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分析

2023-05-27聂纳纳

关键词:中华教学活动幼儿园

聂纳纳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对于幼儿园教学来说,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等提供了思路。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教学相结合,对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指出融合要点,并对融合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学 主题教学活动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59

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我国的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理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在课堂中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主题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一、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1.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在幼儿教学中,对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幼儿能够基于对美的感受進行欣赏和创造。幼儿在接触美好事物时,其审美能力与感性经验便会相应增加。在幼儿园主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表现呈现给幼儿,如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文化中美的表达方式,提升幼儿的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对美产生具象化的了解,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为幼儿个人素养的提升起到辅助作用。

2.培养幼儿个性化的思考方式

在幼儿阶段,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十分重要,有助于幼儿形成个性化的思考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对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基于民族性的个性化思考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诗歌、儿歌、故事等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幼儿在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进而能够对发音、词汇、语法等内容进行学习,按照民族性的个性化思考方式对语言进行表达。

3.帮助幼儿形成优秀道德品质

幼儿时期是性格塑造的基础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能够对幼儿的性格塑造起到推动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格塑造、思想塑造等方面具有教化作用,因此能够为幼儿园的德育提供辅助,并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德育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幼儿对美丑、善恶、是非有着更为明晰的认识,帮助幼儿形成团结、诚实、勇敢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升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凝结出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底蕴。当幼儿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多年取得的辉煌成果时,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促使其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二、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要点

1.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将幼儿放在第一位,这有助于幼儿主动对知识进行吸收,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此,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要将幼儿的特性融合到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设计、游戏活动开展、课后评价等阶段,让儿童能够在教学课程与游戏活动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体验。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进行合理引导,使幼儿的成长符合其发展规律。

2.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因此,为了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进行充分展现,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促使中华文化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3.注重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化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取得了无数的优秀成果。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积淀,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提供经验。但是,在文化的传承方面,教师缺少相关的指导,导致传统文化难以与现实当中的教育、生活相融合。因此,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契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元素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恰当衔接,使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幼儿现实生活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4.主题教学活动要与地方文化多加结合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地方习俗与地方文化的培养。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地方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幼儿能够基于当地的文化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习俗以及乡土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利用,从而使得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感情。

三、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策略

1.神话故事主题教学活动

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融合种类十分丰富。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主题,开展针对性教学。关于神话故事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可以选择神话传说类小故事。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个性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选择小故事的时候,要基于幼儿的特性。小班的幼儿还没有形成基本的认知能力,他们缺乏现实与故事之间的边界感,会常常将自身带入到故事中来。因此,教师要选择内容浅显、篇幅较短的神话故事,有助于幼儿理解能力的提升。中班的幼儿虽然形成了基本的认知能力,但是思维还没有得到完全培养,他们在对故事进行初步理解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故事中的有趣元素方面。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元素性强且富有趣味性和故事性的故事。大班幼儿对各类事物已经形成一定逻辑思考方式,教师可以与实际事物相结合讲述神话故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幼儿识字水平的提升,还要注重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神话故事背后体现的意义与情感。同时,为了尽可能消除幼儿的阅读障碍,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阅读体验。例如,大班幼儿在阅读《哪吒闹海》时,教师不但要让幼儿了解到故事的前因后果,还要引导幼儿感受到哪吒不畏强权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进行阅读之后,引导幼儿对故事中各个人物的行为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短片,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德育培养。

2.传统节日主题教学活动

在传统节日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由于其文化要素逐渐丰富,并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对思维启发、贴近生活、教育意义等要素进行思考,从而发挥传统文化对幼儿园教学的辅助作用。例如,中秋节蕴含着团圆、美满等重要意义,人们通过吃月饼、赏月等方式来度过节日。因此,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中秋节不但能够贴近生活,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启迪。在课程设计与实际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实施。又如,在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中秋节蕴含的阖家团圆的理念,引导孩子与家人拉近关系,增进情感;也可以利用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让孩子对节日习俗产生深入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中秋节的相关艺术作品,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幼儿的多方面培养,对其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民间艺术主题教学活动

关于民间艺术主题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立如下教学目标。首先,开展民间艺术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幼儿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最后,将民间艺术与幼儿教学相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与习惯。在民间艺术资源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基于本地特色原则、生活性原则以及符合幼儿兴趣的原则进行选择,使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民间艺术通过合理的方式与幼儿教育进行结合,从而提升幼儿对民间艺术的体验,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例如,在开展民乐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耳熟能详的乐曲,如《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等,使幼儿对我国民乐的特色进行初步了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幼儿了解民乐乐器的外形、基本构造以及演奏方式等。如条件允许,教师在实物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对乐器进行简单演奏,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阔幼儿的视野,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4.传统手工技艺主题教学活动

随着经济的發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器所取代,导致其难以传承和发展。因此,以幼儿为对象开展传统手工技艺主题教学活动,不但有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还能够提高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效果,延长传统手工技艺的寿命。在开展传统手工技艺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本地特色融入教学活动中来,使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更为全面。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孩子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剪纸工艺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剪纸作品,在课堂中对幼儿进行展示,从而引起幼儿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课堂内容所吸引后,教师可以向幼儿发放剪刀和纸张,引导幼儿剪出基本的图案。之后,教师要让孩子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开展自由创作,并将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孩子在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时,其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自由构思图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培养;而在剪纸作品的展览与欣赏环节,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5.传统节令主题教学活动

传统节令主要指的是二十四节气,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上千年的传承形成的经验,在当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情况,并对其加以分析,总结出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这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自然性是必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传统节令作为自然规律的体现,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培养幼儿按照时令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分析,有助于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奥秘,引起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在开展传统节令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考虑。首先,为了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实用性,教师要在节气对幼儿生活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秋分季节,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开始添加衣物,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节气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对传统节令产生初步的认识。其次,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幼儿对传统节令有着进一步的感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幼儿对一年中的节气变化顺序进行充分了解,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6.传统儿歌主题教学活动

在开展传统儿歌的主题教学活动时,为了方便幼儿对儿歌的内容进行理解,教师要选用结构简单、朗朗上口、趣味性强的儿歌开展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益智内容,从而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传统儿歌《丢手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丢手绢的游戏。首先,班级要选出丢手绢的孩子,其余幼儿围成圆圈。当游戏开始时,丢手绢的孩子沿着圈外行走,其余的幼儿开始打节拍齐唱《丢手绢》儿歌。当被丢手绢的幼儿发现了之后,要迅速追赶丢手绢的幼儿,如果丢手绢的幼儿被抓住,就要表演节目。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儿歌含义,同时,幼儿之间的互动有助于班级的团结。最后,通过及时发现手绢、跑步追赶等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幼儿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幼儿的发展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要从娃娃抓起。教师可以通过神话故事、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节令以及传统儿歌等多种方式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促进中华传统文化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迪《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对幼儿教学的促进作用》,《戏剧之家》2021年第34期。

[2] 罗小梅、陈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专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内江科技》2021年第11期。

[3] 丁艳《探究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学中的作用》,《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10期。

[4] 康小玲《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探究》,《文化产业》2021年第9期。

[5] 李昱菲《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的融合——以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为中心》,《辽宁高职学报》202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