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以理论引领骨干教师走向成熟。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人力保障,是深化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在“核心素养时代”来临之时培养出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其中中青年教师是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初出校园,有理想有热情,但对于如何开展具体教学工作、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实践问题存在困惑。对于跨学科素养这样的教育新课题,应鼓励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感悟和创新,主要有3方面:一是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如举办校际教育沙龙、建立学习共同体、组织跨学科优质课比赛,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活动等,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找到鲜活的教学范例;二是营造实践成长环境,如采用导师制、跟岗制、多学科联合教研制等,在专业上带领青年教师成长,激发青年教师在职学习的内驱力;三是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区域内可自主培养选拔跨学科名师,也可聘请行业外专家,组织专家、名师向青年教师分享案例,传授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明确跨学科素养的培养方式。骨干教师扎根讲台,实践经验丰富,但苦于日常繁琐的教学工作,对于先进教育理念的敏感度有待提升,应构建起良好的支持环境,促进骨干教师的进步与成熟。首先,创造民主环境,为骨干教师营造平等舒适的工作氛围,发挥其专业自觉;其次,强化在职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与时俱进的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不断重构;最后,增强理论学习,引领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

4.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并在实践与应用中调整与完善。“教—学—评”一体化是源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有效实施途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跨学科素养培养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教的方式、学的内容、评的标准等,都需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实际应用中不断地调整与完善。(1)教:学科教学为主,主题学习为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每学科用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总体的10%。从时间分配角度来看,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的主阵地依旧是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纲,厘清诸多学科素养间的关系,有机整合成跨学科素养。学科要素间、学科素养间、跨学科素养间是动态的、有序的,要正确、积极地加以引导,使得系统组织形成整体良好的结构,发挥独特育人功能。同时,要给予学生问题解决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迅速识别、判断、应用相关素养。(2)学:融通学科群,贯穿大概念。学科群是消解学科边界限制的一种组织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学科的选择与整合实现学科增值。学科群内部素养在逻辑上是相关的,学生在建构自身认知结构时,会将学科间的相同部分加以整合、不同部分加以重组,将学科素养与生活经验串联,依据学科间逻辑关系,以基本概念或原理为核心,形成动态有序的组织体系,促成跨学科素养。跨学科大概念是两种及以上学科共有的概念,它们均基于从不同学科视角认识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所得[24]。探寻跨学科大概念,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深度观察、对学科本质的深度理解、对理性追问的深度思考等方式[25],通过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促使学生调动大脑思考与整合、身体参与与探究,在实践中,使得事物经验化、经验概念化、概念结构化,从而形成跨学科素养。(3)评: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量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评价育人理念。为凸显素养立意,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在各学科分别创设了学业质量标准,这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后应达到的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切实增强了教学、学习、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引领性。评价量规是一种描述性评价工具,在制定时要明确素养特征及量化方式、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活动环境等因素,依据实际情况选用整体量规或分项量规。采用分项量规时需设计清晰的评价结构、具体的评价指标、详细的等级描述,要对指标的各个等级标准进行描述性说明,在描述时使用清晰完整句式表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09):4-7.

[3]段晓静.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广泛应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4):64-67.

[4]夏雪梅.跨学科素养与儿童学习:真实情境中的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2017(01):5-9,13

[5]蒋俊东.协同论对现代管理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4(01):151-152.

[6][7][8]罗生全,赵正.协同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方法论意义[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01):44-46,77.

[9][11][18]宋歌,王祖浩.国际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素养:背景、定位与研究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9(10):28-43.

[10]王小栋,苑大勇.跨越学科认知边界:超学科的理念表征与现实适用[J].比较教育学报,2022 (02):131-146.

[12]王光明,卫倩平,赵成志.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跨学科能力测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24-29.

[13]孙飞,李青华.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科学思想[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03):76-79.

[14]文雯,王嵩迪.知识视角下大学跨学科课程演进及其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2 (04):75-82,96.

[15]王军.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关于跨学科特点的分析[J].国际论坛,2006(05):1-6,79.

[1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17]王奕婷,吴刚平.芬兰基于跨学科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02):40-43.

[19]万君,顾新.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知识网络演化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0(08):1229-1232,1257,6.

[20]毛红芳.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国实践与理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3):44-49.

[21]陈佑清.“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基于与“素质教育”比较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3-8.

[22]潘亚俊.从自组织范式看思维辩证法的实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06):124-128.

[23]孫玲,徐文彬.“问题解决导向”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2(02):99-105.

[24][25]王强,李松林.大概念教学设计的三个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22(09):55-60.

(责任编辑:刘新才)

Implaning,Value and Realiz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Cultivation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under the View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SUI Yang LONG Baoxin

(1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2,China;

2 Chaiguo Primary School in Guancheng Hui District of Zhengzhou City,Zhengzhou,Henan 450000,China;

3 Shaanx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Xian,Shanxi 710062,China)

Abstract: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mainly studi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chaotic disordered initial state to stable ordered final st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the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 dynamic and orderly structure,a derivative and integrated subsystem,and the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core literacy.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has three values,namely,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helping the formation of core literacy,the cultural value of promoting the renewal of subject courses,and the era value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cultivation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under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first,update the problem solving oriented concept,chang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learning mode; second,formulate the standard of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guide the orderly and 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ird,practice drives the growth of young teachers and the theory leads the backbone to mature; fourth,explore the “teaching-learning-evaluation” integration mode,adjust and improve in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lf-organized theory;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禁设营利性民办学校探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与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职业素养培育浅论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班级管理思路与措施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失衡问题的现状分析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