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中国体医融合25 年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3-05-23李小涛蒙鹏君徐振卫

医学信息 2023年10期
关键词:体医发文聚类

周 敏,李小涛,蒙鹏君,田 娜,徐振卫,孙 静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殊环境生理与体能训练军民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6;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100;3.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陕西 西安 710003)

体医融合(physical and medical integration)是指体育锻炼与医疗卫生相结合,通过医学专业知识与技术设备对体育进行科学化的指导,其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内体育与医疗领域的学者也正在聚焦探索适用于大众的体医融合载体及空间环境。其中,体育领域致力于将运动处方作为体医融合的具体实施形式,医疗领域则致力于为亚健康及疾病人群的体育锻炼进行专业的指导。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体医融合后续研究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作为检索数据源,采用高级检索将检索关键词设置为“体医结合”or“体医融合”,检索时间为1998 年1 月-2022 年6 月1 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以“体医结合”or“体医融合”为主题检索出的全部中文期刊。排除标准:期刊导读、新闻报道、会议摘要、报纸、综述文章以及重复发表、无法获取全文或不贴合主题的文章。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将筛选后的文章以Reworks 格式导出,导出的内容包括作者信息、来源机构、期刊、文章标题以及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借助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对体医融合领域的前沿热点以及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可视化图谱中的节点或字体大小与作者、机构或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呈正相关,中介中心性反映节点重要性,节点间连线代表共现关系,连线越多交流合作越密切[1]。通过普莱斯理论N=0.794ηmax1/2 分析体医融合发文核心作者,核心作者为发文量≥N 的作者,ηmax 为个人发文的最大数量[2]。采用LLR 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Q值>0.3 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值用于评价聚类同质性,S>0.5 则聚类合理,S>0.7 则聚类可信度高[3]。

2 结果

2.1 发文情况 体医融合相关文章790 篇,最早出现“体医结合”一词是在1998 年。1998-2010 年为研究初期,相关文献较少,平均年发文量1.6 篇,总文献数量21 篇;2011-2015 年为一般增长期,文献数量增多,平均年发文量8.8 篇,总文献数量44 篇;2016-2022 年为快速增长期,文献数量激增,平均年发文量103.6 篇;2021 年发文量突破200 篇,总文献数量725 篇;发文量趋势见图1。

图1 1998-2022 年体医融合研究发文量趋势图

2.2 文献期刊分布 790 篇文章来自285 种期刊,发文量最多的是《当代体育科技》,发文量85 篇,因其期刊类型为旬刊,每月发文数量较多,因此体医融合发文总量较多。其次是《体育文化导刊》29 篇、《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7 篇。期刊分布较为分散,统计发文量前20 的发文刊物,核心期刊占比40%,但每种刊物的发文数量过少,见图2。

图2 1998-2022 年体医融合研究发文期刊分布情况

2.3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对体医融合发文作者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关键词节点数为362,连线数为258,密度为0.04。1998-2022 年期间共有362名作者发表了体医融合方面的文章,其中郭建军发文最多,发文量11 篇。根据普莱斯理论计算得到发文量≥3 的作者为体医融合领域的核心作者,总计35名,占所有发文作者的9.66%。从图3 可以看出作者间形成多个研究团体,但研究团队之间缺少合作,其中以傅兰英和付强为中心的合作网络影响力较大,但研究集中在2010 年期间。值得关注的是,以仇军、杨继星、王世强为代表的团队在近两年发文量较多,且均为核心期刊,对体医融合领域的研究影响力较大。

图3 1998-2022 年体医融合领域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4 发文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 对发文机构进行分析,得出体医融合发文机构共现图谱节点数103,连线数54,密度为0.0103,连线数较少,密度<0.02,说明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强。发文机构以体育类院校为主,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发文量最多(11 篇),其次是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9 篇)、北京体育大学(8 篇)、新乡医学院体育部(8 篇)。图4 中的连线代表各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其中以湖南工业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为主的研究团队实现了跨省合作,涉及北京、湖北、湖南、广东,参与研究的机构较多,包括重点体育院校、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以及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

图4 1998-2022 年体医融合领域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5 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5.1 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1998-2022 年体医融合领域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图中节点数为413,连线数为894,密度为0.0105。本研究频次较多以及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是“体医结合”与“体医融合”,其次出现较多的还有“医体结合”“运动处方”“医学院校”。因体医融合研究是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政策背景下开展的,因此“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健康促进”出现的频次也较多,见图5。

图5 1998-2022 年体医融合关键词共现图谱

2.5.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体医融合聚类的Q值等于=0.6178,说明该聚类有效,S值=0.8632,聚类成员之间相似性高。共形成28 个聚类,影响因子前12 的聚类见图6。根据聚类结果,将研究热点分为3 个主题:“#1 体医融合、#2 医学院校、#3 体医结合、#5 健康中国、#6 全民健身、#10 发展”可归类为体医融合发展机制及路径研究;“#4 运动处方、#9 医学生、#11 培养模式”等聚类侧重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7 健康促进、#8 医养结合、#12老年人”等聚类针对慢性疾病的防治进行研究。

图6 1999-2022 年体医融合关键词聚类图谱

2.5.3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根据图7 可见,各聚类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影响因子排前8 的聚类研究时间情况如下:“#0 医体结合(2001-2022),#1 体医融合(2016-2022),#2 医学院校(2006-2022),#3 体医结合(1998-2022),#4 运动处方(2012-2022),#5 健康中国(2016-2022),#6 全民健身(2015-2022),#7 健康促进(2006-2022)”,从研究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3 体医结合”研究时间最长,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提出“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的三重新要求,体医研究从“结合”阶段向“融合”阶段迈进,“体医融合”成为新的研究重点。通过时间线图的脉络可以看到,近年来体医融合不再局限于体育价值的探讨,开始着重产业融合、协同治理、困境应对等层面。

图7 1999-2022 年体医融合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谱

3 讨论

3.1 我国体医融合研究现状 根据我国国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健康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民健康需求,而体育运动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却被长期忽略。在此背景下,“体医结合”的理念被提出,其提倡用体育锻炼的形式辅助药物治疗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但前期仅表现为单纯的体育与医疗相加。“体医融合”的理念是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程中被提出,是促进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为推进体医融合的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与非医疗健康干预”[4]。《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5]。《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立运动处方数据库,培养运动医师和康复师”等[6]。国家政策的提出使社会以及学术界对体医融合的关注度大大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体医融合发文转折点为2016 年,“体医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引发新的研究热潮,发文量急剧攀升。2021 年发文量突破200 篇,但期刊分布方面较为分散,文章多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对体医融合发展的影响力不足。

3.2 作者和机构分析 体医融合的发展需要体育与医疗机构之间资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通常研究人员与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相关研究越有深度,研究成果质量越高,影响力度也会越强。所纳入的790 篇文章共来自于362 名作者,说明参与体医融合的研究群体较多。发文量仅1 篇的作者有236 名,占比65.19%。通过洛卡特定律分析[7],研究作者与发文量之间的关系,以60.79 作为衡量指标。因发文量为1 篇的作者占比大于60.79%,表明从事体医融合研究的学者较为分散,因此体医融合领域暂未形成成熟的核心作者群。以傅兰英、黄越、郭建军、韩磊磊、仇军为代表的5 个研究合作团体为该领域的核心团队。傅兰英和付强等重点研究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8];黄越和吴亚婷等研究体医融合视域下的体育工作开展[9];郭建军从宏观层面探讨体医融合路径[10];韩磊磊和冯振伟等从社会学角度寻找体育与医学领域的协同机制[11];仇军和沈圳等反向分析体医融合实施过程中的社会问题[12]。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构成了多人协作的固定合作关系。其次,莫轶、王瑜、杨继星等的研究成果也较为突出。莫轶等[13]对社区居民的体育健康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杨继星等[14]研究方向是为体医融合的政策推进以及发展逻辑,但两位学者与其他学者的合作相对匮乏。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不足,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体育类高校及科研机构。此外,跨省交流合作不足、学科交叉力度不够。体育与医疗存在一定的学术壁垒,仅靠体育领域的研究团队,难免造成研究成果片面化的情况。未来学科交叉改革培养将成为主流趋势,建议作者及机构之间有意识的加强学术交流。

3.3 研究热点分析

3.3.1 体医融合发展路径 随着“运动是良医”“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战略的提出,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价值逐渐被大众接受并推广。目前体医融合的发展分为2 种模式:第1 种是以社区为主的模式,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定符合大众健康需求的运动处方并定期进社区进行运动指导,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身体监测评估,了解运动对居民健康的干预效果,但该模式无法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第2 种是以医院为主的模式。居民对于医生的信任度较高,通过医生开具运动处方,患者更容易接受。但医生对于运动处方的专业性实践基础较弱,还需加强与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

3.3.2 复合型人才培养 具备医学素养与体育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体医融合推广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查询体育类以及医学类的培养方案发现,体育类以及医学类院校对跨领域培养不够重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体医融合类交叉学科开设较少,仅有的学科教学也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打通体育与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现多元化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调整教学计划,修改培养目标,梳理体育与医疗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体医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体医融合”专业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实行体育教育高校与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或体育系部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3.3.3 慢性疾病防治 慢性病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每年约有71%的死亡可归因于慢性病[15]。研究表明[16],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慢性病负担增加40%,腰椎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大众存在“有病去医院”“非必要不运动”的固有思维,认为体育仅仅就是锻炼身体,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健康的特殊价值,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提倡老年人进行适度体育,促进身体健康[17]。体医融合是慢性病防治的一种新理念,能有效推动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全民健康的实现。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健康服务体系,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意识,促进患者从被动健康理念向主动预防转变,实现健康关口前移。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地方政府的支持,体医融合的研究热点不断扩大,研究趋势也逐渐细化。目前体医融合研究热点以路径研究、机制探讨、教学改革、慢性疾病防治为主。体医融合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大,但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存在体医融合的核心研究团队和领军人物,但仍存在研究团队较分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体医融合研究是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今后应加强各研究机构、研究团队间的合作,开展多中心、大规模、高质量、多举措的前瞻性研究,促进体医融合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医发文聚类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