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组建设为抓手,促进后进生全面成长

2023-05-25丁来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转化合作

丁来华

摘要:如何促进后进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以小组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基于规则、合作、竞争理念的小组平台,促进后进生全面转化的有益探索和思考,以便为后进生转化提供一个思路。

关键词:后进生 小组建设 规则 合作 竞争 转化

一、希望班的定位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从高一开始逐渐掉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就会越来越困难。基于这种现状,我校从2017届开始在高二年级设立“希望班”,目的是从教育角度探索一套转变后进生的方法;从教学角度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应试角度提高整体升学率。

笔者于高三学年开始接手2019届希望班。经过认真地调查了解,笔者发现这些学生虽然惰性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基础普遍薄弱,但其中的大多数人性格开朗,有集体荣誉感,渴望得到认可,也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并不想“躺平”。以上情况,让笔者有了改变班风的初步设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向上向好的愿望,后进生也不例外。怎样激发他们深藏于内心的积极愿望,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要从小组建设开始,以小组建设为抓手,通过创设“合作—竞争”的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小组建设从共同制定规则开始

为了提高学生对小组建设的认同感和积极性,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制定小组建设规则,经过反复讨论,我班师生决定从课堂表现、课外活动效果、作业质量、纪律和卫生、手机管控六个维度进行小组评比,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強的细则,确定各个维度的权重,以分数进行量化。例如,“课堂表现”着重看课堂上小组讨论问题、有效解答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老师以小组讨论后主动回答问题的完整度、准确度为依据给小组加分,对每节课的加分次数、加分范围有明确规定,防止出现随意性加分;“课外活动效果”衡量的是通过小组课外活动合作解决问题、掌握学习内容的效果。评分规则着重看主讲人内容讲解是否清晰、组员有无互动、实际效果如何,然后老师当场做出点评,打出分数。

设计以上规则的目的就是促使本来有惰性、被动学习的学生主动学习,有实验表明,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将所学知识教授他人,因为你要把知识教给他人,自己必须先把知识弄懂吃透,“有需求的学习”“应用中的学习”才能使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科学的分组和激励措施是小组建设的保障

(一)分组方法

全班共40人,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便于小组建设。每个小组组员的构成充分考虑组员执行力、学科强弱、自觉性、自制力,男女生比例,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酝酿,最终确定分组名单。这个组建过程,体现“民主性”,突出组际的“均衡性”和组内“互补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小组的凝聚力。10个综合实力大致相同的小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竞争,也使班级原来慵懒的风气变得活跃起来。

(二)完善的规则需要有配套的激励措施才能鼓励先进、促动后进

1.每个月评选出5个优胜小组,用师生共同筹措和家长赞助的班费购买书籍、笔记本进行奖励,上面有六科老师的签名,具有纪念意义;

2.优胜小组享有优先选择座位的权利,享受更多的评优机会,如“优秀之星”“进步之星”“励志之星”,在家长会上由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亲自给他们颁发奖状,十足的仪式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促使他们逐步形成上进心。

3.优胜组组员生日时能获得一份做工精致的蛋糕作为礼物。

小组成员一荣俱荣,这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达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目的。当然,班主任也会对落后小组进行帮扶,经常召开恳谈会,细致剖析组内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帮助树立赶超信心。

四、小组建设的规则靠师生共同推行

(一)课堂上的小组活动

每堂课老师都会设置若干问题,留出一定时间让小组讨论解决,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时,老师既给基础相对较好、发言积极的学生展示的机会,也要照顾到每个小组里不那么积极的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参与进来,因为一旦失去关注,他们的惰性就会占上风,得过且过,成为“南郭先生”。通过课堂提问,对回答较好的小组进行加分,极大地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的听课专注度大大提高,思维也被调动起来,发言变得踊跃。两三周之后,就有老师感慨:“希望班的孩子上课情绪比普通班还要高,课也变得比以前好上了。”

(二)课外小组活动

课外小组活动一般安排在自习课,每次安排两个组,活动地点在教室隔壁的自习室。一开始活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活动目的不明确,准备不充分,讲解不清楚,组员间缺少互动,缺少即时检测,没有课后任务,甚至敷衍了事。经过指导老师的纠正、点评、示范,各个小组开始认真准备,渐入佳境:预先确定好讲解内容,轮流做主讲人。有的主讲人为了弄懂一个考点、一个典型题自己花钱上网看视频、查资料,请教老师。活动过程中学生提问不断,讨论投入,讲练结合,气氛热烈。有的小组甚至请来外班“学霸”给自己助力,各尽智慧,各显神通;有的学生请来家长旁听,展示自己当“小老师”的风采。小组活动的点滴收获都能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老师的介入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始终有班主任或值班老师关注和参与,40分钟的活动结束后,老师会立即对这个小组的活动加以点评,肯定长处,也指出不足,并给出分数,这样有理有据,学生也心悦诚服。活动结束后老师将点评内容及分数发到班级教师群里,最后班主任统计分数。

这样做确实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但是看到学生的投入和进步,老师也乐在其中。

(四)在其他维度上推进小组建设

仅仅依赖上述活动推动小组建设维度未免单一,必须重视其他维度,统筹考虑、综合考量,才能全面推进小组建设。在推进小组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育人,而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量化分数。例如,作业质量高低、有无抄袭等行为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狠抓不放、常抓不懈,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心存对知识的敬畏、对老师的尊重,让他们在表扬批评中受到教育,进一步端正学习和做人的态度。又如,手机管控是后进生管理的难点,我们有制定针对手机管理的规定,发现带手机来学校的予以重罚,不光罚本人,也罚所在小组,促使小组成员互相监督、自我约束。我们还在班级举行“管控手机承诺书”签字仪式,让家长、老师、同学共同见证这个庄重的承诺。我们还将签字仪式拍成视频,这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提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推行小组之间的挑战赛,10个小组自找对象,两两结对组成挑战方和应战方,挑战内容包括小组综合分、考试成绩、单科成绩、手机管控、不抄作业等。对于奖罚的约定奇招迭出,有的组约定挑战失败买学习用品,有的组约定挑战失败代为值日,有的组约定挑战失败每天早到30分钟读书……挑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也进一步提高了组内凝聚力,整个班级呈现组组你争我赶、人人不甘落后的喜人景象。

五、小组建设需要多方合力

小组建设进而班集体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支持才能稳步推进。

首先,必须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小组建设的设想和方案通过汇报,得到年级分管领导的同意,并在课时安排上予以区别对待,如为了增加小组活动时间,每周增加两节自习课;为了鼓励希望班学生,额外增加优秀之星和进步之星的奖励名额,分配给综合评比优胜的小组,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上进心;邀请学校领导来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正向激励作用。

其次,小组建设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家长是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都说家长和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但实际上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明显弱化,家长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学生又特别忌惮家长来学校和老师“告状”。我们就充分利用小组这个平台,把家长吸纳进来,参与对孩子的共同教育。在小组建设期间,我们一共召开了20次小组座谈会,每个小组两次,一次是小组组建之后,另一次是期中考试之后。参加会议的是各个小组的成员及其家长、班主任和部分老师,我们称之为“三方恳谈会”。会议的召开原则就是“有一说一,开诚布公,解决问题”。在会上我们对小组的每个人,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安排了“自己说”“队友说”“家长说”“老师说”“班主任说”几个环节,重点进行批評和自我批评,这样可以汇集最真实诚恳的意见,促使学生审视反省自身;同时,这种“多对一”的谈话方式,也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促使学生改正缺点。

另外,学长的现身说法也能发挥作用。习惯上,我们一般邀请成绩优秀的往届毕业生来做励志演说,但对于希望班的学生,我们觉得请那些“逆袭”成功的后进生学长来讲述他们不寻常的经历和如何转变的心路历程,效果会更好。笔者请上课瞌睡打了两年、晚上偷偷跑去上网或看小说到高三才意识到学习重要性的邢文冬来介绍他的成长故事,也请数学经常考六七十分的管笑妍来谈如何克服困难提高成绩……这些活生生的人和故事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容易被希望班的学生接受。笔者让每个小组和这些学长结成对子,通过信件和座谈的方式进行交流,让学弟学妹们深受启发,也增强了他们改变自己的信心。

这样多管齐下、全方位的教育,不断激励学生,不断寻找教育契机,让学生持续增强信心、强化自律性,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

六、小组建设促进了班集体的全面转变

小组建设从2018年10月开始,前后持续4个月的时间,高三下学期因时间紧迫、考试频繁而终止。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

(1)形成了健康、积极的班风,使学生树立了尊重规则的意识,开创了紧密合作、良性竞争的局面,班集体建设得到加强。

(2)学生的学习愿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积极的氛围影响下,学习态度明显端正,开始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信心开始增强。

(3)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由松散无序转向紧凑有序,学生的自律性得到强化。虽然本班也有少数学生或受家庭因素影响,或醒悟较迟,或学习特别困难没能在当年考上理想的学校,但他们都有了上进心,后来都保持着努力的姿态。

(4)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普遍比以前融洽。他们在小组建设和班集体建设中懂得了沟通,懂得了合作与分享,懂得了尊重与感恩,这些改变也反馈到了家庭中。

(5)高考成绩进步明显,2019年高考文化课本科升学率达到67.5%,有3人被本科一批次录取。

(6)班级被学校授予2019年度“优秀班集体”称号,获得团县委颁发的“优秀团支部”称号。

(7)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规则制度,使我校2019年以后的希望班有路可循;也为如何改变后进生的思想、激发其内在潜能提供了经验。学校也把本届希望班的经验收入学校班集体建设的优秀文集,一些经验也在普通班得到推广。

开设希望班,进行差异化教学是当前县中体制下走出办学困境、增加社会美誉度的有益尝试。根据后进生的学力合理安排教学,分层施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克服自身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对若干届希望班管理团队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加以提炼后,学校可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模式,为今后后进班级的转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尤其是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不同组合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同一组合内部学生综合素养差异较大,如能设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探索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转化合作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建设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