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3-05-25徐丽丽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文语文

徐丽丽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它极具语言艺术,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这门课程是语言和思维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智力绕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体验感悟能力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更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有独立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巧妙设计导读,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能力不容易被激发出来。而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把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教师在讲述一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导读部分,用独特新颖的导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引发阅读的兴趣。比如,讲述《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导入时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搬动杂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然后进入正题,让学生讨论搬东西的感悟体会。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搬东西真累,没几下就气喘吁吁了。这时候教师引入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产生“我们搬这点东西就这般费劲,那愚公要移动一座大山,常年不懈地坚持这一工作,那该多了不起”的感慨,从而激发思考,或者赞叹愚公百折不挠的毅力,或者会为他想办法如何提高效率等。这样无形中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结合课本内容,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课本内容都是教育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读书就要读精品。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细读、略读、跳读等等。不同的课本内容就要分别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课本中重要的语句和段落,就要细读慢品,而一些不涉及文章主旨的环境描写或者背景介绍等,就可以略读、跳读。比如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那么需要精读细读的就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精读这些内容,让学生努力思考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三、创设独特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不同的情景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也会使人有不同的思考。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激活内心的思维。比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类似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好像穿越回了那个年代,与孔乙己真的有一个对话,并与作者鲁迅先生有所交流,茴香豆的“茴”到底有幾种写法。然后展开互动,可以讨论鲁迅先生写作的初衷,也可以讨论孔乙己人物性格的形成因素,还可以讨论那个时代与当今有什么不同等等。这样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较大的裨益。

再比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前,教师可以预先找一处“陋室”,带领学生参观真正的“陋室”,让学生感受一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通过教师的现场讲解进而感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体会作者“何陋之有”的感慨。通过亲临“陋室”现场教学讨论,学生也许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然后通过互相交流,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思维的碰撞,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之后再次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就更容易体会字字句句所表达的含义和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态度和哲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任务教学,提高综合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明确角色,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文本,在“读”中学,“用”中学,彻底激发内在的潜力,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等等。比如讲《出师表》时,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让学生了解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代背景,感受诸葛亮言作为一个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志气概,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教师组织朗读会,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篇传世名作,在言语中感悟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伤之情,让学生设身处地体味作者的内心活动和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小说,了解了整个三国的故事以后,再来看这篇《出师表》,引发学生思考并记录诸葛亮所处的蜀国与其他两个国家魏国和吴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区别,物产资源有什么差别,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蜀国最后会被被魏国吞并,这样的思考会使学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学生深度思考能力,能够让学生提升综合判断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进行反思总结,巩固教学成果

学习是一个渐进往复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包括对一篇课文的学习总结、单元的学习总结、整本书的学习总结,也包括对其他语文活动的反思总结等。有效的反思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比如学习完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把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知识点总结一下,然后归纳整理成文。这一单元讲的是中国建筑之美,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几篇课文,把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建筑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那么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把这几种不同的建筑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来,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再如学习《木兰诗》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反思总结这篇古诗文的独特之处,故事里讲的花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总结的方式可以是课堂讨论,也可以是课外表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部情景剧,就以花木兰替父从军为主题。这种方式总结,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从中锻炼应变能力和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语文学科是传统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与学生共同学习提高的路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推动其他思维能力的提高,促使形成健康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培养思维能力
背课文的小偷
培养思维能力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