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及地域旅游文化的策略

2023-05-27于冠英

关键词:乐山英语教学旅游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发扬中国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各种学科教学中是必要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意在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值得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进行了策略研究。当前,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通过进一步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必须有效将传统文化知识引入英语教学和旅游活动中。旅游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还负责民族文化的传播,使用英语宣传当地文化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形象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英语 传统文化 地域旅游 文化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33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要实现学科的改革,使其适应教育政策,就必须要学生全面发展,摒弃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不重视提高教学效率的传统观念。但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对西方文化反而相对容易接受,这对学生英语的使用和中国文化的传播非常不利。持续这样的学习状态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漠不关心,因此他们不会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会喜欢西方文化,这样不利于国家发展。将传统文化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够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一些方法的总结,结合了教育实践,将传统文化引入高职英语教育中。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当前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作为英语教师,主要是教学文章,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课本中的内容,这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英语教材不断更新,但优化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英语,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的因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无穷的知识。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目标没有实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是基于对英语和西方文化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时只提到一句,对详细的应用和解释并不充分,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与外国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和对话,以及了解外国文化和体验中外文化的差异。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是利用语言的优势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上。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通过即将到来的考试,而原本的学习目标却未能实现。但是,在不同的考试中,很少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因为它们不常出现,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们出现得太少,也不被融入教学中,这就使英语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兴趣。

旅游交通经济学属于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较,旅游和交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高,是文化发展和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的经济和发展长期依赖于以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产品资源为基础的第二产业,但是这种发展的理念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应当加以改变。旅游的目的是将个人和团体的自发行为发展到特定的行业。在这个产业链中,可再生资源,包括交通、人力资源等,变成了重要的力量。促进旅游业文化的发展有助于经济活力转型。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自然也进入了其他国家,从而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

旅游业每年吸引数以亿计的游客来中国旅游,经济效益不容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旅游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以乐山为例,乐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古称嘉州。这里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独特。岷江、达杜、青邑在乐山相遇。青山、城乡分散、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深受国内民众喜爱,因此乐山发展和推广旅游业具有天然的文化优势。故将乐山旅游文化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吸引游客数量,提高文化认同,而且有利于乐山旅游文化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

1.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内容体系中

为了渗透传统英语文化,学生首先要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中国和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学生来说,有趣的西方文化和小说可以给他们带来从未体验过的感受。从这方面来说,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热情为学生普及西方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就必须对日常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全面融合。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对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却重视不够。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进行跨文化交流,就必须克服高职院校的旧教学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英语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时,可以创造并找到适当的机会,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能在职场顺利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语内容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逐步将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融入教学内容体系。例如,当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西方圣诞节的风俗习惯时,他们就能很好地融入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习惯。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重要性就像春節在我们国家一样,两者有着相似之处。教师们可以对比分析,并与学生合作,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他们既学会了如何使用英语来描述中国和西方的传统节日,也学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2.以传统文化为命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英语写作教学框架最初建立时的种种考虑,缺乏单独的英语写作课程或缩短了英语写作课程的时间,也缩短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在教材方面,高职英语写作教材长期没能填补这一空缺,往往直接引用真实的a级和b级问题来进行教学,造成学生的写作需求不足,同时也使学生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作文素材的积累,违背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初衷。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按主题写作。教师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家居饮食和乡土风情的角度来设计,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词汇量。

教师们也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们对行动的深刻思考。为了有效地将中西文化与高职英语写作课的写作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充分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回答学生在多元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提倡英语教学,将英语纳入了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中国的英语学习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应该加快英语的转型,这将意味着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西方文化的工具,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工具。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龙头,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卓越人才的重任。将乐山旅游文化渗透到乐山地方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可以促进高等职业英语功能的转变,增强英语的社会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更好地与地方文化相接触,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

3.课堂上的导入途径

将乐山旅游文化渗透到高等英语教育中是一个很大的项目。对于长期使用英语学习西方文化的学生来说,改变他们的想法是很困难的。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来学习乐山旅游文化和有意识地传播当地文化也是一项困难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向导和教学的组织者,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高等英语教育中渗透乐山旅游运动文化的重要途径是让教师转变意识,引导教师关注当地文化。为了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教学中引入相同的概念,并帮助教师改变他们的意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和学校应该支持教师深入乐善好施的旅游和文化景点,并定期组织对乐善好施的旅游活动,让教师们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二,英语教师应自发成立乐山旅游文化研究小组,研究如何利用英语来支持乐山旅游文化建设。学校应该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具有旅游英语教学特色的教师。最后,学校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有特色的课堂,先将旅游文化渗透到这个特色课堂上,然后培养出优秀而有经验的教师作为榜样,再招募更多的班主任。

教师在意识转变后,应积极增加对乐山旅游文化的阐释和实践,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听力方面,教师主要锻炼学生对旅行词汇的敏感程度,要求学生管理和识别常用的对话和交流术语。在口语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旅游交通的基本运作,了解游客的常规接待条件,联系酒店,介绍现场、历史和文化,然后为学生创造情景,模拟旅游。

关于阅读,由于旅游涉及广泛,如经济、政治、历史、技术和健康等方面,教师应选择中国的书籍和当地主题文章,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文章可以能是散文的开场白或旅游景点的介绍。关于英语阅读,由于乐山旅游业的英语信息很少,教师可以适当开发阅读材料。

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网上或旅游景点中搜集乐山旅游文化的开场白,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开场白,让全班同学一起翻译或改写成英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其他地区收集优秀的英语导游词,然后模仿它们的格式和特征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案的实施

在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造成学生的疲惫。高职学生已经具有足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想要融入乐山旅游运动文化,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改变教学方法:

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革新教学方法。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养成习惯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然后學生对教师做出反应,然后巩固。通过这样的机械化训练,学生可以学习知识。但是随着教育理论的进步和教育思想的创新,行为主义理论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积累并不一定依赖于教师的灌输,而是依赖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个人的经验,然后处理和储存知识。人文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要来源,学习应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提供愉悦的感受。教师应该接受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使用任务管理的方法时,教师可以使用“如何为外国朋友设计三天的旅行指南”作为主题,要求学生自行收集材料,然后设计策略,并进行住宿、交通、事故假设等,最后选择最具吸引力的课堂报告路线。

第二,增加课堂活动。把旅游交通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与旅游交通文化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帮助他们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建立一个环境,模拟旅游交通的真实交流环境,帮助学生增加口语练习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如乐山旅游文化节、综合导游和最佳路线设计团队,还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知识来自实践,实践可以巩固知识。可以鼓励学生去博物馆或其他地方参与志愿服务,并在实践中增加知识的使用效率。由于受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有时无法在某个地方直接学习某个地方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目前,多媒体技术可用于教学,通过图像、视频等,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地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即使他们无法亲自访问事件现场,也能应对自如。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对当地旅游和文化资源的了解,学生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等英语教育中,关于乐山旅游文化的英语教材和材料很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编写教材,收集相关的材料。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与其他高校教师合作开发和研究,整合旅游资源的各个方面,以提高教材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编写教材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乐山本身的特点和游客对乐山的兴趣所在。在图书角建设中,应尽量体现乐山的历史人文,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教师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资料,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我校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教学方法和教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兴趣性和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此步骤可让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并加强对乐山旅游经济和乐山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于海川、许小丽《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及地域旅游文化渗透》,《科技信息》2010年第36期。

[2] 王飞《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现代英语》2020年第22期。

[3] 尹梅《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9期。

[4] 曾杨冰《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2期。

[5] 赵科研《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于冠英,1981年生,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乐山英语教学旅游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旅游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旅游的最后一天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