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体验:培养学生量感的有效支点

2023-05-26付玉婷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量感

付玉婷

[摘 要]“长度”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几何概念之一,“长度单位”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量感的起点。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估计、比较等体验活动中,可建立正确的长度单位表象,发展量感。在“长度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情境体验、操作体验、估测体验、比较体验为支点,以引发学生的量感需求,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表象,丰富学生的量感经验,完善学生的量感体系。

[关键词]量感;长度单位;深度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8-0071-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量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量感没有单独提出,而是属于数感中的一部分。新课程标准将量感从数感中划分出来,将量感归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肯定了量感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长度”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几何概念之一,二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度量教学的起始课,学生在前期建立正确的长度单位表象是进一步学习面积、体积等几何知识的基础。教师在“长度单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度体验,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估计、比较等活动,建立长度单位表象,让量感在学生心中自然生长。

一、研究缘起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长度单位”是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中常见的练习题之一,而学生的答案常常让教师哭笑不得。表1是笔者对二年级某个班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

笔者在与部分学生交谈中了解到,橡皮和文具盒是日常学习用品,学生能够经常触摸到,因此,学生对橡皮的厚度和文具盒的长度有较为准确的判断,答题正确率相对较高。但是一栋教学楼的高度和1700粒大米接排一起的长度,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学生也无法借助自己手边的工具去测量,加之学生的估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因此,推算不出正确的长度单位。这说明很多学生对长度单位没有完整的认识,量感水平也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时要厘清量感的内涵和价值,找准培养学生量感的支点,让学生在深度体验的过程中感知量感、丰富量感、发展量感。

二、内涵叩问

1.深度体验的概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大卫·科尔布指出,深度体验是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等全部参与学习活动,进入知识深处,获得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情感的过程。学生只有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操作、测量、估计、比较等活动,才能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充分、深刻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量感的概念

新課程标准中提到:“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才能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单位换算;初步感知不同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估计合理结果。”

三、价值探寻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生适合在观察、操作、测量、估计、比较等多元化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在实测和估测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先估后量的操作活动,比较估测和实测的结果,清晰认识长度单位概念,积累丰富的测量和估计经验,感受实测和估测的价值,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对于从1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去推算100张、10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叠起来的厚度的问题,在推算中,学生逐渐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获得结构化数学知识,提高了推理能力,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3.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将学习“厘米和米”的经验迁移到学习“分米和毫米”,又从长度单位迁移到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过程,能帮助学生逐步完善量感体系。学生在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路径实施: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

1.以情境体验为支点,引发量感需求

新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入手,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学习素材,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量感的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片段1]

师: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边有多长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量一量。

生1:我是用手量的,大约有7拃长。

生2:我是用铅笔量的,大约有6支铅笔那么长。

生3:我也是用铅笔量的,但是我量出来有7支铅笔长。

生4:我是用文具盒量的,大约有5个文具盒长。

生5:我是用数学课本量的,大约有4本数学课本长。

师:你们的课桌都是一样长的,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6:测量工具不一样。

师:生2和生3都是用铅笔量的,测量结果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7:因为他们使用的铅笔的长度不一样。

师:大家选择的测量工具不同,得到的测量结果也不同。如果把你的测量结果告诉别人,别人能明白你的课桌到底有多长吗?

生8:不能。

师:因此,为了便于交流,我们需要统一标准,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直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

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之前,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测量同一长度时,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结果也不同,由此形成认知冲突,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测量课桌长度的情境,让学生有了丰富的情境体验,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增强了度量意识。

2.以操作体验为支点,建立量感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是发展量感的前提。引导学生在观察、比画、寻找、测量的过程中,以身边的物体为参照物来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生就能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从而建立量感。

[教学片段2]

环节一:找一找。

师:你知道直尺上的1厘米有多长吗?

生1:数字“0”到数字“1”的长度是1厘米。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刻度“0”和刻度“1”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生2:刻度“1”和刻度“2”之間的距离也是1厘米。

生3:刻度“8”和刻度“9”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4: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环节二:比画1厘米。

师:桌子上的这根小棒长1厘米。请你跟着老师一起做——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小棒的两端,保持手指不动,再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这样,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厘米。

(学生用两根手指捏住小棒两端,感知1厘米的长度)

师:观察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并记住它。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能想象出来吗?

生5:能想象出来。

师: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手指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

(学生比画)

师:你比画得准吗?怎么验证呢?

生6:可以用直尺量。

生7:还可以把小棒放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看看是不是正好能放进去。

师:你觉得1厘米怎么样?

生8:很短。

环节三:量一量。

师:你能用1厘米长的小棒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吗?

生9:我量的纸条长5厘米,1根小棒长1厘米,我用了5根小棒,因此,纸条长5厘米。

(教师用动画演示将5根小棒演变成直尺雏形的过程)

师:像什么?

生10:直尺。

师:还缺少什么?

生11:刻度、数字。

(教师用动画演示逐个增加刻度的过程,最终得到一把20厘米长的直尺)

师:你想用这把直尺认识几厘米呢?

生12:我想认识2厘米。

师:刻度“0”和刻度“2”之间有几个1厘米?

生13:有2个1厘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4: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教师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1厘米的实际表象,有了这样的表象,学生才能合理地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过程中,反复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进而将1厘米应用到具体的测量活动中去。

3.以估测体验为支点,丰富量感经验

估测是借助大脑中的单位量模型进行测量的过程,是发展量感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估测体验为支点,结合估测和实测,先以身边熟悉的物品为参照物,然后通过参照物来估测其他物体的长度,最后用测量工具测量,对比估测和实测的结果,以此丰富学生的测量经验。

[教学片段3]

(教师要求学生撕出1分米长的纸条并量出实际长度)

师:你们撕的长度很接近1分米,是怎么撕的?

生1:我知道我的一拃大约是 13 厘米,10厘米等于1分米,1分米应该比我的1拃短一点。

生2:我知道我的大拇指大约宽1厘米,我用两只手的大拇指交替量的,10个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生3:我也是用手指,不过我是借助两只手除大拇指以外的8根手指,我知道这8根手指并起来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得到8厘米后,再量两次食指的宽度,这样就得到总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4:我的手掌最中间的长度大约是8厘米,加上我无名指最下面一节的长度大约是2厘米,合起来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生5:我也是借助手掌,我知道我的手掌最宽处大约是8厘米,1分米比我手掌的最宽处长一点。

师:你们估测的方法真多呀!真是一群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估测经验,使学生增强从测量的角度观察物体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感受数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以比较体验为支点,完善量感体系

比较是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要得出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把握长度单位之间进率关系,需要经历观察、操作、抽象、推理等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想象和推理等思维活动中掌握度量策略,完善量感体系。

[教学片段4]

师:你知道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几毫米吗?

生1:1毫米。

师:100张这样的纸叠起来大约厚多少毫米呢?大约是几厘米?

生2:可以量一量。

生3:量起来比较麻烦,可以推算。因为100张纸里面有10个10张纸,所以100张纸的厚度是10个1毫米,也就是10毫米,即1厘米。

师:那1000张这样的纸叠起来大约厚多少厘米?是多少分米呢?

生4:因为1000张纸里面有10个100张纸,所以1000张纸的厚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师:10000张这样的纸叠起来大约厚多少分米?是多少米呢?还能推算吗?

生5:因为10000张纸里面有10个1000张纸,所以10000张纸的厚度是10分米,也就是1米。

师:你能把10张纸、100张纸、1000张纸、10000张纸的厚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生6:因为1毫米小于1厘米,1厘米小于1分米,1分米又小于1米,所以10张纸的厚度小于100张纸的厚度,100张纸的厚度小于1000张纸的厚度,1000张纸的厚度小于10000张纸的厚度。(如图1)

通过“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来比较、推算100张、10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叠起来厚度分别是多少,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实例整理已经学过的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在用同一单位表示不同数量、用不同单位表示同一数量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善量感体系。

总而言之,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以深度体验为支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估计、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单位表象,让量感在学生心中自然生长。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高文萍.深度体验:让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J].江苏教育,2020(17):47-51.

[3] 梁培斌.浅谈培养小学生量感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9(13):58-61.

[4] 陈静.儿童“量感”素养的理性审视、问题剖析及培养策略: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1(10):5-8.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量感
“量感”培养应关注的几个要素
解开“计量单位”的教学困惑
论重视培养学生的“量感”
数学实验赋予儿童“量感”以生长的力量
静待“量感”生成
“量感”不应成为数学教学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