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叶集
2023-05-29黄怿彤
黄怿彤
正值初秋,在这样一个谷物丰收的季节里,绿植的生长却仿佛被按下暂停键。光线佝偻着背,时间的车轮带走了黯淡的阳光,花园像一块巨大的钟表,花的枯萎、叶的凋零和树的干枯,都像是指针转动,暗示着万物进入一个沉寂且安静的秋天。我回头,落叶被尘土微微掩盖,无声地宣示着不合时宜的了无生机。盆栽里的植被也垂着头,倦怠且阴郁地避开我的视线。
几周前,我和母亲在逛街,带着挑剔的目光买下这盆我们都一眼相中的万寿竹,绿叶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圈,透着鲜活的生命力。回到家时,母亲在我好奇的目光中把万寿竹交给了我:“你来试着养吧!”我满心期待地把它放在了自己的书桌旁,小小的天地,将会是它生命重新开始的地方。
从那段时间起,我便常常观察那抹青葱,着急于它生长的缓慢。在繁忙的学习中,抽空观察它的细微变化已经发展成我的一个习惯。每到给万寿竹换水施肥的时间,我便怀着希冀,拿起布清洗叶子,甚至把瓶子也擦上几遍。最开始孕育一个崭新生命时,人们总会抱有极致的耐心和期望,以及过度的关怀与紧张,仿佛这是一场虔诚且高尚的祈祷。而母亲从没有干扰过我,而是让我大胆地尝试。
然而,几周后,一切都变了。万寿竹仿佛迎来了它的瓶颈期,虚弱地倚靠在木桌旁的角落,生出了枯黄的叶,原本鲜嫩的绿芽也被点点斑黄取代。它仿佛失去了水分,可怜巴巴地耷拉着脑袋,叶根勾在竹上摇摇欲坠,奄奄一息。
我傻眼了,带着慌张和不解,跑去向母亲求助。母亲进了房间,说:“你这太闷了,空气不流通,不适合养花花草草。”听罢,我环顾四周,鲜少开窗的房间似乎确实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更何况万寿竹这般娇嫩的生命。母亲捧起那瓶万寿竹,把它搬到了阳台。
大而开阔的阳台,瓶子一落地,日光便倾盆而下,花瓶像镀上了金,毫无生机的叶片似乎显出了些许气色。“不要天天换水,几天一次就好了,太频繁换水不利于它吸收养分。”母亲建议道。
我依照母亲的方法每周在阳台打理,不再每天频繁地留意它的长势,也许我们都得学会给彼此喘息的空间与时间。
又是好几周过去了,我按捺不住跑去阳台,意料之外地收获了一份惊喜:万寿竹像是蜕变了般,生得茂盛且健康,先前的枯叶已經落了地,取而代之的是已经冒出头的新芽,张扬着浓郁的青。过去的黄已经被新生的蓬勃取代了。大大的阳台,给予了万寿竹自由驰骋的空间,承接住了万寿竹肆意生长的力量。
我兴奋地跑出阳台叫来母亲,把她拉向万寿竹:“它活过来了!快看!”
母亲看着我,也笑了:“看到了吗?其实只要给它一片天,它就会长成一片天。这才是适合万寿竹生长的地方。如果永远把它困在我们的身旁,反而会使它失去自由生长的空间。”
那一刻,我的心一阵震颤。过载的爱不该是水,剥夺它呼吸的权利;而每当我醉心于一株生命,新鲜感和热情便充斥我的胸腔,使我难以避免地陷入一个陷阱,像一个盲目的赌徒,把所有的赌注押在了珍惜的事物上,沉甸甸的希望化作无形的压力。在一次又一次频繁的换水中,把它溺死在不成熟的爱的水里,而我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只苦苦等待、抱怨、迫切地渴求结果与成功,却忘记了扎根需要时间,生长需要空间,生命需要氧气。
原来,开阔的空间才是适合我们成长的地方。
后来,每当学习疲惫时,我总会走向阳台,看一看那抹治愈的青葱。而在那些放空的时间里,我总是望着那瓶万寿竹,不由自主地想到母亲。
年幼时,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保护着孩子,把他们锁在了身旁,提供安全的庇护所和取暖的壁炉,但他们的臂膀之下,不全是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它也许会是压制孩子自由成长的力量。母亲很爱我,可她的爱并不是紧紧包围我的空气,而是让我在足够宽广的天地中长大。这是第一次,我站在孩童的角度清楚地看到父母爱我的方式:学会耐心和放手去包容万物,也是第一次恍然明白真正的爱与珍惜,是还它自由,予它港湾。
或许,放下过度的保护与溺爱,把少年流放到大千世界中,让缤纷的颜料染上我们的视野,让他们扎根在一片苍茫大地,野蛮生长、茁壮成长,让他们自己攀上一座山峰,游向一片海洋,走向一片草原,他们终会获得独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当我们从懵懂无知到学会栽培花草、领养宠物,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学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开始学会照顾他人、爱惜朋友、珍视父母。而在这个过程中,珍惜不应该是过度保护,期望也不应是急于求成,毕竟,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一次细水长流的蜕变。
阳光的照耀下,万寿竹的枝叶晕着光,透着鲜活的色彩,恍惚中,就像是孩子透红的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