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庄园
2023-05-25洁尘
洁尘
去东非,肯尼亚是一定要去的;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一定会去的;去内罗毕,有一个地方,不见得人人感兴趣,但我非常感兴趣,很想去看看。那个地方,就是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故居。2011年8月,我去了一趟东非,在几个国家转悠了二十天。到了内罗毕的第二天,就去了卡伦故居。
当年看电影《走出非洲》,两个细节让我相当心仪。一是罗伯特·雷德福端着水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冲洗头发,梅丽尔幸福地仰头大笑。背景是非洲旱季金黄的原野。再一个就是罗伯特驾驶飞机,带着梅丽尔翱翔在阳光中,两人的手在隔离板的上端交握在一起。这一段,因航拍的缘故,更是把非洲原野的美景给展示了一个够。何况,还有悠远动情的音乐,那是已成经典的《走出非洲》主题曲。
爱情如此温存和豪迈,爱情的发生地又是如此的绚丽迫人。这部电影对于当年尚还年轻的我来说,冲击和浸染有多强烈和深刻,自然不必多说。因为这部电影,我去找了原著来看,然后知道了卡伦·布里克森这个丹麦女作家,她也从此成为我的一个情结作家。我也知道了罗伯特饰演的那个角色的原型叫丹尼斯,是卡伦的情人,早年非洲殖民者圈内著名的浪子和勇士。
卡伦·布里克森,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的作者。海明威当年在诺奖的领奖台上说,这个奖,应该颁给“伊萨克·狄内森”。伊萨克·狄内森,就是卡伦的笔名。那个年代,跟“乔治·桑”一样,为了在图书市场上把书卖出去,女作家常常得取个男性化的笔名,卡伦也是如此。海明威对卡伦的敬仰,一方面源于对她作品的欣赏,早在《走出非洲》之前,卡伦就有《七个奇幻故事》之类的以非洲为背景的作品发表出版,恰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对于非洲的猎奇热,于是名噪一时;另一方面,海明威跟卡伦的私交很好,在非洲期间,他跟卡伦以及其丈夫布里克森男爵、情人丹尼斯·芬奇·哈顿都有密切的交往。
1985年,根据《走出非洲》改编制作的同名电影公映,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雷德福主演。这部电影得了奥斯卡一堆奖,成为全球文艺女人的一部宝典和情结之作,从而也将卡伦·布里克森从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范围带入了公众关注的视野。肯尼亚是东非最好的旅游国家,自然会借力这部电影,他们把原有的卡伦故居弄成了博物馆,Karen Blixen Museum,让它成为了内罗毕一处重要的人文景点。
卡伦故居在内罗毕的郊区。这个区因她的盛名,被命名为卡伦区。这是一座占地面积相当广阔的庄园,偌大的草坪周围,是茂密的灌木丛和次生树林,草坪中间,是一栋看上去相对来说娇小紧凑的平房宅子。里面大概有七八个房间,分别有餐厅、书房、起居室和卡伦夫妇各自的卧室。厨房位于旁边的偏房里,与主宅之间由短廊联通。就是这所房子,当年是英美各路前往非洲参加“萨伐旅”(safari,豪华狩猎旅行)的上层冒险人士们经常造访的地方,威尔士亲王曾经在这里出席过卡伦主持的家宴,介绍人就是与威尔士亲王私交甚笃的丹尼斯。
关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肯尼亚上层社交圈的那些故事,后来我还读到了另外一本相当优质的书——《夜航西飞》。
2011年夏天的东非之行,我明显感觉到肯尼亚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且完善,这跟二十世纪前叶的英国殖民有很大的关系。在西方的文艺著作中,内罗毕、蒙巴萨、纳库鲁这些肯尼亚的重要城市的名字,另外还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等时常闪现。在肯尼亚旅行时,我实地造访了这些曾经在书中反复读过的名字,那种由阅读而起的连绵的记忆就被激活了。
《夜航西飞》,我是在东非旅行之后才读到的。书里的主人公,奇女子柏瑞爾·马卡姆以前是在我们的视野之外的。这里面有时间的原因,有空间的原因,也有运气的原因。她人生的华彩段落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距今可算遥远;她故事的背景地是东部非洲,地点堪称偏僻;而她一生中唯一的这本书《夜航西飞》,首版于战火炽烈的二战期间,人们对浪漫猎奇的非洲故事已经不再关注,可谓时运不济。半个世纪后的二十世纪末,《夜航西飞》重新回到书界并引发关注,再十年,此书才得以进入中国书界。
从推广角度来说,这种背景的书,得靠其他具有公众知名度的因素来提携,让它进入公众视野。所以,有一些名字围绕着这本书,他们是海明威、圣埃克苏佩里、卡伦·布里克森、布里克森男爵、丹尼斯·芬奇·哈顿、丘吉尔……这些人,都是柏瑞尔在非洲时期的故交。海明威和圣埃克苏佩里的鼓励和赞赏,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本书的诞生;布里克森男爵、丹尼斯·芬奇·哈顿则是书中的重要人物。在此之前,布里克森男爵和丹尼斯·芬奇·哈顿在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中就是两位男主角,分别是卡伦的丈夫和情人。
虽然有这么多头面人物围绕着这本书,但只要读完这本书就会发现,仅是柏瑞尔·马卡姆这个女人的非凡、神奇、诗意的孤独和无与伦比的勇气,就足以让这本书熠熠生辉。
不得不说,还有美貌。柏瑞尔·马卡姆的面容拥有一种特别的冷艳,很像葛丽泰·嘉宝。
序言作者玛莎·盖尔霍恩对柏瑞尔的夸赞是十分充分的。了解海明威情史的读者都知道这个玛莎·盖尔霍恩是个何等厉害的角色。她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海明威结婚四次,跟海明威的其他三任妻子不同的是,玛莎是一个跟海明威同等质地的人,非常的独立和强悍。他们当初的结合,被称为是“韧钢和打火石的结合”。他们五年的婚姻,以玛莎抛弃海明威为结局,这让海明威终生耿耿于怀,也让这对曾经的爱侣成了一对彼此坚定不移地诅咒和谩骂对方的仇人。
从一个角度来说,能让玛莎·盖尔霍恩折服的女人,必然不同凡响。柏瑞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这个从四岁开始就在非洲草原上跟土著人一起打猎成长的英国女人,是最顶尖的驯马师,也是最顶尖的飞行员。她的视线、爱好、性格、思维方式和行动力,都在一般意义上的女性概念之外,让人叹服不已。
但是,《夜航西飞》这本回忆录,无法全面满足读者对其生平的了解愿望。柏瑞尔四岁跟着父亲离开英国来到非洲,一生结婚三次,还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在《夜航西飞》里,我们读不到她的母亲、她的婚姻、她的儿子,无法读到她在马背和驾驶舱外的那一面。我在读完之后把这本书的角色顺了一遍,发现,她的眼睛不看女人,不看失败或者稚弱的男性,她的眼睛只盯着勇敢的强悍的悲壮的有如父兄般的男人——她的父亲、她的飞行领路人、她勇敢的非洲仆人、非凡的骄傲的丹尼斯·芬奇·哈顿和无畏的有趣的布里克森男爵……她写她的马、她的飞机、她的狗,其实也带着对其勇敢强悍这一品质的爱慕。这是贯穿柏瑞尔一生的最高价值评判,其他的,于她来说是等而下之的吧,不必提及。
这么说来,《夜航西飞》是一本坚硬干燥的书吗?恰恰相反,这本书的气息非常湿润幽微,内心景观的呈现和外部景观的呈现都十分细腻出色,有很多绝妙的比喻,也有很多别致的表达。这是一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回忆录,其行文的熟练、精准和优美,让这本书读来如饮琼浆。
这就说到关于这本书的一个最大的争议点上去了。这本书是柏瑞尔自己写的吗?玛莎·盖尔霍恩在序言中评价说:
对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书来说,它文学气息浓郁的遣词造句令人惊讶。绝大多数时候,这种风格很奏效,有时很悦目,有时则甜得发腻。温柔的语句掩盖了严峻的事实,来之不易的成就,以及危险坎坷的人生。你必须透过字句领会其后的危险和艰难。
在這段评价的前面,玛莎·盖尔霍恩讲述了她拜访柏瑞尔的一个细节,她说,柏瑞尔的家里没有书。也就是说,她不仅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同时也不是一个通过阅读来自学的人。
玛莎·盖尔霍恩在其序言中含蓄表达了她对柏瑞尔是否确系《夜航西飞》执笔者的疑问。中文译者陶立夏在后记中也透露说,有一个疑问一直无法解答:这本书的执笔者会不会是柏瑞尔的第三任丈夫、作家拉乌尔·舒马赫?而这本书就是在这段婚姻中诞生并在拉乌尔·舒马赫的大力推荐下出版的。
我倾向于柏瑞尔不是这本书的执笔者的看法。像柏瑞尔这种拥有高强度的心灵力量的人,与这个世界之间的沟通,使用的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灵性的对话方式。她是真正的自然之子,拥有凡夫俗子不能体会的神奇人生和壮阔心灵。反过来说,这样的人也就不会像一个受过充分的文字训练的人那样,如此熟练精到地运用文字这个工具。但是,这些故事是柏瑞尔自己的故事,这些成就是柏瑞尔自己的成就,她看到的一切,天空、草原、英雄男人,都是由她自己的眼睛捕获的;她与狮子、大象、疣猪的战斗,也无一不是柏瑞尔亲自的经历。而夜航中长久的孤独、伴随始终的危险以及永不放弃的勇气,都是柏瑞尔自己体味并拥有的。所以,不管此书谁执笔,或者由谁润色,柏瑞尔·马卡姆都依然是《夜航西飞》这部奇书的真正的作者。
回到肯尼亚卡伦庄园的当时。
以前看卡伦的生平,知道她出生在丹麦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喜欢音乐绘画。这次在卡伦故居,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画。两张画都是人物肖像油画,看得出来卡伦受过相当良好的绘画训练,色调沉稳,笔触老练且优雅。
特别有意思的是还了解到这两幅肖像画背后的故事。这两个人,一个是她的黑人女仆,一个是她的黑人男仆的儿子。这个女仆很小就跟着她,卡伦欣赏她的美丽和可爱,不仅为她作画,还在这个女仆出嫁的时候像母亲一样给了她一笔丰厚的嫁妆。男孩子的故事更传奇,这个男仆的儿子从小跟随父亲生活在卡伦的庄园里,因天资聪颖品性纯良,深得卡伦的宠爱;卡伦送他上学,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长大以后,离开肯尼亚到了索马里,成为索马里的第一位黑人法官;1984年,在《走出非洲》那部电影全球公映之前,他因部族纷乱意外丧命。
在不能拍照的卡伦的起居室里,我看到另外一幅画。那幅画是她的母亲从丹麦到肯尼亚看望她时带来的。不知道是哪位画家的作品,画面是海与海上的一艘船。据说她母亲万里迢迢带一幅画到肯尼亚,就是为了鼓励女儿不要放下画笔。但后面的故事却是这样:卡伦身染顽疾,咖啡农场经营失败,在与丈夫离婚后,深爱的情人因飞机失事身亡。在非洲度过了二十年后,卡伦终于离开肯尼亚,走出非洲,回到丹麦,放下画笔,拿起钢笔,成了著名的作家。
我在卡伦故居后门的那张石凳上坐了好一会儿。据说,从这里可以眺望丹尼斯飞机失事的那个山坡。她经常坐在这里抽烟,眺望着那个永失挚爱的地方。终于,她受不了这个伤心地,受不了非洲了,于是黯然转身。看一些资料考证说, 1931年丹尼斯飞机失事时,其实与卡伦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卡伦在与丈夫离婚后,在当地社交圈里的处境相当尴尬,而交往了十几年的情人丹尼斯又不愿与她结婚,让她相当郁闷。其时,咖啡农场生意破落,难以为继,加之情感上又无法落脚生根,卡伦已经决意离开非洲,就在这个时候,丹尼斯飞机失事魂归蓝天。这段爱情可以说是被丹尼斯的死亡定格与拯救了。丹尼斯去世后几个月,卡伦回到丹麦,在痛苦和思念中写下了传世之作。
肯尼亚相当珍爱卡伦故居这处宝地,既是维护历史传统,又是维护旅游资源。整个故居非常整洁且幽静,房间里的家具物什都是文物,进入室内参观是不能拍照的。按说,卡伦是肯尼亚被殖民历史上白人统治阶层中的一位人物,是一个需要掩盖和回避的角色(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种历史观和思维方式吧),但因其经营咖啡农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过贡献,又与众多黑人雇工关系良好,所以,肯尼亚把她当成属于自己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加以隆重纪念。这份对待历史的大气和客观,尤其让我尊敬。
责任编辑:沙爽 实习生:张赫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