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023-05-24王乐平

当代旅游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育人

王乐平

[内容提要]践行“课程思政”,坚持“三全育人”,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研究以“三全育人”的视角阐述高职通识类“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整理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将价值引领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合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和多样的形式表现,具有意义深远的育人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肥沃土地,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在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切实把高校打造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本研究把“中国民俗旅游”课程内容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德育目标相结合,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沁润。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实践行动,增强思政育人的现代感、趣味性与亲和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实现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既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又能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具备学生基本的政治思想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探索价值引领于“中国民俗旅游”课程知识传授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通识类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部分教师思政意识不足,思政教育能力不强

在高职院校奖励机制中,学校重视教师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通识课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对“中国民俗旅游”课程的育人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被问及学生“觉得‘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如何?”时,有60.95%的学生对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充分肯定,有2.2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程思政开展情况非常不充分。其中少部分老师认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学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教师或者班主任,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究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师课堂专业技能训练和比赛中,因此在通识类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普遍存在思政意识薄弱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分阶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思政因素、价值引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仍需要研究探讨。

(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单一与固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对通识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问卷调查中,被问及“教师在‘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一般有哪些?”时,回答教师简单讲授课文的占比为50%,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满意度不高,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未深入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在“传道受业解惑”过程中,教师只对知识进行机械讲解,没有分析知识背后的思政育人因素,没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成效。随着新时代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老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一些课堂存在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师生未及时更新信息化技术和推进课堂思政教学改革,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未能渗透工匠职业素养。

(三)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思政教育相比于课程内容教学的显性教育而言,它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显性教学成效,无法直接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评价体系。在问及“‘中国民俗旅游’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程度及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具体如何?”时,要求高校通过建立思政教师与任课教师联合、各职能部门与二级院系间共同参与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除了部门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等问题,对于如何在通识类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也缺乏总体规划,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构建,使相关通识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停留在文化层面,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政改革

该课程共设置7 个专题,分别为“风味菜系”“茶艺民俗”“酒水民俗”“华服典章”“居住民俗”“节日民俗”“实践项目”。“中国民俗旅游”课程属于学校通识类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国各地传统民俗文化,也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自信心。

(一)教师以“三全育人”为背景,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1 教师将民俗典故讲授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全员育人的尝试

谈及忠孝介子推与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为报恩见绵山中的介子推,遭山高路险就火烧绵山,想逼出介子推,而介子推在临终前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痛失忠臣的重耳为纪念介子推,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烟火,仅食寒食,次日为清明节——房前房后插柳条,以示怀念。从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重情重义。对于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民俗典故激发其对典故的好奇和探讨,启发学生智慧,达到师生情感共鸣,实现课程中全员育人。

2 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体验,拓展德育覆盖面和相关领域,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培养

通过课前合理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体验性、情感性,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课堂上,学生通过演示自己的家乡饮食、茶艺、酒水、本土非遗文化相关习俗,运用现场茶艺展示,茶、酒相关诗歌朗诵等活动,锻炼学生互助合作、知行合一的能力。在知识传授和教育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始终加强立德立人的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更新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新型空间,实现全程育人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空间,实现传统民俗教学的重组与整合,通过图文声视等多种形式,使民俗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社会资源、实践资源等转化为趣味性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例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真实体验我国传统民俗活动,如把与茶、酒相关的诗词歌赋、舞狮、李小龙拳击等文化素材和社会实践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使所学知识突破壁垒,拓展思想教育的无限空间。

(二)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与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融合

1 深度拓展“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育人效果

深入挖掘教育内容和思政因素的切入点是思政教育内容的关键,囊括了以下相关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学生对八大菜系学习,可以对饮食文化进一步了解,通过结合《舌尖上的中国》视频讲解、当今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等话题开展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树立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对于食品健康安全等时事热点的关注,体现学生家国情怀、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白族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艺习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凡事都要多“回味”,记住“先苦后甜”的哲理。在介绍中国酒文化时,强调酒文化与中国诗词等中国元素的完美结合,树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介绍中,学生通过观看五彩缤纷、绚丽、鲜明的民族服饰,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对古代先贤的纪念和当代爱国情怀的弘扬。中秋节是家庭和睦、团圆幸福的最好表现。同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做好自己家乡非遗文化的传播,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进一步了解家乡非遗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根据课程的思政要求,基于知识和能力培养,对课程教学内容增加思政目标(见表1)。“中国民俗旅游”课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全国各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还能树立学生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意识,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表1 “中国民俗旅游”思政教学目标

3 合理应用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全局思维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应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或者信息技术平台,如:超星、智慧职教等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等提前调查,教师及时对课前问卷进行后台整理与归纳,为下节课和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在讲解茶艺民俗、酒水民俗、服饰民俗、民居民俗的历史元素时,引入思维导图,以历史时间轴为主线,分支开展各项相关传统民俗文化知识,并加入民俗典故及相关历史事件,引发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构建全局化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地访谈,参与田野调查,探索家乡非遗传承,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学习过程稳步推进,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做到价值领先、知行一致。

(三)构建“思政与专业课教师—教学单位—学校层面”层层递进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合作机制

合作机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为达成某种目的而建立内部和外部的有效对接制度。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凝聚了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正能量,新生入校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即兼职思政引导者,同时辅导员兼任专职思政引导者,在学习、生活当中由他们陪伴、引领、指导,使学生既能获取专业知识又能升华爱国主义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单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教学组织,教学单位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优势,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增加课程育人知识点,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衔接,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效结合。最后,学校层面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思政育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构建学校层面课程的思政建设合作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 结语

高职院校开设“中国民俗旅游”课程,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各民族传统饮食、茶艺、酒、民居等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家乡的自豪感,鼓励学生自觉将个人价值、职业价值、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深化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学校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事象、乡土情感中挖掘“课程思政”因素,旨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和领悟民俗文化的魅力,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正确的文化观,主动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本文以“中国民俗旅游”为例提出了实施思政改革的具体途径,坚持在教学目标中立德立人,在教学内容上强化育人功能,在教学方式上倡导知行合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文科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最终实现育人目标的统一。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民俗育人
冬季民俗节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