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27马虎

关键词:树人立德古诗词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地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围绕古诗词这一核心教育板块,主动从中汲取养分,借助丰富多样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内涵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稳步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层次以及水准,确保初中语文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在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的指导下,许多初中語文教师着眼于教学条件以及基本学情,整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对策以及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全面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在良好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的指导下,结合个人对古诗词中深刻内涵的理解,指导自身的社会实践,顺利走向社会。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 古诗词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15

初中语文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承革命传统思想有重要作用,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之下,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中华文化,意识到中华文化以及民族智慧的内涵及魅力,进而始终以包容、尊重的态度看待不同的文化形式,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以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及高效传承,为学生的德育成长及发展助力。与其他教学板块相比,古诗词的育人作用非常明显,对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及目标有重要作用。教师则需要坚持多措并举以及环环相扣,全面强化学生对古诗词深刻内涵以及人生哲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高尚的思想情操,自觉向真善美靠拢,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1.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要求,以此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稳步改革及创新,确保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及任务能够落到实处。为了取得新的突破,学校以及教师需要加强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深入分析及研究,意识到这一任务的重要价值以及紧迫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稳步建设及发展注入生机及活力,主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教育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底蕴以及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师则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其与各个教育板块相结合,贯穿于立德树人教育的始终。在这一根本任务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教育价值,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以此来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

2.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形式,古诗词代表着我国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对不同分类标准的分析可以将古诗词划分为多个种类,大部分学者站在音律的角度,将古诗词分为古体诗以及近体诗,其中近体诗与现代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公众非常熟悉,如律诗以及绝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板块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教师需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及参照,加强对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宏观统筹以及科学安排,立足于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实情组织形式多样的古诗词教学活动,全面强化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避免学生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3.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系界定

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相对比较严格,教师除了需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外,还需要将语文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分步骤、有目的地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保障学生能够深入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及真谛,进而实现融会贯通。古诗词教学是最为典型和直接的传统文化发扬手段及载体,对初中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思想引领价值。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深入领悟古诗词中的文化精髓以及文明思想、优秀思想,进而逐步提升个人的素养,增长见识。教师则会结合古诗词中的民族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稳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意识。在总结反思教学经验以及拓展教学路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古诗词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的教师会主动将选择权、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当释放学生的天性,减轻学生学业压力,让学生自主品读、深刻感受古诗词中诗人的不懈追求和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让学生能够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和坚持不懈。

作为联系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重要桥梁,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德育价值。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教材产生了明显的变动,古诗词所占有的比重有所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界对古诗词育人功能的重视度。教师则需要通过对主客观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以及理性研究,综合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抓住有利契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全方位凸显初中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价值,顺利实现这一重要的育人目标。

二、指向立德树人目标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价值

文化与社会环境存在密切联系,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民族文化逐步形成的体系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习俗礼仪以及文化符号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民族精神、传统艺术知识、传统礼仪制度以及历史背景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课程板块,深入浅出的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育人作用及价值。从古诗词教学着手,了解其中的立德树人教育元素以及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化。围绕古诗词的具体分类标准,结合当前的教学实情进一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提升思想境界,打开思路。

1.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为了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会从学生的智育水平着手,积极优化古诗词教学内容,全面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想方设法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基础性知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理性的分析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围绕语言文字、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地理文化知识以及传统艺术知识来引导学生,确保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信心。

2.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及重点,民族精神对学生的教化作用非常明显。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非常深厚,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感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对话和精神交流,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语文教师需要主动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积极设置多样化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立德树人任务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古诗词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则需要在纵向对比横向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感悟不同古诗词中的内涵,比如对美景的喜爱、对仕途的感慨以及个人的人生体会,确保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主动感悟真善美丑,逐步提升个人的是非判断能力以及综合修养,塑造完善的人格。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艺术性知识非常丰富,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有重要影响,能够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要结合古诗词这一重要的中国文化瑰宝,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古诗词中的形式美感,对古诗词中的平仄变化、对仗押韵以及工整句式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在自主唱诵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扎根于心,主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自主探索古诗词形式,不再一知半解。

三、指向立德树人目标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对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符合育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根本要求,能够为这一目标的顺利落地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师则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通过对主客观影响因素的有效分析及研究主动打破教学传统,选择契合学生主体的教学对策,帮助学生重拾古诗词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避免学生出现消极情绪,逐步活跃课堂氛围,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1.践行利用古诗词协同育人的意识

意识指导实践,要想充分凸显初中语文古诗词的立德树人作用,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价值,主动在教育实践中调整工作思路以及育人方向,实现意识和实践的一一对应。首先,教师需要主动结合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条件以及学生的综合表现逐步拓宽教学空间,打破时空限制,积极打造品质课堂和高效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以及综合修养。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这些文化中的自信坚强、安身立命、爱国敬业、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因此,在全面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时,教师也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特殊的教育资源,围绕古诗词这一基本教育环节积极实现语文教学向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转化,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古诗词中饱满的生命力以及高涨的民族精神,选择文质兼美的古诗词,让学生深入感悟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刘禹锡的《秋词》,让学生自主感悟诗人的豁达之心。在讲解曹操的《龟虽寿》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领悟曹操的进取精神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豪情壮志。在讲解《木兰诗》时,教师则可以围绕其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自主迁移,深入认知和感悟。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践行古诗词协同育人的观念和意识,凸显古诗词的感召力以及道德教化作用。教师只需要注重适当留白,让学生自主内化、深入品味,积极实现原则操守、价值观念、情感道德与传统文化的有效交融,确保学生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将文化传承与育人工作融为一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被反复提起,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担,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坚持中华文化信仰,进而在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首先,教师需要以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以古诗词教学为载体和工具,全面发挥古诗词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传统文化,进而在一个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之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建言献策。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比较丰富,涉及书法、建筑、中国历史以及母语知识,教师则需要留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深入感悟古诗词中强大的文化底蕴,主动学习与本民族相关的知识财富。

比如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围绕古诗中的词语让学生感悟其中的苍凉凄苦,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调用个人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入品味作者当时的心情,进而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另外,在讲解《商山早行》时,教师可以从古诗中的鸡声、人迹、板桥等词着手,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以及展示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孤寂和凄冷。这种巧妙的汉语用词形式在古诗词中非常常见,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内涵,如果能够强化学生对其的理解,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3.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意识到兴趣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的影响,借助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及手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思考、深度理解、大胆想象、深入感知和自主品味,逐步内化和吸收知识,真正实现融会贯通。教师需要以语言词汇的深入理解为前提,让学生在脑海中自主想象古诗词中的意境,深入体会其中的深层内涵,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想象思维以及感知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将齐读、范读、默读和自由朗读相结合,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层次。

比如在讲解《竹里馆》时,教师可以根据“幽篁”“深林”“明月”,让学生感悟其中轻松静谧的意境。在讲解《山坡羊潼关怀古》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领悟诗人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逐步拉近学生与作者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生动直观地展示古诗词的内涵以及魅力。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感悟古诗词在句式以及词性上的变化规律,领悟古诗词的典雅特点以及惊艳的词句,逐步形成良好的积累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相对比较复杂,要想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古诗词教学与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积极探索新的教育阵地以及教育路径。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元素,打破教学传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立德树人理念的全面贯彻以及灵活渗透。分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保障古诗词教学的系统性、专业性、一致性和持续性,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赵攀攀《古诗词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品位·经典》2018年第4期。

[2] 常红磊《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探究》,《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9期。

[3] 何世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研究》,《中华少年》2020年第5期。

(马虎,1985年生,男,江苏邳州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