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分析

2023-05-25宫文娟

中国民商 2023年4期
关键词:企事业常态责任

宫文娟

沈阳理工大学

图1 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系列对企事业单位法人与经营承包者在任内经济情况审计的总和,其审计的重点对象为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者,是我国对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的一种监管与约束方式,是党领导下的现代法制经济监管规范与延申,对于加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运营规范性、保障国有财产安全、推进现代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所转变,同时消费将逐步取代投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两点都需要我国通过产业升级与提高居民经济水平加以实现,因此在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使其经得住市场与人民的检验。

一、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内涵

(一)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内涵

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做的主旨演讲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特点与发展路径,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也如经济新常态的设想与布局一同演进,以创新作为主要驱动的产业发展与市场发展一方面催生了大批的新型科技企业并在细分领域与前沿领域发挥着强大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对传统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转型提出了更加急迫与显示的需求。新常态下更加多元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使高端市场呈现出了一种生产能力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传统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过剩问题将通过新旧产业交替的方式被解决而非延缓,此外粗放式经济激增的不可持续性被明确指出,生态与资源的集约化保护也使得传统产业的落后发展模式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社会各界应当对新常态的出现、特点与发展驱动结合自身行业进行充分的认识与调整,否则在改革的洪流下将被时代与社会所代谢与摒弃。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与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中针对高层管理者的专项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事业单位经济负责人在任内的整个负责部门或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与责任制度结合的重要一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在于通过系统的审计方式实现对干部的正确评价,并且通过责任机制与赏罚机制的结合对干部进行行为规范与相关处理,并且成为部门经济效益评价的正确一环,客观公正地鉴定前后任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内容与审计目标的不同分为目标审计与破产审计,目标审计是对审计目标所负责的部门或单位对于相关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的审计,审计主要依托与负责人任内所签订的合同,因此审计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破产审计是当目标企业、部门或单位发生破产时对相关负责人应负责任以及企业资产、负债的后续处理,该可以全面地对企业整个破产过程进行审计,确认责任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保证破产清算的顺利进行。

(三)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纵观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我国经济在增速放缓的稳步增长下内部结构经历了重大调整,并且正在经历且仍会持续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了众多机遇与挑战都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与内涵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丰富,一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二是促进市场健全与稳定、三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不再是主要评价指标,同时产业的迅速变革下企业内部的调整、重组等行为不断展开,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也将进行一定调整,在改革的重要阶段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展开有利于维护企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并使得其发展更符合新常态下社会的需求与预期,监管领导干部做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决策;对于稳定市场而言,企业作为市场中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事业单位则是政府行为与功能的延申,在市场中起到常规的监管与服务功能,同时企事业单位均在市场中有着一定的经济活动,因此对企事业单位等市场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有效的规范市场行为、稳定市场波动的有效方法,同时在经济改革与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剧烈转变,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调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规范这种转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提升而言,我国在新发展阶段与经济新常态下大力开展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反腐倡廉、产业升级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均代表着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发挥其社会作用,审计活动作为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常态下一系列的责任变革与体制变革都意味着经济责任审计要进行审计模式与审计行为的转变。

二、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新问题

新常态的宏观背景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出现了新的审计挑战,总体而言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审计周期较短、审计指标不够科学、审计方式不够客观、审计结果运用率低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时间不足

新常态下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面临内部重组、新部门的设定以及新业务的开拓,内部结构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而审计部门的人员结构没有明显调整,同时审计部门普遍缺乏专项审计小组而使审计人员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负责不同的审计,如专项审计、经济审计以及日常的审计工作,这就造成了不断增加的审计任务与审计人员人数、精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面对大型企业的跨区域业务拓展时,现场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如十天或两周,辗转于多个地区进行审计,时间成本的提升不断压缩审计效率。

新常态下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不断颁布对于审计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经济责任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审计责任的不断提高同样使得审计的任务量骤增,总体而言当前审计时间不足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普遍现象。

(二)审计指标不够科学

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同时其评价指标不够科学的问题也被逐渐暴露,当前经济责任审计指标的设定普遍缺乏量化评价与等级化评价,在个人经济决策、企业廉洁管理等重要问题上往往采用“优”与“劣”的二极化评价,使得审计人员无法从这些方面对审计对象进行客观认知,仍然需要从大量的原始财务数据中进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势没有被彻底发挥。

(三)审计方式不够客观

在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方式存在大量的主观方式如调查问卷、个人自述、相互评价等,其中调查问卷与个人自述是审计报告汇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这种主观的审计方式下即使是完全的事实陈述也有着人为的侧重点,总体来说审计方式不够客观,审计结果的有效性与可利用性也较为有限。

(四)审计结果运用率低

由于上述几点原因,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在现有体系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无法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因此即使有明确的要求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构要被广泛运用于干部任免、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方面,审计结果的权重占比仍然较低,一方面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整改反馈没有及时处理与核验,从而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实质有效性低的恶性循环以及审计结果运用率低的现状。

(五)对问题产生的分析

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从审计人员结构、审计经费情况与审计模式现状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储备不足属于普遍情况,传统情况下审计项目普遍由专业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外包处理,内部审计人员只负责与外部审计团队进行项目对接与结果核验,人员缺口问题没有被明显暴露,但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需要由企业内部全权负责,因此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当前企事业单位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向子公司或进行人员借调;对于审计经费而言,由于内部审计与外包审计的预算编制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存在审计预算缺失的问题,同时对于项目预算估计经验的缺乏也都导致项目经费的缺失,审计资金整体储备不足也限制着审计队伍的扩充与审计方式的升级;对于审计模式而言,当前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专业的审计软件运用程度有限,这也客观导致了现场审计占比过大,审计的时间经济成本都有所上升,此外对于当前审计模式中对审计行为本身的评价有限,审计整改监督手段缺乏,对于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不充分。

三、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新常态下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责任审计应该从审计思维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一)加强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流程的规范

经济责任审计所覆盖的内容广泛,传统审计采用人工审计的流程对于审计重点进行主观划分,对于审计结果的客观性有着严重影响,因此新常态下应当对原有的审计流程进行改革与规范。在审计执行过程中,推动内部的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监察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相互监督,使得审计兼顾目的性与客观性。

(二)加强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指标的设定

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指标的设定应进一步细分,以充分反应目标企事业单位及部门的盈利能力、负债水平、运营情况与发展动力,兼顾量化的百分制指标与等级化的五等制指标。盈利能力的指标应当包含盈余现金水平、营业利润率、资产报酬率与成本盈利比四点;负债水平的指标应当包含资产负债率、资产流动率、现金流动率、利息变动率四点;运营情况的指标应当包含财务违纪率、重大决策收益率、资产保值率与内控执行效果四点;发展动力的指标应当包含投资回报率、纳税率、慈善捐赠率、企业内员工收入情况四点,以百分扣分制作为计分方式,以五挡评价制进行最终的结果呈现。

(三)加强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落实

对于审计行为进行监督是提高审计有效性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审计结果信息公开制度,拓展信息公开的范围与时效,使一线职工与企业管理层具有相同的审计结果查询权限,其次丰富信息拓展渠道,在线下公布栏与线上网站或信息平台进行详尽的部署并开展审计结果的公布会议;其次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关联,并且通过将审计结果不仅用于干部的任免,也用于审计人员的评价与薪酬建立。

四、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的反思

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对企事业单位的规范运营,提高了其社会效益,但经济责任审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高,一是强化责任边界的界定,在新常态下领导干部更要明确把握政策导向与企业发展方向,并对相关经济决策实现严格的责任制审核,实现政府职能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把握转变政府职能与简政放权两点改革方针,是相对领导干部的有效责任划分;二是实现责任机制与审计机制的相互协调,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承接外部审计、监管部门的接入,与纪检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进行事物对接,另一方面与内部的人事组织部门进行协作,将人事组织部门的考核与评价作为审计的参考方面,其次将现存问题与潜在问题的整改作为重要的考核方面,实现审计系统的反馈调节;三是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范围,首先通过拓展审计人员并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式加强审计能力,随后实现对各层级干部的全面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成立专项小组的方式使审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通过运用信息化平台对审计证据进行更为细致的收集与处理,提高审计效率,以此实现对党政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五、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在维护企事业单位稳定、推动市场积极发展、健全我国金融制度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功能都得到了全新的扩展,因此一方面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应当被扩展,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自身也要明确审计的深化,提高自身的审计专业能力,相关部门更要对审计所发现的现存问题进行严格的调查与整改,使得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更加成熟。

猜你喜欢

企事业常态责任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