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邯郸专家到地头 科技护丰收

2023-05-23陈正,白增安

农民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武安市苗情墒情

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黄沟小麦种植基地,大型喷灌农机具在田间作业。当前,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

“由于这个地块没有浇越冬水,土壤墒情不足,建议小麦返青后加强肥水管理。”在临漳县狄邱乡王庄村的麦田里,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吕美宏正给乡亲们讲解小麦管理注意事项。

连日来,邯郸各级农业技术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开展春耕春管。以市县乡农技人员为主体,吸纳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专家、特聘农技员、乡土专家等,组建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队伍,在16 个产粮大县每个县组建由10 名以上专家组成的粮食生产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在194 个乡镇设立科技服务站,在4955 个行政村每村选派一名粮食生产科技专员,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指导。

“今年全市一二类壮苗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89.2%,整体苗情接近常年。”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段美生介绍,虽然去年冬季降水偏少,但由于播种基础良好,底墒充足,浇冻水面积大,大部分麦田墒情较为适宜,但也存在部分麦田发生轻度冻害等问题。“通过实地查看,这些发生轻度冻害地块的小麦心叶、分蘖没有受到影响,通过加强春管,对小麦后期生长影响不大。”

农资准备充裕配送快捷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前不久,武安市大同镇马会村农场1400 亩农田使用的高磷复合肥等肥料陆续运达。“微信群里说明品种、数量,送货上门,不用自己跑腿。”马会村种植大户卢红杰说。

在大同镇供销社仓库,春耕所需的各类农资品种齐全,一批批农资装车后被运送至各村农资站,现场却见不到一名买家。

“我们把种粮大户都拉进微信群,农资价格公开透明,质量有保障,农民有啥需求,我们马上办。”武安市供销社党组书记高记斌介绍,为打通农资供应服务“最后一公里”,他们以农资配送中心为依托、309 家农资经营网点为载体,采取“淡储旺销”模式,稳定节后农资市场价格。同时,在西部山区偏远村庄设立供销农资间,提供预约订货、送货上门、拆整卖零等服务,让山区群众不出村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

武安市供销社是邯郸供销合作系统助力春耕的一个缩影。

坚持源头把关,邯郸市供销社系统各农资网点坚持三证不齐全、质量不达标、渠道不正规的农资绝不购进原则,严把进货渠道,保证农资质量。同时,发挥供销系统经营网点覆盖广的优势,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测土配方等服务。各县(市、区)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方式,构建“龙头公司+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基层社+农资超市+村级农资站”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保障春耕农资稳定供应。

科技让种地变得更轻松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诊断苗情,土壤墒情仪精准测定麦田墒情……最近,在曲周县付庄村,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工作人员通过采集相关数据,指导农户科学开展冬小麦田间管理。

“全县种植小麦42 万亩,经过数据分析,给不同土质、不同苗情的小麦精准开方。”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富国介绍,该局组织县乡两级农业技术员、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携带监测、分析仪器百余台,分组到乡村提供农田管理技术服务。

“按照提示,我家种植的300 亩小麦已完成镇压,实现了促壮保墒。”点开手机上的中化MAP 智农APP,魏县北台头乡乔小庄村种粮大户王希成说:“马上到一喷三防关键期,系统通过线上遥感监测、线下农艺师巡田,为科学种粮上了双保险。”

在魏县中化MAP 智慧云服务中心,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显示屏上,以服务中心为原点,智农“云监管”辐射了方圆50 公里内的300 多家家庭农场。

中化农业邯郸区域经理许强介绍,MAP 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大屏展示的“云监管”,是中化农业自主研发的智农APP 的功能之一。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农业大数据和信息系统,农户通过手机软件可远程管理农场,及时了解天气预报、病虫害预警,接收关键农事提醒等。

“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未来种地将变得更轻松更智慧。”许强表示,通过中化MAP 智慧云服务系统,所有线上农户能一键呼叫农艺师。此外,在普惠金融、订单对接等方面,该系统均能提供相关服务。

猜你喜欢

武安市苗情墒情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与东通乐村的队戏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苗破土 查看苗情
青春期,我们在行动
——武安市第五中学德育掠影
风雨十年 锐意进取谱华章——记武安市迂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润松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