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德语文学教学实践
2023-05-24曾悦史敏岳
曾悦 史敏岳
内容摘要:在外语专业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正视德语文学课程在当下德语人才培养体系中面临的困境,深刻认识文学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是推进德语专业改革的重要步骤。因此要改革德语文学课程教学方式,改变当前文学课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开发德语文学实践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德语文学在新时代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能力培养 OBE理念 德语文学 实践教学
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题为《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总体要求、思路、措施、标准和目标[1]。目前中国正同世界各国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为高等外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外语专业正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未来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仅精通外语,更要具备多种能力,能够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传统的外语专业势必要转型。许多高校外语专业改革方向是继续强化语言技能训练,并增加或强化其他专业方向课程,例如在德语专业,经贸、科技、法律等课程被加入到培养计划中,而历来属于专业核心组成部分的文学课日渐被边缘化。本文认为,将文学课排除在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势必会使得德语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不全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由文学课在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借用蒋洪新关于英美文学教学的论述,“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学教学,而文学教学的精髓是发扬人文精神”[2]。然而当前文学课边缘化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其原因是教师对文学课定位思考不足,授课方式及内容陈旧,无法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改革传统文学课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具体实现路径便是以OBE理念为指导,全面开发德语文学实践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学在新时代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逐渐式微与重知识、轻能力:文学课程的当下困境
目前文学课在国内各高校的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遍有逐渐式微的趋势,并且这种现象在理工类和部分专业类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学课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占学分比重和总学时下降,地位被不断削弱。以笔者所在的中部某理工科大学德语系为例,在2011版培养方案中,德语文学类理论课开设5门(德语国家文学史与作品选读1-3、德语散文名篇选读、德语中短篇小说)共计10个学分,总学时160,学分及学时数在占理论教学部分6%,课程性质涵盖专业必修课(6学分)和专业任选课(4学分),另有2学分共计2周课时的“德语戏剧表演”被列入实践教学环节;而到了2019版培养方案,文学理论课仅开设2门(德国文学1-2)共计4个学分,总学时64,学分及学时数占理论教学部分仅2.8%,课程性质变成了专业方向课中的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原有的“德语戏剧表演”被删除,代之以“德语影视欣赏”。文学课程学分学时占比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且课程类型变得单一,地位不断下降,而这一现象在国内各高校德语专业中绝非个例。第二个困境本质上是现行德语文学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授课教师仅满足于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较为陈旧,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需要死记硬背各个时期作家写作风格、作品内容梗概和一些重要文学概念,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识记情况。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与当下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脱节,而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更勿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长此以往,学生对文学必然兴趣不足,学习效果欠佳,最终陷入到“教无味、学无趣”[3]的境地之中。文学课被边缘化实际上是自身授课方式及内容陈旧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然要对德语文学的教学方式展开革新。
二.文学教育与能力培养:基于《指南》的德语文学课程地位与任务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对外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等做出了规定,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4];两年后,德语专业教指委根据《国标》继续细化,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针对德语专业的建设制定了指导性方案。《指南》指明了文学课在整个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理应扮演的角色,规定了德语文学的课程性质。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指南》开篇便明确了德语专业的五个专业方向:语言学、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翻译学、跨文化研究[5],可见文学依然是德语专业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后从课程体系看,“德语文学概论”在《指南》中被列入在了专业核心课程中的专业知识课框架下,并规定其性质为必修课。此外,各高校可根据所在区域特点和自身办学定位选择性地开设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包含相应的专业方向课,例如在上述五大方向中,文学方向的各类课程可包含德语国家文学史、德语文学选读、文学理论入门以及欧洲文学史等课程。各大高校德语专业完全可以根据《指南》精神积极探索建设多种形式多种类别的文学课程。不过根据目前各大高校的实际操作来看,文学类课程大多局限于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开设,尚未被真正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然而外语类专业原本就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所以这也是文学课常被诟病脱离实践的原因之一。鉴于《指南》将实践教学环节抬到与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要真正巩固文学课的核心地位,就必须将文学课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扩大文学课的适用范围,让文学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除了课程体系,《指南》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德语专业培养规格部分中的能力要求,这部分清晰地体现了从被动的知识获取递进至主动的能力运用这一专业人才素养发展趋势。《指南》提出了德语学生需要具备的九大能力:德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国情研判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被特别突出[5]。通常认为在这九大能力中与文学课直接相关的是“文学赏析能力”,表面上看在社会实践中并无“文学赏析能力”的用武之地,但这是一种偏见。在解读《指南》,分析德语专业学科转向时,刘齐生将“文学赏析能力”与“跨文化能力”结合起来,认为这两种能力一同“表现了德语专业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接受和分析能力”,能让学生“理解德语国家文化,并善于与德国人打交道,或者帮助他人与德国人交流”[6],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赏析能力”的静态理论层面,指出文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跨文化交际问题,肯定了文学课的实用性。再从其他能力要求看,“德语运用能力”是专业基础,阅读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德语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德语水平,这也体现出了文学课的实践性。针对《指南》突出的思辨与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张文忠和孙有中认为它们“长期掣肘外语类专业人才质量提升”,是“外语教育深入改革需要解决的难题”[7],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各个课程都务必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几项能力,文学课也不例外。现在的常见做法是要求学生撰写文学评论,在写作过程中独立运用互联网搜索资料,寻找新的批评角度,将材料组织起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过程显然可以锻炼到学生的思辨创新、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但目前文学课堂大多仅停留在这一步,教师还需发掘更多形式,使文学课更好地发挥能力培养的作用。在各能力要求中,“国情研判能力”是德语专业首次提出,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掌握的德语国家各方面知识,对德语国家重大社会事件做出初步研判,充分体现了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展现了德语学生的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是德语专业一大特色。学习文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掌握德语国家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甚至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是培养学生国情研判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最后的实践能力是可以说是所有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反映了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不断拓宽新的知识领域,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一切课程教育最终都应当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好的文学教育还应当面向现实,以特有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題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给“文学何为”这一恒久疑问以令人满意的回答。
三.以产出为目标:OBE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文学实践教学探索
由上文可知,文学课作为德语专业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培养德语学生各项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文学课的能力培养作用之所以被低估,是因为其实践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即便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形式也较为单一。实践教学并不局限于课程结构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块,而是应当“贯穿外语类专业教育全过程”,“贯穿通识教育课程等3类课程始终”[7]。文学课教学势必要从理论转向实践,真正做到“做学用合一”[7]。要充分发掘文学课的实践性,就需要转变以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文学课上的知识真正活用起来。本文认为将OBE教育理念引入到教学中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OBE理念意为“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師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定课程学习目标,以此为依据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知识产出是教学目的,能力培养是最终目的。OBE教育理念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以产出为核心的内涵对标的正是能力培养,若教师以OBE理念指导文学教学,以九大能力要求为导向,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与文学相关的产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产出展开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就能既改变文学课的尴尬地位,又能充分发挥文学课在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变教为学、变被动为主动。
由于学习文学类课程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仅在高年级开设一到两门文学类课程显然无法充分发挥文学课的能力提高作用,因此文学课应贯穿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的全过程[8]。首先可以打破文学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线,使德语文学相关知识不局限于某一门课程,而是将文学内容嵌入到整个培养环节中,例如在一年级听力课上可选取简单的德语诗歌、小说甚至是歌词作为听写练习素材;在二年级德语写作课中布置德语诗歌及小故事撰写等创意写作任务,或安排学生自行搜索整理文献,撰写文学批评;在三年级德汉互译课程中增加文学翻译素材,让学生掌握文学类文本的翻译策略,或在跨文化交际课上安排学生将中德文学作品拍摄成短片,一些讲述中国故事的内容可以发布在国外自媒体平台上,传播中国文化等。其次还可引入更加多元的学习手段,布置多种形式的课上课下任务,让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例如学生报告、小组讨论、作品翻译、作品改写和创作、诗歌朗诵、文学改编影视及话剧歌剧欣赏、学术论文撰写等,使学生实现专业知识产出。最后,德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势必要加入文学相关内容,这是使文学真正承担起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及全面素养培育任务的关键一步。外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此外根据外语类专业实际情况,还可以增加专业实践内容[7]。比起过去的“外语第二课堂”,《指南》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更加细化,形式更加丰富。授课教师和德语专业教研室可充分解放思想,借鉴其他高校及语种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大力开发与文学有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戏剧表演、读书沙龙、翻译工作坊、电影观影、公众号文章撰写和推送、短视频拍摄、诗歌朗诵比赛、学术创新大赛、学术论坛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导师课题、暑期学校。通过多课程联动配合、授课方式范式转变及充分发掘实践教学环节潜力,浓厚的文学氛围得以形成,学生能够在文学框架下持续产出,OBE理念指导下的文学实践教学探索也得以全面推进。
在外语专业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文学课在当下德语人才培养体系中面临的困境,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文学教育对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所应当肩负起的责任。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都应当深刻认识到文学在德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以及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过程中所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新时代的高校德语文学教学必须从实践出发,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为己任,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岩.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3.
[2]蒋洪新.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外国文学,2005(1):105.
[3]田静.英美文学“金课”建设的思考与路径探索——以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5):130.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0.
[5]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6]刘齐生.《德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德语专业的学科转向[J].外语学刊,2020(5):3.
[7]张文忠,孙有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调查概述[J].外语界,2022(2):2-7.
[8]张赟.外国文学课程现状及改革探索——以德语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书院史(德文版)”(21WJKB00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克莱斯特德意志民族思想研究”(WGW21204);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德语文学课程建设研究”(JY21043);2022年南昌航空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德国文学2”(SZ2234);2022年南昌航空大学校级教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科技德语课程改革研究”(JY22051)。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