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影响因素的Meta 分析

2023-05-23殷飞飞李赛兰

医学信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急诊科异质性灾害

王 雪,殷飞飞,李赛兰

(江都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扬州 225200)

灾害会导致需要医疗服务的患者激增,增加医疗负担[1]。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较多的国家,据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 年1 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中,1 月份灾害共造成42.2 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7.4 亿元。在我国,急诊科护士是我国重要救灾力量,承担着如身心护理、信息传播、健康教育和分诊[2]等任务和责任。灾害准备度(disaster preparedness)指护士有知识和能力有效地预测、应对可能发生、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险事件、情况以及影响[3]。识别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改善救灾的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采取Meta 分析方法对我国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影响因素进行循证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1.1 数据库选择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 4 个英文数据库以及知网、万方、维普3 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 年8 月。

1.1.2 检索词 检索词为主题词加自由词相结合,中文检索式以知网为例(SU=‘急诊护士’+‘急救护士’)AND(SU=‘灾害准备’+‘灾难准备’+‘应急准备’+‘灾害护理’):英文检索词以PubMed 为例("Emergency Nursing"[MeSH Terms]OR("disaster preparedness" [Title/Abstract]OR "Disaster readiness"[Title/Abstract]OR "disaster nursing"[Title/Abstract]OR "Disaster management"[Title/Abstract]OR "Disaster Response"[Title/Abstract]OR "disaster rescue"[Title/Abstract]))AND("emergency room nurse*"[Title/Abstract]OR "emergency nurses"[Title/Abstract]OR "emergency care nurse"[Title/Abstract]OR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Title/Abstract])AND("China" [Title/Abstract]OR "Macau*" [Title/Abstract]OR "Taiwan"[Title/Abstract]OR "Hong Kong"[Title/Abstract])。同时,研究者追溯其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查全。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中、英文文献;②研究对象为在我国急诊科护士;③文献中有探讨影响因素,并明确使用测量工具;④研究类型为原始研究。排除标准:①结局指标不明确或无法提取数据的文献;②综述及会议摘要;③搜索不到原文的文献;④同一作者同一年份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由2 名掌握循证知识研究成员进行筛选,将文献导入NoteExpress3.5 进行整理和去重,并通过以下2 个步骤处理文献:首先,由2 名研究成员根据文献纳入标准阅读每篇文献的标题、摘要以完成初筛,随后仔细阅读全文并排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完成二次筛选。此时,如果存在意见分歧,则咨询团队中另外1 位研究人员,最终获得一致的结果。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地区、评估工具、样本量、样本来源、抽样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1.4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由周英凤等[4]翻译的JBI 循证中心横断面研究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由2 名研究者从纳入对象的标准、纳入对象的特征、测量方法、诊断标准、混杂因素、是否控制混杂因素、结局指标信效度、资料分析方法共7 个方面8 个条目进行质量评价。由2 人根据文献评价结果共同讨论是否纳入本次研究。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由于灾害准备度量表得分为连续性变量,故定量数据以标准化均方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及95%CI作为评价指标,行χ2检验分析异质性,若I2<50%或P≥0.1,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或P<0.1,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单项研究影响因素数据无法合并采用描述性评价,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结果 共检索到179 篇文献,其中PubMed 22 篇、Web of Science 30 篇、EMbase 45 篇、CINAHL 28 篇;知网20 篇、万方23 篇、维普11 篇;另外,通过文献追踪法获得2 篇,进行筛选之后最终纳入文献7 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的7 篇文献[5-11]发表时间为2014-2021 年,研究区域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宁夏及河南,总样本量为2418 例;测量工具方面,7 篇文献全部使用中文版灾害准备度量表(DPET),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本研究纳入文献总体质量较高,文献均清晰描述了研究对象的纳排标准、抽样方法及测量方法,且资料分析方法科学,部分文献还对混杂因素进行了处理,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纳入文献特征

表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灾害课程培训 5 项研究[5-7,10,11]分析了灾害课程培训对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81%,P=0.000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行敏感性分析排除异质性文献[6]之后显示,经Meta 分析显示,参加课程培训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未参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见图2。

图2 灾害课程培训对灾害准备度影响的森林图

2.3.2 工作年限 5 项研究[5,7-10]分析了灾害培训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相关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89%,P<0.000 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经Meta分析显示,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见图3。

图3 工作年限对灾害准备度影响的森林图

2.3.3 救援经验 5 项研究[6-9,11]分析了救援经验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相关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0%,P<0.000 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行敏感性分析排除异质性文献[6]之后,经Meta 分析显示,有过救援经验的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无救援经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见图4。

图4 救援经验对灾害准备度影响的森林图

2.3.4 职称 3 项研究[6,7,9]分析了职称与护士灾害准备度的相关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66%,P=0.0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经Meta 分析显示,主管及以上职称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护师及以下职称者(P=0.0003),见图5。

图5 职称对灾害准备度影响的森林图

2.3.5 学历 4 项研究[7,8,10,11]分析了学历与护士灾害准备度的相关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68%,P=0.0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经Meta 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专科及以下学历者(P<0.0001),见图6。

图6 学历对灾害准备度影响的森林图

2.3.6 性别 3 项研究[7,8,11]分析了性别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相关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2%,P=0.36,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经Meta 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见图7。

图7 性别对灾害准备度影响的森林图

2.3.7 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中有多个因素由于只有单项研究进行分析,造成结果无法进行合并,其中年龄超过27 岁[8]以及在三甲医院工作[11]的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较高。

2.3.8 敏感性分析结果 使用改变效应模型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之后的效应量变化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此次Meta 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见表3。

表3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3.1 灾害课程培训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关系本研究Meta 分析显示,参加课程培训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未参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有研究表明[12],灾害课程培训可作为护士提高灾害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菲律宾[13]及香港[14]将急救培训、现场分诊、高级基本生命支持和感染控制确定为提升急诊护士个人灾害准备度必不可少的培训。Murphy JP 等[15]对瑞典急诊科护士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学校系统学习过灾害护理课程的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更好。因此,我国各医院及学校应考虑开设针对当地区域性特征的灾害护理课程及不同类型的情景模拟演习,以提高其应对灾难的信心和熟悉度。

3.2 救援经验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关系 本研究Meta 分析显示,有过救援经验的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无救援经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既往多项研究揭示了救援经验与灾害准备度的关系,如Baack S 等[16]研究表明,护士以往应对重大灾害的经历影响了其在备灾方面的感知能力,与O'Sullivan TL 等[17]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发现曾参加过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在内的传染病支援的护士有更高的灾害准备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参加过救灾的急诊科护士曾目睹更多的救治场景,一方面可以使其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促进其学习热情[18];另一方面可以在救灾中提升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降低其紧张感,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迅速反应,提升个人准备度[19]。以上研究提示,应多鼓励急诊科护士积极参加救灾工作,使其意识到提升灾害护理能力的重要性。

3.3 急诊科工作年限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关系工作年限对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尚存争议。本研究Meta 分析显示,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但其中3 篇文献指出[7,9,10],工作年限与灾害准备度呈正相关,而马静等[5]调查显示,工作年限在6~9 年的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水平更高;高峰等[8]研究表明,工作6~10 年的急诊科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更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工作年限的护士是灾害演练和专科护士培训的对象,所以其灾害准备度得分最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提示护理管理者既重视资历高护士的灾害培训工作的同时也要同时关注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急诊科备灾的整体水平。

3.4 职称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关系 本研究Meta 分析显示,主管及以上职称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护师及以下职称者(P=0.0003),其原因可能是职称高的护士无论是临床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要更丰富,并且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协调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可以沉着冷静的进行处理。因此,一方面医院及管理者应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重视对急诊护士理论、实践和科研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应不断激发护士潜能,发动高资历护士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低年资护士传授其经验,带动良好的科室氛围。

3.5 学历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关系 本研究Meta 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高于专科及以下学历者(P<0.0001),这可能是因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在学校中学习的时间更长,部分本科及以上护士还系统学习过灾害护理学,而专科护士进入工作岗位较早,且所处院校可能并不重视灾害护理技能的培训,因此导致灾害护理知识技能不足[20]。提示医院及管理者应鼓励急诊科护士进行学历提升,或多参加灾害护理专科培训以提升整体科室应急水平。

3.6 性别与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关系 本研究Meta 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样本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护士比例较高而导致结果较不显著。但纳入的3 项研究中可以看出,男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还是高于女护士,提示护理管理者应促进男护士在救灾中的关键作用,对其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提升其备灾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灾害课程培训、救援经验、职称及学历。本研究纳入文献较少,其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多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纵向研究探索其他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猜你喜欢

急诊科异质性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