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在癌症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05-25马静王晓华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卧床压疮舒适度

马静 王晓华

(1.西安大兴医院介入血管科,陕西 西安 710016;2.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普外科二病区,陕西 宝鸡 721006)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数癌症患者活动受限,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加上长期的治疗刺激与疾病的影响,使得自身免疫力下降并伴随有长期营养不良,更加容易出现压疮[1]。曲线型仰卧位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体位模式,能够降低机体的局部压强,增加受力面积,尤其是符合正常人体生理结构[2]。曲线型仰卧位可分散人体的部分压力,使人体压力的分布更加均匀,可将病床各节段呈现不同角度的上升与降低,从而达到预防压疮发生的目的[3]。本文具体探讨与观察了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在癌症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明确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癌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曲线组与对照组,各46例。曲线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65.33±4.19)岁;卧床时间(17.20±1.33)d;APACHEⅡ评分(19.38±3.10)分;体质量指数(20.84±2.00)kg/m2。对照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65.09±3.87)岁;卧床时间(17.29±2.17)d;APACHEⅡ评分(19.27±2.77)分;体质量指数(20.10±2.18)kg/m2。纳入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卧床时间≥15 d;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患者或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意识形态清晰;遵医依从性好;年龄30~85岁。排除标准:有理解障碍、不能配合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皮肤过敏的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有原发性精神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使用传统平卧位,身体自然放松,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温水清洗长期卧床部位,采用0.05%的洗必泰纱布对卧床部位进行湿敷,去除2 min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卧床部位。曲线组:给予曲线型仰卧护理,(1)组建专项曲线型仰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先接受压疮知识、体位管理、Norton评分等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才可进行护理。(2)结合患者病情,将病床的头背板抬高与水平面成10.0°左右的夹角,腿板夹角为12.0°左右,脚板夹角为16.0°左右;在调节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状态;在护理过程中避免患者身体局部悬空,尽量使患者身体纵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患者肩关节外展≤90.0°,外展的上肢远端关节稍微高于近端关节,使得患者体位舒适并受压部位处于压力相对较低的状态。(3)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采用Norton评分量表评价患者压疮风险,分数越高,压疮发生风险越低。(2)观察与记录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正常:皮肤完整压之不褪色,周围皮肤界限清楚,Ⅰ期:皮肤部分表皮缺损、基底红、无结痂、表浅溃疡;Ⅱ期:全层皮肤缺失,有潜行和窦道,骨、肌腱、肌肉尚未暴露;Ⅲ期:局部可有坏死组织,全层皮肤缺失,伴骨、肌腱或肌肉外露,潜行和窦道。在护理后对患者进行使用压疮预防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组内例数×100.0%。在护理后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定患者的舒适状,分为生理维度、社会文化维度、环境维度、心理精神维度等4个维度,分数越高,患者舒适度越好。

2 结 果

2.1Norton评分对比 曲线组护理前后分别为(16.03±2.48)分、(24.59±2.1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分别为(16.89±3.19)分、(20.58±3.55)分。曲线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Norton评分高于护理前(t=19.372、9.173,P<0.05),曲线组评分高于对照组(t=8.933,P<0.05)。

2.2压疮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正常36例、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2例,压疮发生率21.7%;曲线组正常45例、Ⅰ期1例,压疮发生率2.2%。曲线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程度也轻于对照组(χ2=8.364,P<0.05)。

2.3满意度对比 曲线组非常满意38例、满意5例、比较满意3例,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14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7.0%。曲线组护理后的压疮预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419,P<0.05)。

2.4舒适度评分对比 护理后曲线组的社会文化、环境、心理精神、生理等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813、8.993、9.134、11.82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对比分,n=46]

3 讨 论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的,其压力因素为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多个面,其长期发病可导致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或坏死久治不愈而形成的慢性创面。长期卧床的癌症患者病情比较危重,压疮发生率比较高,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住院痛苦,也成为了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诱因[4]。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的Norton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曲线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曲线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程度也轻于对照组(P<0.05),表明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在癌症患者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从机制上分析,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使得患者身体与手术床的接触面积增加,也使得贴合更加紧密,使得身体受压部位压力较分散,可改善皮肤的营养状况,还可提高患者的压疮防范意识和护理技能,提高压疮预防护理的效果,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另外结果显示,曲线组护理后的压疮预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皮肤血液循环状况,降低皮肤破损的可能性,减少患者侧位手术过程中承压部位所受到的剪切力、压力和摩擦力,提高皮肤血流速度,减少压疮发生风险。并且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通过保证体位摆放动作的轻柔程度,还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发挥减震抗压特性,有利于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5]。

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干预,可减小压疮发生面积,有利于降低压疮形成风险。并且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能减轻垂直压力,能减轻受压部位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机体保持一定的湿性环境而不是潮湿环境,利于细菌和坏死组织的清除[6]。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曲线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在癌症患者的应用能改善舒适度。不过本研究由于经费比较少,纳入患者比较少,观察时间比较短,且没有进行机制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卧床压疮舒适度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