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本溯源,“还原”诗词本味

2023-05-27曾定辉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还原古诗词教学模式

曾定辉

古诗词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即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水平,增强文化自信。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比重显著增加。这些古诗词是学生接触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基础、最重要的启蒙。然而,古诗词教学长期模式化、套路化,导致经典诗文诸多育人优势无法凸显。

本期精选的三篇文章,基于学习理论,探索了古诗词教学变革,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以期对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实现传承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有所助益。

(王 露)

【摘 要】本文在孙绍振先生文本解读相关理论的支撑下,梳理“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四个具体操作环节。通过对课例的举隅论证,给读者提供可参考的案例借鉴。“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教学通过采用音韵还原、意境还原、知人论世等教学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还原 古诗词 教学模式

古诗词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55篇,增幅达80%。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诗词韵律优美、寓意深刻,但对理解能力尚弱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这就对一线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的缘起

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从教师公开课不敢教,方法单一——读、背、翻译,甚至背诗意等“硬”教法,到近年来凡古诗课都出现的“吟诵”“群诗阅读”“知人论世”等教法,可以看到在教学改革中,古诗词教学似乎越来越有“味”,“可观性”越来越强。实际上,古诗词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教师没有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研读,导致课堂上的内容是没有经过精神滋养的概念呈现,出现了古诗词教学标签化、知人论世随意化、古诗词翻译僵硬化、古诗词分析虚假化等问题。

笔者受孙绍振先生文本解读观关于“还原原生状态,发现潜藏矛盾”“还原历史语境,探寻文本价值”“还原创作历程,比较作品差异”三种解读方法及“以文本为解读根据”“以揭示文本特殊性为解读目的”“以物象为解读线索”的解读原则启发,主张“还原”特征的古诗词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师生思维与心灵空间中构建古诗词本身所蕴含的音韵美感、意象内涵、文化意味;透过文字发掘作者的创作背景,还原作者作为“人”的存在的理解,探求作者内心精神状态的理解,继而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实现对作者潜在的影响的理解。

二、“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的操作模式

(一)以本为本,细读古诗

很多古诗词课堂教学出现标签化、知人论世随意化、翻译僵化等问题,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其根本原因是文本解读不到位。每首诗都是独一无二的,对诗的解读也应是独一无二的。课堂上,教师往往给类型诗“戴帽子”,送别诗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可同是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与《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蕴味。就算是同一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也不一定就可以扁平化解读。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踌躇满志与“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的落寞有着截然不同的即时情感。

因此,笔者主张就本而本深入解读古诗词,把诗词本身蕴含的意蕴、意境、情感解读到位,不夸大渲染,也不随意“知人论世”,把与诗词本身切实相关的诗人经历、诗人情感、写作背景解读出来。

(二)初识作者,激趣导入

这一环节关键点在于“趣”字,教师要有以生为本的初心,发现趣点的匠心。例如,教学《题西林壁》,介绍作者导入是教师的惯用方式:苏轼(1037—1101),汉族,眉州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教师展示了一堆资料,这是典型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做法。笔者在教学《渔歌子》时,这样导入:

师:关于作者,你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我知道他是唐朝有名的诗人。

师:对,还有其他方面的了解吗?

生:……

师:老师非常佩服的诗人就是苏东坡,因为他是全才。了解张志和后,老师同样非常佩服他,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配合课件):张志和原名叫张龟龄,传说因他妈妈怀孕时曾梦见神龟,所以给他取名“龟龄”,神奇吗?

生:神奇。

师:他还是大才子——三岁就能读书,六岁能做文章,过目成诵,十六岁就考中科举开始做官,厉害吗?

生:厉害!

师:他还是书法家、画家、诗人,不仅通音律,还非常善于表演。

师:他还当过大将军,享受正三品待遇,皇帝亲自给他改名“志和”,现在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叫张志和了吧!猜一下,皇帝對他怎么样?

生:他们的关系一定很好,皇帝很器重他。

师:对!这么厉害的人写的词要不要好好读一读呢?

这样的导入,目的不是全面地介绍作者,而是教学生知识。原因有三:一是以生为本,中、低年级学生特别抗拒连篇累牍的资料,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有畏难情绪,教师要基于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让学生初步感悟诗人在历史上也是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三是不为介绍诗人而介绍诗人,应以导向阅读为目的。

此外,在这个介绍诗人的环节笔者不主张以“爱国诗人”“豪放派诗人”“边塞诗人”“田园诗人”等去给诗人“戴帽子”,以免让学生先入为主而忽视诗作本身的深意。

(三)三读入境,层层深入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不能带领学生进入诗境的课如同隔靴搔痒,雾里看花。笔者主张还原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1.一讀知韵,朗朗上口

读是最重要的教学过程与策略,学生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再到读出“味道”,是经历对诗从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入境的重要过程。这一环节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其一,学生通过自读、互读、汇报读等方式把诗读通、读顺;其二,通过换字对比、反复读悟等方法了解平仄、节奏;其三,整体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其四,教师带领学生吟诵。

2.二读知景,历历在目

每首诗都是用文字涂写的一幅主题画。这一环节操作大致为:理清意象—朗读想象画面(把想象的画面写下来)—以诗解诗,突破重点意象—回归整体,沉浸诵读。如梁创荣老师执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引领学生品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通过《登鹳雀楼》《凉州词》《浪淘沙》等解读“河”,通过《航拍中国》等解读“岳”,再回归整体朗读,把诗读活。

3.三读知人,知人论世

所谓“诗言志”,诗词是作者所见、所闻,是情感的精练表达,也是作者生活境遇与情感经历的呈现,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是真正学习诗词的开始,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解读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能引领学生深入诗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梁创荣老师执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让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志向理解诗人,一生期盼“九州同”,理解“南望王师又一年”。梁老师以“又”字作为生发点,发掘作者生平信息,对诗的主题和情感进行透彻的理解有一定的作用。

“知人论世,聚焦诗人”是“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如此路径操作:聚焦“诗眼”—寻根问底—还原生活—拓展时代背景。如笔者在教学《渔歌子》时探究诗眼“不须归”的原因,设计了三个认识作者的环节,如果说“初识作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再识作者”就是为了还原“活着”的作者追求山水之乐,决心归隐之志。由此,笔者首先引出作者的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读起来感觉哥哥和弟弟在对话,这是第一次“活”;其次,引出作者的生平境遇,从“渔童、樵青”,自号“烟波钓徒”了解作者的志趣,这是第二次“活”;最后,拓展另外四首《渔父》,点出“长江白浪不曾忧”“笑著荷衣不叹穷”“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的人生志趣,这是第三次“活”。三次的轮回让学生感知词作背后的人、背后的生活。

运用“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时,要以文本为中心,不能根据作者的背景随意揣测,生搬硬套,甚至曲解作品。

三、“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的特点

“还原”特征古诗词教学模式主张还原诗词的“本味”,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走进诗词,通过“朗朗上口”的朗读想象、描述、沉浸在诗词语言建构的意境中,进而由诗及人聚焦诗眼,勾连作者的生活、境遇、情感,建构立体化的精神世界。

(一)习得语言

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内化诗的语言,把音韵之美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在以诗解诗的过程中建构对诗的感知,描述意境,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二)审美体验

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可以获得美的体验,想象诗的画面、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都是审美的过程。此外,解诗的过程中配的中国画、古典名曲等都可以让学生享受美。

(三)塑造人格

学生在品味语言、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了文化自信;学生在与诗词对话、与诗人对话的过程中塑造了健全的人格。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作者精神,理解作者,塑造“完全而复杂的人”,让学生感知活生生的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

【参考文献】

孙天晓.孙绍振文本解读观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还原古诗词教学模式
踏青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还原”范冰冰
收藏在“还原”中添趣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古诗词中的新年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