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3-05-23李晓冰
李晓冰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坚实支撑。近年,河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省重要讲话精神,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尽管河南省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必须进一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
一、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念贯穿乡村规划全过程
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规划。正是有了乡村规划这个“设计纸”“施工图”,乡村建设才能有方向、有章法、有时序,才能形成合力、保持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乡村规划需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念指导。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乡村建设目标,也是河南省推进乡村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努力方向。河南省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要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念贯穿到河南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让村庄规划编制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
(一)乡村规划要体现宜居乡村理念
规划要按照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的思路,结合“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优化布局好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随意撤并村庄,将乡村建设的行动目标聚焦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聚焦在保障乡村发展最基本的功能上,聚焦在重点解决乡村诸如农房、供水、能源、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的现代生产生活问题上,使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乡村规划要体现宜业乡村理念
乡村发展需要产业支撑,而产业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在县域内就近就业。这就需要我们在编制乡村规划时,要注重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保护农业生产空间的同时要合理确定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增加乡村就业容量,方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三)乡村规划要体现和美乡村理念
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的新提法,之前是美丽乡村。一字之差,要求大不一样。美丽乡村突出乡村生态环境的外形之美,而和美乡村更多的是强调乡村的精神之美,也就是乡村的“魂”和“神”。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和美乡村也是如此。在编制乡村规划或培养乡村规划师时,我们要贯穿和美理念,注重乡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延续村落文化,注重乡村的“和而不同”,加强传统村落和特色风貌保护,塑造乡村特色风貌,让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韵乡愁。
二、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
乡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另起炉灶的新村建设,而是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我们要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建设的重点,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导向,推进河南省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路”的方面
持續优化农村交通网络和客货运输网络结构,加强乡村道路建设,促进乡村公路与乡村产业的融合,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农村物流服务便捷化,重视乡村道路质监和养护,及时对危桥等安全隐患开展排查、整治。
(二)“水”的方面
不断加强乡村防汛、灌溉、供水等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县域城乡供水管护一体化、乡村建管市场化、乡村饮用水源地表化、乡村自来水普及化、乡村供水工程规模化、供水服务标准化。
(三)“能源”方面
不断加强农村配电台区升级改造,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提高乡村供电保障能力;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持续推进乡村煤炭利用清洁化。
(四)“物流”方面
按照设施完善、运转高效、多方协同、绿色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县域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五)“信息化”方面
进一步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
(六)“村级综合服务”方面
以“一站式”便民服务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特别是要将现有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场地整合利用好、升级改造好,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优良的党务服务、公共服务。
(七)“农房”方面
以提升农房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农房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和抗震改造,逐步建立农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要以提升农房建造品质、凸显建筑特色与村庄风貌为目标,加强对农房建设的管理和指导,避免新建农房挖山填湖、破坏水系、乱砍老树;加大对传统村落、传统特色民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乡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民俗风貌等的利用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其防火、防震、防垮塌工作。
(八)“农村人居环境”方面
统筹做好农村改厕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以及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工作,稳步提高乡村卫生厕所改造力、生活污水治理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力和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力。
三、切实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薄弱,是制约当前河南省乡村发展的一大痛点,也是河南省乡村振兴需要补齐的重要短板。河南省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需要推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逐步形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一)推进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
加强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实施教师“县管校聘”,保障乡村教师待遇;大力发展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发展涉农职业教育、乡村继续教育,加强乡村职业院校建设。
(二)推进县域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构建协同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保障乡村医生待遇,使其能够扎根乡村,服务乡民。
(三)推进县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一是加快建立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编制《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推进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社会化发展。二是加强乡村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建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根据各村实际建设文化广场、文化礼堂、乡村戏台、非遗传承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全省实现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全覆盖。三是要不断增加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引导乡村围绕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受乡民欢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四是开展好乡村文化志愿服务,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乡村文化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将乡村文化志愿服务做强做大。
(四)推进县域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
完善城乡医保、低保制度,扩大参保率,及时调整养老保险、养老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最低养育、高龄老年人津贴;切实关爱服务好乡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建设完善养老助残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设施,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机构,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建设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构建县域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就河南省而言,要实现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必须树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城市精神文明与乡村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
城市与乡村关系紧密,二者是一个共同体。目前,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用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办法,有效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比如,可以积极探索统筹推进二者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搭建一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平台,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乡民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二)重视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当前,一些地方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传统村落之所以衰落凋零,一些地方的人情攀比、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之所以盛行,除有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因素以外,还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创新不深、不够的原因。因此,河南省要實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必须要重视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作用。
(三)发挥乡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典型引领作用
开展示范创建,不仅能够打造出一批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乡村精神文明创建品牌,还能以点带面推进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整体工作。要以改陋习、树新风为主题,定期不定期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创建评比,将一些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以及乡村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评选出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建立乡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机制,下力气治理封建迷信、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积极推广乡风文明积分制、数字化典型做法,以达到文明乡风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目的。
五、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效能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关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社会的稳定安宁。河南省要实现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要以乡村“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五星”支部创建,是河南省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打造过硬支部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基层有效治理、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因地制宜制定创建方案,推动乡村“五星”支部创建向纵深发展,实现河南乡村“一星”全员创建、“二星”随处可见、“三星”“四星”支部连片、“五星”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使乡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实,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高。
要以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善治水平。一方面,要健全县乡村治理体系功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县级层面,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发挥其领导指挥和统筹协调乡村治理的作用,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乡镇层面要充实加强乡镇工作力量,重视乡镇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好配好党政“一把手”,增强镇带村的能力;村级层面要选优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开展好乡村振兴业务专题培训,建强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头雁队伍”。要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推动基层党组织整体进步、全面过硬。另一方面,要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通过抓实建强乡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统筹推进乡村治理资源传统化和乡村治理手段现代化的融合发展,实施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将法治化、数字化、清单制、积分制的治理方式应用到乡村治理中,促进乡村善治水平的提升和乡村治理效能的加强。
(责任编辑 张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