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效果评价探究
2023-05-24邓青川刘林峰梁小利荣娴
邓青川 刘林峰 梁小利 荣娴
摘要:随着课堂革命的深入推进,各所高校在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为推进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和应用,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该文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建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为例,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三个方面对学校首批建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进行探究,以期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应用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G43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NG Qingchuan LIU Linfeng LIANG Xiaoli RONG Xian
(Department of Nursing,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lassroom revolu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uilt hybrid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e the sharing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built by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s the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first built by the colleg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innovat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Hybrid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ppli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課程是教育的微观问题,但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1]。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课程建设也由最初的传统“灌输式”课程到在线开放课程再到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而改革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体现着高校由“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保障下,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和课程重构,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背景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9年1月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要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并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按照“职教20条”要求,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20年9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职业院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发遴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实施情景式、案例式、活动式等教法,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20年11月持续推进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高职)认定工作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认定工作。
2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相关概念
混合式教学经历了开放课程(OCW)、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简称慕课)和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SPOC)3个阶段,通过混合式教学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才有了建设的基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促进课程的建设。
2002年,史密斯·艾勒特·马西埃首先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概念,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的一种模式[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优势融合,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和资源,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和自学,从而将知识进行传递,针对学生自学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解决疑难;课中根据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学习汇报,教师点评并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课后学生归纳总结、完成课后测验,教师线上开展知识点拓展,从而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深入学习。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过程中产生的,2008年慕课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该类课程的特点是互动性强,老师们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状态,为学生答疑解惑,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个性化等优势,也擴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但也存在课程的参与度、完成率和互动性不高、不适用于实践教学等问题。随着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强调小班化、研讨式、混合式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3]。此类教学模式使课堂知识从师生间的简单传递向注重课堂学习成效、课堂交互性和学习的灵活性转变,教师也从教育资源提供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支持者转变。
3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目标及方向
3.1 建设目标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既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也是整合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根据教育部2020年11月持续推进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高职)认定工作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认定工作的要求,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川护)于2021年4月开展院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工作,鼓励依托已建设的院级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课程转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支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等申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最终经个人申报、系(部)遴选、学院组织专家评审,立项了九门课程为院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并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制作、平台上线开课等工作。在建设周期内,各门课程要明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自主模式,让学生从“低头族”到认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逐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3.2建设方向
3.2.1自建课程资源校内应用,校外引用
个别课程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国大学慕课资源等平台上未找到相应的课程资源或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不适用于该课程的线上资源。因此需要自建线上教学资源,学院与智慧树公司签订了线上课程拍摄协议,立项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团队老师们利用空余时间拍摄微课视频,上传教学平台供学生自学。学院积极鼓励立项的课程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从而将课程资源推广和共享,供其他同类院校的师生参考。
3.2.2课程建设引导教师的线上线下教学形成优势互补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要做到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是要达到1+1>2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点以及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又要发挥线下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启发、总结和知识拓展等方面的优势[4]。从而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过程
4.1课程前期建设现状
学院立项的九门课程均是核心课程,在教学上基本采用的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大班面授、讲授为主。虽然其中个别课程采用了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新的教学方法,但此类方法没有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课堂教学也没有真正转变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
4.2组建课程团队
在组建课程团队过程中,从教师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为本门课程的负责人,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并将师德师风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团队成员长期担任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从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教学成果等方面合理评估;同时还需配备信息技术人员或教学辅助人员,长期服务课程的建设,包括平台技术支持、课程内容更新、在线答疑辅导等。
4.3明确课程建设方式
大部分课程的线上资源在相应的教学平台上可以引入,但在引入资源时要结合学院的学生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上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带来的优质教学;个别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在在线开放课程的公共服务平台上没有对应的课程资源,因此需要自建微课来解决。
4.4 重构课程教学设计
4.4.1 科学的教学目标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本任务。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充分调研本专业在行业企业的岗位胜任能力,从而优化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制定对应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教师根据所授章节的内容合理设计哪些是需要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知识;能力目标是通过本章节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索创新的社会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困难的职业能力;素质目标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等。
4.4.2合理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安排
按照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对模块内容做好线上线下章节安排、学时分配和重难点知识的安排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针对公共基础课程,因理论性太强、实用性不够而显得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发现学习的内容和专业之间的联系。因此此类课程在改革思路上的一点就是如何结合医药卫生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录制具有专业特点的微课,或与行业企业对接使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4.4.3考核方式
有效的考核方式能让教师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川护立项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例,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考核+终末考试”,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课堂表现、阶段性学习测验、线上课程学习情况、教学实践活动等;终末考试主要为学期末的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同时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并重,保证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5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应用
5.1 課程教学实施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实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5],每个环节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具体的教学实施框架图如图1所示。
5.1.1 课前
此阶段为线上阶段,利用信息化资源将知识传递。教师将完成组课、备课两大任务,这将考验教师团队的自身能力,也需要团队中信息技术人员的参与来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在此阶段要求教师将微课、案例、动画视频、PPT等课程资源上传平台,让学生们完成课前预习和自学,微课的内容可以引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国大学慕课资源、学院在线开放的课程资源库、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也可以自行拍摄。学生将根据线上课程资源完成自学,并在平台上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教师将根据学生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在线答疑,对优秀的提问给与赞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1.2 课中
此阶段主要为线下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内化。教师在课堂上投放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们通过问答、小组讨论、新知识探究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个阶段通过对知识点进行互动反馈,加深学生们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也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协作,增加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此阶段的课堂教学将接受学院教务部门的督导和巡查,以便及时掌握课程建设情况和教师教学质量。
5.1.3 课后
此阶段主要为线上阶段,需要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上传到学习平台,通过 “随堂测验”形式对学生们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让学生们进行归纳总结、反思。此外,教师还需布置课后作业和拓展性项目,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2课程效果评价
课程效果的评价有助于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改进,以川护的评价体系为例,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四评”的评价标准:包括自评(专业自评、课程自评)、评教(督导专家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评学(学生评学、教师评学)、用人单位评价(招生就业处、各系、各专业收集整理用人单位评价信息),开展多视角、多主体、多元化评价。
6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应用效果评价及策略
根据川护立项的院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实施情况,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得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6.1强化课程教学设计,找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连接点
通过对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调研发现,56%的学生认为对本课程的知识点把握不牢靠。学生在长期接受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后,短时间内难以通过“自学—展示—讨论—测验”这样的学习方式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6],且对于个别课程,教师在课前发布的任务中,推送了较多的教学视频,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学生存在不想观看教学视频的畏难情绪。
因此,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实施之前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将章节的教学内容以任务式分工,将任务作为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点。课前在线上推送的教学任务视频时间不宜过长,71%的教师认为教学视频时长应控制在6~10 min;在每个教学视频中包含的知识点应紧扣本章节讲授的重难点内容,不然会存在线上教学视频与线下课堂讲授内容高度重复的情况,70%的教师认为每个视频推送的重点知识点不应超过3个。
6.2夯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视频资源的质量关系到學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川护立项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为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智慧树公司签订了线上课程拍摄协议,故90%的线上视频资源来源于教师通过智慧树公司拍摄。存在拍摄场景单一,视频处理效率低等情况。在通过超星学习通将教学视频推送给学生后,46%的学生反映视频的清晰度不高,且因为校园网的原因,在播放过程中存在卡顿现象。
因此,在课程拍摄时,教学管理部门应及时与教师和拍摄方做好沟通,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设置不同的拍摄背景,并在后期视频制作过程中对技术人员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在课程拍摄时需要熟练掌握拍摄内容、控制表情和语速手势等,避免重复多次拍摄,保证拍摄进度和质量。在推送教学视频时,团队成员中的信息技术人员应对接学校信息中心处理好学生视频播放不流畅和清晰度不高的问题。
6.3 优化过程性考核和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对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进行考核时,57%的教师采用4∶6的考核方式(即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成绩占60%),过程性考核包括了学生课堂表现、阶段性学习测验、线上课程学习情况、教学实践活动等;其中线上课程学习情况建议在过程性考核中占比20%~60%。通过此种考核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并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7]。调查发现,89%的学生会根据教师课前发布的学习任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91%的学生会认真观看教师在平台上传的教学视频,并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6.4 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激励机制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对教师而言工作量倍增,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微课视频录制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全程参与,与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相比,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调研,91%的教师认为学校应该完善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在课时量的核定、工作量的认定、职称评审、学校评优等方面予以支持[8]。
6.5合理加大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高职院校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差异,为保障课程建设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软件和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室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实训设备,构建自主的录播教室、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确保教学的软件和硬件都能满足教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这种智能化、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也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7 结语
高职院校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正着力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此类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经验的积累和学校的政策支持,建设的优质课程将有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的融合,能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以川护立项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例,为更多同类院校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促进优质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桐梅.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究[J].高职论坛,2022(33):180-184.
[2] 刘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21.13-14.
[3]姚友明,郑州,李立新.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8):86-89.
[4] 戚之琳,凌烈锋,齐世美,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2):122-126.
[5]金朦.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8):122-123,145.
[6]陈艳芳.构建高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以高职计算机专业伦理课程为例[J].科技风,2021(16):43-44.
[7]张山.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以川信为例[J].现代交际,2021(7):47-49.
[8]李敏.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及思考:以浙江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实务》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