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3-05-23范书灿
范书灿
安阳市中药材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种植经验丰富。安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中药材发展的战略部署,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发展壮大坡地经济为着力点、以改善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为宗旨,多措并举,有效促进了全市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安阳市中药材生产规模已超过0.33万hm2。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
(一)文化底蕴深厚
安阳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史料记载,扁鹊曾在汤阴“伏于道旁”,并留有历史足迹,伏道的地名因此而来。据《汤阴县志》记载,扁鹊祠旁种植艾草有数百亩,被人誉为“艾园”,长此发展,汤阴县逐渐形成了与扁鹊相关的中医药文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及“汤阴者谓之北艾”,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记载:“艾叶,各处田野有,以复道(汤阴县伏道镇)者为佳。”汤阴“仙艾”,不仅是地方官员敬献皇上的贡品,而且是民间闺女的陪嫁珍品。
(二)种植条件宽松
大多数中药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抵抗寒冷、干旱等不利环境因素,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耐贫瘠,多分布于山地、丘陵等地区,使得中药材的种植能够避免占用粮食作物耕地。中药材生产与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合理搭配可以形成多元化的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因此,中药材种植深受农民喜爱。
(三)自然环境优越
林州市位于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处,坡多地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大部分中药材生长。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采挖加工销售便利,上乘的品质使得该地中药材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林州市茶店镇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强(乡)镇”称号,林州市留林科普生态园有限公司生产的菊花、连翘、芍药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优质道地中药材”称号。汤阴县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的山前地带,全域以平原为主,土壤中富含重要的有机矿藏,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汤阴北艾的优良品质。
(四)市场需求增加
一方面,由于中医药在抗击病毒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和优势,新冠疫情发生后,與抗疫有关的黄芩、金银花、连翘、艾叶等中药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金银花由常年100元·kg-1上涨到330元·kg-1,连翘由37元·kg-1上涨到75元·kg-1。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部在194号公告中明确提出,自2020年7月1日起,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除中药材外的促生长类药物,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此外,随着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金银花、菊花、蒲公英及山药等药食同源中药材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二、发展中药材产业主要做法
(一)推进基地建设
安阳市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导向,通过组织引导群众土地流转,实现了中药材连片种植,统一耕、种、收、加工,培育打造了汤阴县万亩艾草种植基地,林州市茶店镇万亩菊花种植示范基地,以及林州市横水镇、桂林镇、东岗镇等地黄芩、丹参、连翘千亩示范基地。安阳市通过基地建设,使得中药材种植完成由粗放式到标准化的转变,全市中药材产业规范化种植水平、产品供给能力及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延长产业链条
中药材采收后,若经过简单的晾晒便出售,价格很便宜,利润也较低。安阳市为提高中药材产业经济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优质企业落地集聚。同时,加强与中医药学院、科研机构、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合作,研发中药材行业在产品加工、包装设计、市场方向等方面的新技术,发展中药材精深产品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安阳市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深入挖掘中药材产业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知识,积极发展中药材文化科普、观光旅游。2016年,汤阴县实施艾文化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融合了种植加工、农业观光、中医养生、生物医药、中医理疗等方面的文化,为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三)增强品牌意识
近年,安阳市紧紧围绕“品牌强农”“品牌富农”战略目标,引导企业加强商标品牌的创造和保护能力,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安阳市充分运用各类展会和媒体开展全市中药材品牌推介展示,积极支持林州市太行益友菊品有限公司、安阳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茶叶有限公司等申报“三品一标”产品。2016年,林州茶店太行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8年,汤阴北艾作为道地珍贵中药材在“健康中国·汤阴北艾道地药材国际高峰论坛”上亮相于国际视野,2019年汤阴北艾成功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21年汤阴北艾·九头仙艾在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四)强化技术服务
安阳市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优势,邀请省市专家、技术人员在生产季节到林州市、汤阴县等中药材核心产区查看生产情况,对当地中药材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种植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解答,切实打破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障碍。同时,强化全市中药材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就中药材产业新政策、种植生产关键技术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讲解,不断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
三、中药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安阳市农业农村局由经济作物站统筹负责全市中药材产业的生产工作,但各县(区)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此项工作,乡镇技术人员配备更是严重不足,且具体工作人员都非中药材专业人员,存在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产业发展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二)宣传推广不到位,产品缺乏知名度
虽然安阳市人工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但由于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宣传力度不足,导致部分农民群众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及产业前景知之甚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汤阴北艾及林州菊花、黄芩、连翘等中药材,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宣传,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窄,产品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三)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部分药农独立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种植方法较为传统,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不足,导致中药材最新种植方法和技术等不能及时有效地向药农推广。部分药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容易买到劣质的种子或幼苗,且生产过程中存在过量施肥、乱施农药等现象,导致部分中药材质量不达标,在市场上难以销售,降低了中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
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投入的基础上,安阳市要进一步提高政策保障水平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專业合作组织等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将中药材种植纳入种植政策补助范围,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适时建立中药材种植保险制度,减少药农种植顾虑和经济损失,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技术培训
一方面,安阳市要优化机构和人员配置,招录、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聘请高校专家和种植经验丰富的药农,建立人才队伍,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中药材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全市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规范中药材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产后采收及储存技术等各个环节,引导药农实现标准化种植。此外,全市要打造专业的信息队伍,提供最新市场动态,积极为药农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打通销售渠道。
(三)促进产业升级
安阳市要持续推进中药材龙头企业建设,深入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种植收购、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包装设计及推广销售全产业链专业服务体系;要加强与科研院所以及行业企业的合作,强化人才支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中药材产品上档次上规模,拓展深加工产业链,开发新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推进品牌建设
安阳市要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中药材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绿色无公害中药材,推进艾草、菊花、连翘、冬凌草等品牌建设;鼓励企业采取商标注册、产地认证、专利申请、国家地理标志等方式争创国家品牌,提高产地名优中药材的知名度;通过创建本地中药材销售网络平台、举办品牌文化宣传活动、推行“中药材+旅游”模式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对全市中药材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
(责任编辑 张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