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年报分析
2023-05-24李关政
李关政
2020—2022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在这三年中,股份制银行除了要应对疫情冲击,还要承受利率下行、房地产紧缩、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等诸多国内和国际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股份制银行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实现了稳健经营,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营业净收入增速有所下滑,各行表现分化明显
新冠疫情三年,股份制银行的营收还是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如果用三年的复合增速来对比,股份制银行营收在疫情前的三年(2017—2019年)复合增速是7.5%,而在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速跌至4.2%,下滑了3.3个百分点。逐年来看,营收增速从疫情前的14%一路下滑。2022年,9家在A股上市的全国股份制银行实现营业净收入1.60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幅较2021年回落了4.9个百分点(见图1)。
具体考察各家银行可以发现,大部分银行在这三年期间的营收表现都显著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只有招商银行曾在2021年取得了14%的增速。三年中,各行经营分化明显。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始终保持了营收的正增长,而另外4家银行都出现过年度营收负增长。2022年,浙商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等5家银行的增速分别为12.1%、6.2%、4.1% 3.3%和0.5%,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等4家银行则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下降了15.6%、2.2%、1.2%和0.7%。其中,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是连续两年负增长(见图2)。
受经营分化的影响,各家银行在营收上的位次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三年间,招商银行凭借相对稳健的增长依然占据股份制银行首位,且较第二名的优势从2019年的790亿元扩大到1224亿元,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浦发银行在疫情前的2019年排在第二位,但是先后被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超越,排名下滑到第四位,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则稳居第二、第三位。民生银行从2019年的第五位下滑到第七位,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则先后超越民生银行,分列第五、第六位。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的位次保持不变(见图3)。展望2023年,最大的看点是平安银行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一举超越浦发银行,进入到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竞争的梯队。
净利润增速波动较大, 下滑幅度低于营收
2020—2022三年间,各银行的净利润均出现了较大波动。2020年,在新冠疫情第一波冲击及审慎的拨备政策影响下,各银行利润整体上呈现负增长态势;在2021年随着经济活动的恢复,净利润增速大幅反弹至13.7%;但2022年受到奥密克戎的冲击,并叠加紧缩性产业政策和降息的影响,净利润增速再度下滑。2022年,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见图4)。各银行的净利润在疫情前的三年(2017—2019年)复合增速是7.2%,而在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速跌至6.5%,下滑了0.7个百分点。净利润复合增速的下滑幅度低于营业收入,主要是因为拨备调节的因素。
分机构来看,大部分银行在2022年都實现了净利润正增长,其中增幅最高的是平安银行,高达25%;其次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为15.1%、11.6%和10.5%;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实现了个位数的利润增幅;而浦发银行净利润则下降了3.5%。三年间,浦发银行连续三年利润负增长;而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则是民生银行,在2020年净利润降幅达36.3%(见图5)。
利润贡献分解:规模及拨备因素支撑利润增长
采用利润分解法,可以分析规模、息差、非息、运营成本、拨备等因素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大小,以及各项驱动因素在疫情三年当中的变化情况(见图6)。
规模贡献是利润增长的稳定器
自2019年以来,规模增长一直为各银行利润增长的“中流砥柱”,约为5个百分点,是所有因素当中最为稳定的。这说明银行经营还是必须保住规模的基本盘,才能确保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在2020—2022年疫情期间,银行业经营历经诸多冲击,包括信用风险爆发、贷款利率下行及股债双杀等,都对银行经营产生了较多压力,而只有资产投放是相对稳定且能持续推动业绩增长的。
截至2022年末,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规模达58.2万亿元,其中贷款规模为33.7万亿元。新冠疫情三年以来,资产及贷款的增速高开低走,在2020年为抗击疫情大幅增加投放;2021年由于高基数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缓;在2022年则受限于需求,贷款增速继续下行,而资产增速有所企稳(见图7)。股份制银行在2022年的资产增速低于国有大行。从贷款结构来看,因按揭贷款投放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零售贷款增速大幅回落,而对公贷款、同业资产、投资资产增长则相对较快。
分银行看,规模排名没有变化,但是浙商银行与平安银行等后起之秀正在快速“追赶”,而民生银行增长乏力。规模体量排名靠前的依然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没有很大变化。在过去三年的扩张速度方面,复合增速超过10%的有4家银行。体量最小的浙商银行以13%的增速位居上市股份行第一位;招商银行作为体量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以11%的速度位列第二;平安银行与光大银行在规模上属于第二梯队,但增速分别达到10.6%和10%。其他银行的增速均在10%以下,其中民生银行以2.8%的速度处于末位,也使得其与第四名中信银行的差距从2019年末的不到700亿元扩大到了2022年末的13000亿元(见图8)。
息差贡献由正转负,净息差趋向分化
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的息差贡献逐年下滑,从2021年起成为利润的拖累项,这主要源于净息差的升降趋势转换。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在2020年及以前处于上升态势,其中2019年上升了26BPs,2020年的上升幅度下滑至15BPs,并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随后在2021—2022年转而下行,因此息差贡献也相应转负(见图9)。
分银行看,净息差在过去三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显示出各家银行在客户结构、业务结构、风险定价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明显拉大。其中,平安银行在净息差方面的表现最佳,不仅保持了上市股份制银行的最高水平,而且较疫情前有所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平安银行在2021年抓住了经济复苏的时机,把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了20BPs,同时负债成本率也下降了11BPs。平安银行在2022年的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率同步下行,分别下降12BPs和5BPs,相应净息差仅小幅下行4BPs,以2.75%的水平高居首位。
另外一家实现净息差提升的银行是兴业银行,从2019年的1.94%提高到2022年的2.10%,使得其净息差在各银行中的排名从最后一名提升到第4名。这主要得益于其在2020年的负债成本率下行30BPs,而资产收益率则上行17BPs。
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的净息差下行幅度较大,三年降幅分别达到51BPs和31BPs,并分别位列净息差最低的两名。净息差下行幅度过大也是这两家银行的营收、净利润表现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见图10)。
非息收入波动大,各家银行分化明显
非息收入可分为手续费收入和其他非息收入,后者主要是来自于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汇兑净收益和其他業务净收人等。从两项非息收入的贡献和净息差贡献的对比来看,非息收入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净息差贡献的波动,有利于银行整体业绩的稳定。从手续费收入贡献和其他非息贡献的对比来看,两者已经不相伯仲,说明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对银行整体营收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2022年,上市股份制银行(不含华夏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561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871亿元,同比下降2.4%。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为30.4%,远高于国有大行(23.8%)、城商行(11.4%)和农商行(12.5%)。分银行来看,各家银行的非息收入增速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波动性大,增长率达到正负20%并不罕见。原因在于非息类业务不像净息类业务那样有存量,而是在每年初归零,要重新做起。因此非息收入受当年经营环境的影响明显大于净息收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重视非息收入占比,认为有利于优化收入结构;但随着非息收入占比提高到一定程度,且来源于利息收入的“切点”越来越少,商业银行就有必要关注非息收入的稳定性问题。股份制银行整体的非息收入占比较高,就更加值得重视。
各银行非息收入表现分化极大。以2022年为例,已经披露数据的8家股份行中,非息收入实现正增长和出现负增长的银行分别是4家,其中增速最高的是12%(浙商银行),负增长幅度最大也高达18.6%(民生银行)。这表明各家银行在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投资业务方面的结构和业务策略差异很大(见图11)。
运营成本贡献逐年下滑,成本管控力度不足
三年间,运营成本对净利润的贡献逐年下滑,在2022年拖累净利润增速2.5个百分点。2022年,除华夏银行外的8家股份制银行的费用及成本支出合计4545亿元,同比增长6.1%;而在疫情三年的复合增速是7.5%,显著高于营收复合增速(4.2%),因此总体来看,成本管控力度是不够的。分银行来看,成本管控表现相对较好的银行是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其运营成本增速逐年下降;而兴业银行和浙商银行在过去三年的运营成本则是连年上涨,主要是加大了数字化建设、业务转型、品牌及客户基础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见图12)。
在成本收入比方面,各银行的平均成本收入比是30.26%,而且在疫情三年间持续攀升了近3个百分点。分银行来看,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持续上升,其中浦发银行和民生主要是受分母端营业收入萎缩的影响。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则实现了成本收入比的持续下降,除了在分子端控制成本,更重要的原因是分母端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快(见图13)。
拨备因素成为利润的重要支撑项
各银行的拨备贡献逐年上升,在2019、2020年是利润拖累项,在2021、2022两年则成为利润支撑项。这一方面是因为整个银行业在2020年都大幅计提拨备以应对疫情的冲击,此后两年的计提压力就相对变小;另一方面则是营收增速下滑,银行主观上也需要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调整计提力度,以保持利润增速的相对稳定。
从资产质量来看,上市股份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在2020年前三季度大幅提升到4452亿元的水平,主要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银行依据审慎的监管指引加大了不良贷款的确认力度。此后经过年底的集中核销,不良贷款余额降至4200亿元以下。2021年经济复苏,不良贷款余额进一步下降到4100亿元左右,但2022年在经济疲弱的压力下再度上行至4236亿元的水平。不良贷款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22年末的不良率是1.26%。拉长周期来看,不良率最低是在2011年的0.5%,最高是在2017年的1.7%。考虑到经济持续放缓的“新常态”,各银行能够将不良率压降到当前水平已殊为不易。不良率维持在1%—1.2%区间将是一个比较合意的水平(见图14)。
分银行看,招商银行在2021年把不良率降到了1%以下并保持至今,也是股份行当中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1%的。平安银行的不良率在2019年曾高达1.65%,但是在2020年经过大幅核销以后迅速下降到接近1%,一跃成为资产质量最好的股份行之一。此外,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也基本在2020年大幅化解了不良贷款。浦发银行虽然不良率也有所下降,但历史包袱依然较重。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的不良率在过去三年有所提升,显示仍承受较大的资产质量压力(见图15)。
从资产质量的前瞻性指标来看,关注贷款、逾期贷款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未来的资产质量压力并不会减轻。其中,关注类贷款余额除中信银行略降0.6%外,其他银行均有所增长。逾期贷款余额除了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分别比年初下降9.1%和6.1%外,其他银行均有所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较2021年增长36.3%和28.1%。
2023年股份制银行经营展望
2023年,国内经济随着疫情的基本结束而进入重启阶段。消费复苏势头明显,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显著改善,投资也稳定增长,市场主体活力趋强,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然而,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经济复苏还面临不少挑战。一是疫情对居民收入增长造成一定打击,消费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二是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缺口,负债压力过大,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三是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面临一定的衰退风险,外贸出口景气度下降。
因此,股份制银行在2023年的经营环境将较上年有所改善,但同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总体来看,股份制银行在2023年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净息差面临进一步缩窄的压力。展望2023年,净息差依然处于下行筑底的阶段。在资产端,存量贷款集中重定价,2022年LPR下降的延伸效果已在2023年一季度得到集中体现。在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未改,负债成本保持刚性。因此,净息差在2023年对利润增长的贡献有可能继续为负。
非利息净收入将有所回升。首先是金融市场的走势预计好于2022年,财富管理类收入有望回升,同时也可降低其他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其次是居民消费的增长将有利于结算类中收以及信用卡收入的增长;最后是经济活动的复苏,与企业融资相关的中间业务也有望更快发展。
资产质量存在不确定性。2023年的经济复苏总体上会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资产治理压力,但在一些薄弱领域仍存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例如,地方债务经过多年的累积已经形成庞大体量,借新还旧的模式不可持续,无论是债务化解还是出现实质性违约,都会冲击银行的资产质量。此外,外贸行业、工程机械、食品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面临景气度下行或者产能过剩的风险,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带来冲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系招商银行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董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