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传统文化,让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2023-05-27夏思缘

关键词:传统节日学科传统

夏思缘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体现着我国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现代文明建设的根基所在。在现如今的中学教育中,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育中,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一直以来,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普遍关注对学生们的地理知识教育过程,忽略了地理学科知识中的传统文化育人价值。而加强对学生们的地理教学,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传统文化元素,发挥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对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在探讨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价值基础上,深入分析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以期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37

在整个高中教学架构中,地理学科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们懂得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帮助学生们在更多人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学科的本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更是我国特有的精神文化支柱。在现如今的文化教育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们懂得如何正确爱国,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们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而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的地理学科知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融入地理学科教学中,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作用,成为当前所需要探讨的重点教学目标与方向。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价值

1.创新教学思想,扩充教学素材

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发展过程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应当及时跟进素质教育发展趋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重要目标。而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还可以发挥高中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使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创新的同时,为地理学科教学增加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因为传统文化具有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泛的知识,而地理知识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与地理风情、民俗习惯,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拓展课堂知识,为培养学生们的地理学科素养发挥着应有的保障作用。

2.提升文化素养,感悟人生哲理

其实,高中地理学科不仅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同时在区域地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更十分广泛,这些地理知识往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结合,在古代作品的描述过程中,使学生们从不同视角和历史背景下感受区域自然风景,在不同历史时空的见证与描述过程中,往往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们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给学生们在实际学习中留有更加鲜明的印象。

比如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的学习过程中,从地理学角度上来看,这首诗描述出了典型的自然带地带性分异中的山地垂直分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这首诗使学生们了解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体会到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懂得桃花远离世俗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哲理思想。

3.增强学科兴趣,了解历史文化

无论是城市地理还是地域风土人情,实质上均属于人文地理范畴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了解一些古代名胜古迹、地域民族服饰、民间传统节日等相关知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之进行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趣味性,使学生们了解更多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地域人文风情与自然风情等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在此期间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们对相关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知识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给学生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们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1.运用古诗词文化

古诗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古诗词文化、将古诗词文化教育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学生们的思维,還可以促进地理课堂变得更具文化内涵,有效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对个别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在介绍四川盆地地貌的特点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等诗句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理解四川盆地地貌闭塞崎岖的特点。在引导学生们了解我国丘陵地区山环水绕、道路复杂的特点过程中,可以引用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加强学生们对丘陵地区特点的印象。在教学贵州地区天气特点的地理知识过程中,引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诗句,使学生们不仅可以从中认识贵州雨季时节漫长而晴朗天气短暂的特点,同时在这句诗中还可以使学生们对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形态有着更为良好的记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便于学生们掌握其中的地理知识。从这些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我国古诗词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在教学中融入古诗词文化,往往可以为学生们创设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感悟古诗词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水平。

2.运用历史文化

一般在地理知识中,会根据类型的不同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在人文地理知识中更涵盖着极其丰富的人口、文化、工业、商业、旅游等相关知识。而从历史发展角度上来看,人文地理知识与区域历史发展往往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使地理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比如在地图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利用现代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可以适当借助一些古代地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产生对历史知识探究兴趣的同时,加深对其中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出“天水放马滩”地图,这是我国古代重视河流水文的典型代表,更是我国古代区域专题图的代表作品,充分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基本规范要求,从该地图的历史文化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古人是如何绘制地图、古人对地图的绘制要求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等。在放马滩地图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掌握其中的河流水系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它引导学生们认识地图所反映的历史,即体现出了人们对河流水文的高度重视力度,地图上所遍及的支流小溪,为学生们展现出了先秦时代水资源丰富的场景。与此同时,在应用放马滩地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观察地图上所展示的战国时期天水地区的人文风貌,了解其中不同等级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状况,对天水地区的交通体系、关卡要塞、地形面貌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扩充教学知识的同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运用民俗文化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我国各地区、各个民族具有极其丰富的民俗习惯,体现出了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文化特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民俗习惯文化,引导学生们在了解不同地域民俗的过程中,与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进行结合,从而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育人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在民俗文化知识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们更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区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而在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认知水平。

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民俗文化,傣族人民一般在竹楼上生活,这一特色与傣族地区的亚热带地区特点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在介绍傣族竹楼特点的过程中,利用大屏幕展示竹楼结构面貌,了解竹楼下层圈养家畜的实际状况,学生们通过视频,了解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懂得竹楼在减少湿热环境影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对江南地区特点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与了解。此外,在北方地区,一些学生对窑洞文化具有极其浓郁的兴趣,甚至还有学生住过窑洞,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窑洞文化的了解并不多。窑洞文化是2019年高考的地理热点之一,也是当前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们的考查重点。在数千年的黄土高原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钟情于窑洞这一古老居住形式的主要原因在于,黄土高原地区具有极其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资源,同时体现出了极强的直立性,为窑洞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此同时,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普遍缺乏高大型乔木,即便建造瓦房也存在着种种困难,所以窑居成为这里的人们所倾向的主要居住形式,因此在陕北地区有大量的窑洞。教师在引导学生们了解窑洞文化、学习相应的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们学会真正站在地理学科的角度上,意识到自然环境对民俗习惯的影响。

4.运用地方特色文化

我国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合理运用地方特色文化开展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传承地方文化的目的,更对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们扩展文房四宝中的地理知识,自宋代以来直至今天,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房四宝指的是浙江湖州所生产的笔、安徽徽州所生产的墨、安徽宣州所生产的纸以及广东肇庆所生产的砚。以湖州所生产的笔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湖笔背后的地理知识,湖笔最早兴起于元代,而湖笔所选用的山竹、羊毛,在苏杭地区具有极其便捷的条件,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湖笔的诞生提供了保障。再如徽墨的原料,与黄山地区盛产沙壤土、冲积土有关,这些土壤非常适合制墨材料松木以及桐籽树的生长。安徽宣州的宣纸,由于所处地区为泾县,这一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数千余种草本植物,非常适宜宣纸的取材与制造。而端砚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盛名,是因为端砚具有质刚而柔的优质石材以及丰富多彩的天然石品花纹,深受古人的喜爱,从地理位置上看,肇庆为广东中西部地区,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丰富的沉积岩,而沉积岩即泥质板岩,大约在泥盆纪中期所形成,为端砚的产生创造了先天条件。通过与这些地方文化的结合,使学生们学会站在地理的辩证视角上分析地方文化产生的根源,以便发挥地理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育人功能与价值。

5.运用传统节日文化

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也属于其中的重要分支。我国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传统节日,同时节日的内容丰富,在人文习俗、祭祀文化、原始信仰、天文历法中所涵盖的文化极其广泛,可以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引导学生们在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地理知识过程中,深化学生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加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比如春節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不仅具有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同时在不同地区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导致春节习俗背后的地理知识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们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人文风情。比如在东北的春节,东北人民热衷于吃饺子,他们在腊八节就开始腌制腊八蒜,在腊八节之后准备年货,而杀猪是不可或缺的,东北人民将杀猪所留下的肥肉、血肠以及特有的酸菜在一个大锅里进行乱炖,这也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杀猪菜”,这一现象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东北地区纬度普遍比较高,具有较强的大陆性气候,常年气候寒冷,在春节时分都渴望能够吃上一锅热乎乎的乱炖大菜,不仅十分方便,同时吃完后使人感觉十分暖和。所以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们在了解不同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人文情感,发挥地理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往往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对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要为学生们创设更为精彩的课堂,发展学生们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春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家长》2022年第18期。

[2] 郑师勤、屈元兵、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研究——以人教版地理1为例》,《新课程导学》2022年第13期。

[3] 徐立丰《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科幻画报》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学科传统
【学科新书导览】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