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05-27戴振玮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融入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融入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与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物理课程相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物理 融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40
中华文化悠久而深厚,充满了历代先哲无穷的智慧,它记载了炎黄子孙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和成就,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学物理教师着力于重新认识与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了解与学习分析当前中学物理教育中存在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的基本状况与主要原因,希望能从实践层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物理课程方面的深入渗透提供一种有益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模式,充分激发学校主动参与实践与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初中生的健康发展。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1.自主创造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怎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怎样能够长久地让他们对课程保持兴趣、怎样让学生不断地阅读相关书籍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除此以外,还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况下进一步让他们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2.人格培养
创设理念中的民族性,正是所有追求有独特韵味的艺术的目标。而当代初中物理课程活动中民族性的体现,正是课程活动中凸显民族特色并进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想要做好初中物理课程的设计,就必须先把握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等因素,并遵循本民族的习俗、审美习惯等,使这些因素在课程活动中要充分加以体现。不同表现形式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特色是不一样的,但是归根到底都必须回到角色形象的塑造中去。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也不能脱离其教育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文化传承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綜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加以创新。对于初中物理课程而言,这是课程开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物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缺乏传统文化教学经验
随着近些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广大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观念也有所认识。但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物理学习进行过多的主导和干预,无法使学生从自我体验中获得美的享受。虽然在某些较大规模和省级重点的中学中,以上问题并不特别突出,但是因为教师对该课程的理解不到位,无法做到以生为本,导致物理学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相比于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而言,教师更加注重为学生今后的学奠定知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点,忽略了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渗透进物理学科教学之中,导致很多中学生缺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些教师并不清楚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意义,而一些青年教师则擅长接受新鲜事物,在开展文化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但是由于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出现了西方文化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情况,同时教师也不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西方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不同含义与内涵,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充满新鲜感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有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应发挥的作用。同时,教师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部分教师直接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学习状况,导致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不符合学生需求,且缺少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导致学生所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理想,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传统文化课程不符合学生需求
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学习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自身,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商、学习态度,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自己在心理上拒绝物理学习,体现在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合理、学习物理思维的障碍、学习方法的不理想。这些现象持续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在物理教材中,大多以物理现象为主。在教学中,通常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得出相关结论。直觉教育是主要方法,即“对学生生活中已知的自然现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介绍和实验”。这样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符合初中生注重行动和想象思维的规律。
此外,国家还提出要在初中物理课程教育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关注到如何在初中物理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物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并不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主要是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缺乏清晰的规划。在推行传统文化教学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内容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各项技能,这就使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注重学生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传统美德,也没有注重传统精神的学习和传承。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点,而忽视其他方面,这样就使很多传统文化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所造成的。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方式陈旧,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教师开展初中物理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缺乏明确的合理的规划,致使课堂上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未能连贯地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时候,内容太过简单,忽视了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因其对于传统文化比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导致其个人意识很强,影响了构建学生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选择,未能把握学生的需要与认知能力,致使传统文化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3.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持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必须要有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才能够得以实现。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学校、家庭、学生三个层面共同入手。其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活动。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初中物理课程融入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其中有一些教师认为主要是缺乏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物理课程的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传统文化教学经验
就教学内容而言,既要使学生学到物理相关知识,又要使学生对我国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仅是向学生讲授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理解隐藏在这一知识后面的深层含义。比如哲学、历史、地理、宗教以及文学等,信息量很大,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启发学生突发灵感,创造素材、创造主题等,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欲望。使学生上课能自己动手去进行研究,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其思维发展。
2.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完善传统文化课程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中,如利用“神州十三号”飞船作为材料内容,建构问题情境要关注其时间有效性;利用“人犁地”和“拖拉机犁地”进行比较来导入“功”这一概念;还需要考虑到城乡学生认知的不同,如教学力学模块的内容时,以藏區用转经筒和内蒙古人用蒙古包作为素材建构问题情境,可能会让本地的学生比较熟悉,但对于本地区之外的学生来说则会感到比较陌生。总之,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生活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下雨天,当学生外出观看彩虹时,他们会非常激动地跑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彩虹这一现象来给学生扩展物理知识,并通过激发他们的热情来引发他们对于自然界中所存在物理现象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所发现的各种自然现象,这一方法能帮助他们达到最佳的物理学习境界。
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应该包括课前导入、新课教学、习题设计及教学评价四大方面。其中课前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的开端十分普通,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那整堂课的教学想要达到理想效果便十分困难(见表1)。新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境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物理学科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实现文理学科的相互交融,有利于学生不断增强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面,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迁移;最后还可以调整学生思维定式,活跃思维(见表2)。
3.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目前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能够借助各种多媒体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如广告、电影、公益短片以及纪录片等,向社会公众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与价值,从思想层面为初中物理课程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支撑。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机,经常到社区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及讲座;善于运用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场所,有选择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为同学们提供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领略民族风光与魅力、激发爱国情怀的机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体现在中学物理的课程活动中,就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同时在中学物理的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观,让课程更具有美学的价值,并与学生的认知及情感等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充满哲思、言简意赅的方式,促进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朱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考——以山东省属地文化为例》,《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年第33期。
[2] 肖和又《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探究》,《教师》2019年第9期。
[3] 贾少鹏《谈“古”论“今”让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物理教学》,《物理通报》2019年第6期。
[4] 赖细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课教学的实践探究》,《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11期。
[5] 江野《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第25期。
(戴振玮,1987年出生,男,汉族,江苏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