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主导下的“阅读推广人”联动培养探究

2023-05-26侯春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侯春莲

摘 要:规范阅读推广人的基本要求,提高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是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开展和阅读推广工作绩效有效提升的保证。文章梳理了阅读推广人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探索了公共图书馆主导下的“阅读推广人”联动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联动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4-0045-04

1 背景

近年来,全民阅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创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专业化和全面化发展。“阅读推广人”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伴随“阅读推广人”作用的凸显,政策层面明确要求促进“阅读推广人”的发展,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提出加强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阅读推广人队伍;《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要求加大“阅读推广人”培养力度;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重点提升“阅读推广人”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阅读推广人”培养活动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效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阅读推广人”基本素养尚未标准化,“阅读推广人”人员多样化构成不够,“阅读推广人”专业化程度不足。因此,确定“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要求,吸纳不同类型人群加入“阅读推广人”队伍,提高“阅读推广人”的专业化水平,成为公共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问题。

2 “阅读推广人”培养的重要意义

2.1 “阅读推广人”培养是阅读推广工作专业化的基本保障

阅读推广是对阅读行为的干预和引导,需要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實践经验,“阅读推广人”对推广对象的认知、对推广内容的了解、对推广活动的理解、对推广效果的把控有助于提升阅读推广效果,而上述要求均需要“阅读推广人”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知识和能力。随着“阅读推广人”培养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方式已经由民间随机性培养升级为政府、图书馆等部门和机构主导下的专业化培养,培养内容已经由零散的推广手段和技巧培养升级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推广目标、推广内容、推广渠道、推广手段的培养,促进了“阅读推广人”队伍的专业化,提高了阅读推广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2 “阅读推广人”培养是阅读推广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

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推广前的规划与统筹,也需要推广中的实践与调整,还需要推广后的反思与总结。“阅读推广人”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全过程,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性、连贯性和系统性要求“阅读推广人”具备良好的活动策划能力、组织统筹能力、现场掌控能力、总结提升能力等。随着“阅读推广人”培养活动的深入开展,规范的培训机制和完善的考核机制已基本确立,显著提高了“阅读推广人”的综合素质,“阅读推广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率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阅读推广人”培养有助于阅读推广活动质量的整体提升。

2.3 “阅读推广人”培养有助于解决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

“阅读推广人”最初产生于阅读推广的志愿活动,没有明确的身份,不仅遭受各方质疑,也存在使用资源局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方面,一些阅读推广志愿者难以得到必要的资源支持,如阅读推广资金、阅读推广场所、阅读推广文献资源等,导致活动难以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一些阅读推广志愿者难以得到社会文化相关机构的支持,如基本的组织培训、辅助的人员力量和协助的推广宣传,制约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阅读推广人”培养工作中的认证和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解决“阅读推广人”的身份问题,提高其社会认可度,赢得多方支持,有助于缓解“阅读推广人”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各种约束问题。

3 “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阅读推广人”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专业的阅读能力和积极的分享热情,更需要具备主动的实践行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阅读推广人”,首先自身要热爱阅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素养;其次要乐于分享,有一定的服务精神和贡献意识;再次要善于沟通,有一定的交流经验和互动技巧。目前,学界关于“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研究尝试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设计量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梳理“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3.1 测量量表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提炼“阅读推广人”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首先组建焦点访谈小组,共邀请8名馆员展开访谈讨论,包括1名副高职称馆员,5名中级职称馆员,2名初级职称馆员;其次要求参与人员介绍最近一次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要求,整理分析访谈文本,提炼出30多条要求,对相关或相近词汇进行合并;再次根据处理后的主题词初步总结了“阅读推广人”的18种基本要求,具体包括奉献精神、耐心细心、乐观热情、阅读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理解力、评估力、创造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互联网应用能力、媒介使用能力、远程指导能力。基于上述“阅读推广人”的基本要求,笔者设计调查量表见表1。

3.2 数据收集与检验

基于调查量表,笔者以《图书馆论坛》的图书馆员为调查对象发送网络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10月,共计发送调查问卷300份,删除答题时间低于1分钟并且所有答题一样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11份。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各个题项与所有题项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基于临界比率(CR值)检验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平均值差异。一般来说,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6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则题项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性;CR值大于0.7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则题项之间存在区分度。结果发现,Pearson相关系数值为0.66~0.87,且均在0.05水平上显著;CR值为0.72~0.93,且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可见,调查问卷量表设计合理,调查数据有效有用。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笔者采用SPSS软件针对18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统计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结果,前6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因此主因子為前面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高达79.827%,说明这6个公因子基本能够解释大部分数据。笔者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载荷进行旋转,使各类因子最大限度地向两极转化,旋转矩阵结果见表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载荷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各公因子之间有较明确的结构关系。因子F1在“Q1/Q2/Q3”三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F1命名为“职业品质因子”,包括奉献精神、耐心细心、乐观热情。因子F2在“Q16/Q17/Q18”三个变量上有着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F2命名为“阅读素养因子”,包括:阅读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因子F3在“Q4/Q5/Q6”三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F3命名为“服务素养因子”,包括理解力、评估力、创造力。因子F4在“Q7/Q8/Q9”三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F4命名为“策划组织宣传能力因子”,包括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因子F5在“Q13/Q14/Q15”三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F5命名为“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因子”,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因子F6在“Q10/Q11/Q12”三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F6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子”,包括互联网应用能力、媒介使用能力、远程指导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将“阅读推广人”的基本要求界定为职业品质、阅读素养、服务素养、策划组织宣传能力、表达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中,职业品质、阅读素养、服务素养为基本素养要求,策划组织宣传能力、表达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基本能力要求。

4 “阅读推广人”联动培养策略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人”培养活动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公共图书馆应发挥主体性作用,联合其他结构和单位,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结合“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要求,笔者构建基于公共图书馆主体地位的“阅读推广人”联动培养机制,见下页图1。

4.1 “公共图书馆+高校”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联动培养

公共图书馆应与高校开展合作,通过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联动培养,提高“阅读推广人”的职业品质、阅读素养和服务素养。阅读推广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阅读推广人”不仅仅是推广员,更是代表图书馆的形象,“阅读推广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服务态度,才能引发正面推广效应,提高阅读推广效果。高校是培养人的战略制高点,有丰富的资源和环境进行人格和内在品质的培养,通过“公共图书馆+高校”的联动培养可以从教育与培训两个方面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的奉献精神、耐心细心、乐观热情等职业品质,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的阅读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阅读素养,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的理解力、评鼓励、创造力等服务素养。

4.2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协会”分众与分层相结合的联动培养

公共图书馆应与志愿者协会开展合作,通过分众与分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联动培养,提高“阅读推广人”的策划组织宣传能力和表达沟通协调能力。阅读推广要对受众进行细分,开展产异化推广活动,如可以细分为儿童阅读推广、大学生阅读推广、老年人阅读推广,或绘本阅读推广、经典阅读推广、数字阅读推广等,“阅读推广人”培养要与之相对应,实现分众培养。“阅读推广人”培养既要从宏观上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人员,也要从微观上考虑不同角色、不同作用人员,注意层次性,契合不同需求,做到科学、完善、理性、接地气。通过“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的联动培养,可以从分众与分层两个方面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的活动策划水平、组织统筹水平和宣传推广水平,以提高其策划组织宣传能力;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的语言表达水平、沟通交流水平和协调协同水平,以提高其表达沟通协调能力。

4.3 “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公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联动培养

公共图书馆应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联动培养,提高“阅读推广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互联网时代,“阅读推广人”要想高效运行互联网资源,借助互联网手段,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阅读推广人”既要掌握专业知识,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等基础知识。通过“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公司”的联动培养,可以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共同培养“阅读推广人”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单纯的理论培养不可行,如果缺乏阅读推广实践经验总结,理论知识就像“空中楼阁”,缺乏应用性和效用性;单纯的实践培养也不行,如果缺乏理论的引导,实践往往流于低水平重复难以实现突破。只有理论+实践的综合培训才能帮助“阅读推广人”突破时空局限,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网络社群、网络资源,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推广人”的网络信息应用水平,强化其互联网应用能力、媒介使用能力和远程指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飞.构建专业化的阅读推广人队伍: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培育工作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5(7):38-42.

[2] 张章.阅读推广人培训的现状与展望: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6(8):36-41.

[3] 曹娟.从阅读推广人到阅读推广人才:论图书馆界主导阅读推广专业教育[J].图书馆论坛,2018(1):78-85.

[4] 翼武张.全民阅读背景下阅读推广人的培育方式及问题思考探究[J].图书馆与文化研究,2020(1):5-7.

[5] 张希彤,高春玲.社区阅读推广典型实践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21(4):151-154.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