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的这些知识点误导了人们许多年
2023-05-28请叫我耿兄
请叫我耿兄
雍正是改了遗诏才登位的?清代的男子全都是阴阳头?圣旨都是太监宣读的?公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从小到大看了这么多古装剧,却发现很多影视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认知。但有些错误的知识点实在是挑战观众的智商。
1.对“圣旨”的N种误解
并非“皇帝诏曰”
圣旨是几乎每一部古装剧都必然会出镜的重要道具。无论以哪朝哪代为背景的电视剧,都少不了皇帝身边的太监(或官员)双手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身前跪倒一票人,张口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但很多历史爱好者应该都清楚,过去的圣旨根本就不是这样断句滴……正确的读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说:皇帝是上天派下来的天子,彰显其尊贵的身份。
这里的“奉天”是指尊奉天命,“承运”是指遵照五德(金木水火土)的运行。因此,“奉天承运皇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权利是顺应天命伦常的,是上天赐予的,也就是我国古代封建帝制时期“君权神授”的传统思想。
而后面两个字“诏曰”,根据圣旨内容和诏告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诏曰”是诏告天下的意思,凡重大政事须告知天下臣民的,均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制曰”只用于宣示百官,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晋爵时会使用敕曰,意为告诫官员要勤于政务,勿贪图享乐,要忠于朝廷,勿结党营私,危害朝廷。
并非所有的圣旨开头都是一样的字。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唐代天宝年间,这时的圣旨开头为“门下”。虽然只是几秒钟的镜头,但这部剧中的大诏令还是将这一细节准确地还原,不愧是豆瓣高分的良心剧制!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圣旨开头是“应天顺时,收兹明命”,只有明清时期才固定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
如今每年都有多部新的古装剧、历史剧播出,越来越聪明睿智(有知识有文化)的观众不只关注影视剧的服化道,而是同时更多注重剧中的细节呈现,多维度评判一部剧的优劣。
而小编发现,知乎评分2.3、豆瓣评分2.5的2020年度史诗级车祸现场——新版《鹿鼎记》中,张一山饰演的韦小宝在宣读圣旨时,竟然将这几个字的断句读对了!
并非都是明黄色
圣旨并非全都是我们看到的明黄色,一般由红、蓝、黄、白、青五色相兼的绞锦制成,通称“五色”,但不一定全用,有三色、五色、七色不同组合,但不论几色,圣旨中必有一段黄色丝缎,表示君主对黎民有再生之德。
比如清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日颁发给林宏德祖父母的诰命圣旨,就是由灰青色、正红色、明黄色、米白色和赭红色相间的绞锦制成。
清代圣旨用汉满双文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
所以有些清宫剧暗示雍正是靠篡改圣旨上的位,也得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好伐。把汉字的“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传位于四阿哥”没啥难度,但改满文……要不编剧和导演自己上手试试看再说?
言归正传,六至九品的官员授以敕命,圣旨是纯白色的;一至五品授以诰命,颜色随官衔的增高而增多。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清嘉庆五色圣旨由汉、满两种文字竖书,用青黄黑白赤五种丝绸织成。
圣旨的底纹一般是祥云、瑞鹤、狮子等等,绚丽多姿,光彩照人,尽显华美高贵、雍容富丽。
并非太监传旨
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或一脸严肃(正经型)或满脸堆笑(讨好型)来到某嫔妃居住的宫里宣读圣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皇帝赏赐了什么宝贝、升一升位分,或者批评一顿打入冷宫之类的。
但其实,除了几个宦官当道的朝代,其他朝代太监的地位并不高。
《明史·职官志》中记载,“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由此可见,明代的宦官部门主要负责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不得参与政治,更别说直接接触圣旨这么重要的东西了。
那么实际上到底是由谁来传圣旨呢?电视剧里还出现过皇上派重要的官员担任钦差大臣,专门负责传旨或替皇帝办理重要事务。但钦差只是明清时期的一种临时官职,并非专门为传圣旨而设立的。
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诸蕃,征聘贤才,与夫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焉。
——《明史·职官志》
明代专管传旨的衙门叫做“行人司”,专门负责传播官方诏令。根据《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行人”一职,分为“大行人”和“小行人”,是负责沟通内外的外交人员。
此后的隋、唐、宋等朝代都有关于行人传旨的文献记载。而真正把“行人”设置为固定官员专门负责传旨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一官职最初的等级不高,官阶九品。
“行人司”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七十多年,从明太祖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才废除使用。在此期间,“行人”就作为御用跑腿儿,替皇帝分赴各地颁行诏敕。
2.公主格格郡主,傻傻分不清楚
小时候看《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和小燕子,知道了皇上的女儿叫“格格”;过几年看《大明宫词》,发现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后来古装剧越看越多,才知道不是只有亲王的女儿才叫“郡主”……
“郡主”这一称谓最早产生于东汉时期,自唐代始太子之女封为郡主。
《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中记载:“外命妇之制:皇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视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
到了宋代,除了皇太子和亲王的女儿被封为郡主,还出现功臣之后可以破例封为郡主的情况。比如电视剧《知否知否》里的平宁郡主,其父襄阳侯是北宋功臣,且只生有一女,无法继承父亲爵位,因此破例被封为郡主。
虽然平宁公主在历史上并没有原型,是原著作者虚构的角色,但这部剧以宋代历史为背景,这样的角色安排也是符合人物设定的。明清之后,郡主大多指亲王之女。
“格格”是清代特有的称呼,在满语里是小姐、姑娘的意思。
在清朝,很多皇家称谓出现满族化的演变。清初,国君和贝勒的女儿都称“格格”,直到清太宗皇太极登上皇位后,仿照明朝的制度,封自己的女儿为“公主”,其他王公贵胄的女儿称“格格”。
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
——《清稗类钞》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以《还珠格格》为首的众清宫剧中把皇帝的女儿称为“格格”的说法并不准确。但这部从小看到大的剧实在太成功了,改成《还珠公主》聽上去总觉得奇奇怪怪的。
而清代的公主也是有所不同的。皇后所生的嫡女被封为固伦公主,嫔妃所生或者皇后的义女封为和硕公主。
但凡事都有例外,我们熟知的固伦和孝公主,也就是乾隆的“十公主”,虽然只是嫔妃所生,但从小深得乾隆喜爱,虽然不是皇后之女,也仍被封为固伦公主。
历史上只有辽代,出现过皇帝的女儿称“郡主”的情况。皇帝庶出的女儿要先被封为郡主,之后才被晋封为公主。
当然,历朝历代也有很多皇帝因为不同的目的,将宗亲之女、大臣之女封为公主,这些公主为实现政治目的而成为和亲的牺牲品,比如文成公主、解忧公主、细君公主等等。
3.清朝男子都是阴阳头?
在我们看到的清宫剧中,男子基本都是阴阳头加一条(号称从没剪过的)长辫子。但其实清朝的发式有一个极其搞笑的演变过程,并非一直都是阴阳头。
清初《榕城纪闻》中记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从清军入关到乾隆时期,基本都是将脑袋四周的头发剃掉,只在头顶留一撮铜钱大小的头发,然后编一个小辫子,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辫发的粗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小方孔,比小拇指还要细,被称为“金钱鼠尾发式”。
到嘉庆时期,人们开始蓄发,留头发的地方逐渐变多,头发由一开始的一小撮,慢慢变成整个脑袋的一半,直到清末,才发展成为我们熟悉的阴阳头。
因此电视剧里的清代男子形象是不严谨的,而且清朝在剃发易服着装打扮这件事情上格外严格,甚至有“剃发不如式者亦斩”的规定。头发梳得不对都得没命,哪儿还顾得上好不好看!
古装剧下饭又好看,但这些错误的知识点很容易误导观众,影响观众对历史真实的认知。不过好在,现在的很多古装剧不只关注收视率和服化道的精致耐看,而更注重对历史细节的还原。毕竟细节决定成败,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口碑和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