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核雕:方寸之间,气韵万千

2023-05-23崔秀娜

山东画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核雕桃核潍坊

很多人了解核雕是从课文《核舟记》开始的。『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如何在一枚桃核上刻一艘小船呢?小时候的我们就算是熟读了课文,也只能在脑海中想象这个『奇艺』。

今天,就让笔者带你走进潍坊,去探寻核雕产生的过程。我们采访的是潍坊核雕界领军人物田洪波。一枚枚普通的桃核,在田洪波手中,幻化成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山水景致、人物百态、花鸟鱼虫、车船瓶罐,姿态万千,活灵活现。

《红色匠心》→

(2018年,32mm×16mm×19mm )

本作品以周恩来总理送给滨州杨柳雪村的长春东方红-28型拖拉机为原型,镂空立体雕刻。车前有﹃东方红-28﹄字样,车头戴红花。三个小孩坐于车上,模仿大人开车的样子。一人手拿红旗。红旗上刻有﹃红色匠心﹄,寓意﹃不忘初心,新时代工匠精神﹄。车后还斜倚一个小孩。

《乾隆微服私访》→

(2021年,44mm×26mm×20mm)

船头,乾隆、纪晓岚、和珅及两名侍女眺望远方;船尾,祖孙二人撒网捕鱼。采用镂空工艺雕刻了两层船坞,两侧12扇镂空门窗开关自如。锚链共有43环,环环相扣。43环一体雕成,没有任何胶水的辅助。

《马拉车》↓

(2016年,40mm×18mm×22mm)

此件作品是传统题材的创新作品。一位老者持鞭驾着马车,马车车厢内坐一抱着婴儿的老妇和一小女孩。马车车厢外,坐着的两个小孩正拿着骨头逗着小狗。车尾一小男孩正在吃瓜子。整件作品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

借纹用纹、随机应变

每天早晨7点多,田洪波将孩子送去学校后,就会沿着虞河边的步道跑步5公里,来到位于虞河风情街内他的工作室——核艺堂核雕艺术馆。推开门,喂喂小鱼,给绿植喷点儿水,随后就漫步上楼。在三楼的工作台前,他一坐就是一整天。采访当日,他正在用桃核雕刻一套“中国名医”,一件作品已经初具形状。

在工作台旁边,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都被仔细地收藏着。《大丰收》《风筝情》《恋》《马拉车》……一件件作品,让你在驻足观看之余,忍不住惊叹: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中国的能工巧匠足以让世界折服!

田洪波有个爱好,就是拿几个桃核放在宽厚的手中仔细欣赏。“在别人眼中,这就是一枚枚普通的桃核,看不出区别。但在核雕艺人眼里,每枚桃核都是大自然中唯一的存在,它们每个的大小、质地、麻纹都不同。”

核雕最主要就是取桃核上的自然麻纹,然后用巧思借用麻纹刻出一件件作品。在别人眼中普通的麻纹,在核雕艺人眼中,那可能就是自行车的车轮、风筝的线、孩童的笑脸。

“创意与构思,是创作核雕最关键的环节,也是耗时最长的环节。真正开始雕刻时,反而花费时间没那么长。”田洪波表示,核雕从业者只要潜下心来,精心学习个一两年,就会将核雕的基础手法与技艺学会。但想再进一步提升,在核雕界有所作为,那就需要创意与耐心。

创意与耐心对于一名优秀的核雕艺人来说,缺一不可。有了好的创意,核雕作品才能推陈出新;有了耐心,才能将好的创意在那方寸间的桃核上雕刻出来。“有时一枚桃核在兜里揣上两年,你反复把玩,都不知该把它雕刻成什么。突然有一天,你有了灵感,这枚桃核顿时就有了生命力!”田洪波始终认为,核雕是核雕艺人与桃核之间进行思想对话的产物。

每一枚桃核的麻纹不同,所以每一件核雕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更为关键的是,就算是同一枚桃核,核雕艺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创意与想法。这就更让每一件核雕作品愈发珍贵。核雕作品也因此有了收藏的價值。

自学成才、满腔热爱

在田洪波的工作室,挂着一套特别的核雕工具。这套工具比他现在所用的核雕工具都大。“这是我刚开始做核雕时所用的工具。因为我是自学核雕的,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工具,就拿了木雕的工具。”田洪波莞尔笑道。

1999年,田洪波从潍坊职业学院毕业,来到潍坊嵌银厂工作。入职没几天,他到厂里的展厅里转悠,突然发现有几件核雕大师考功卿的作品,一下子就入了迷。这几件核雕作品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本职岗位是木雕师傅的他就这样迷上了核雕。

在单位,因为表现优秀,他被提拔为车间主任。但他一直痴迷核雕,遂于2012年辞职。“当时辞职还瞒着家人,因为家人觉得我在单位的发展不错,为何还要重新开拓新路。”但,田洪波下定决心要在核雕领域有所作为。

一来,他认为每件核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容易被模仿的,而木雕作品(如家具等)的创意是很容易被模仿的;二来,核雕对核雕艺人的体力和视力有极高的要求,核雕艺人的创作高峰都是在青壮年时期。因此,他义无反顾地辞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核雕创作中来。

没有工具,他就自己研究,毕竟有木雕的基础;没有老师,他就自己上网查资料、自己钻研。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是困难与孤独时最大的支撑。终于,田洪波雕刻出了自己的核雕作品。而且正因为他是自学出身,所以他创作的核雕作品题材广泛,不拘泥、不因循守旧,创意十足。比如2022年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那个年代》系列,入围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忆童年》系列……

田洪波,如今已是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潍坊核雕界领军人物,获评“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但如今的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趁最好的年华,创作出最好的作品,方不辜负自己的这份热爱。”

精益求精、匠心传承

细看田洪波的作品,你会被那精巧的雕刻细节所折服。《恋》中精巧的自行车,车把、车身、车轱辘、车座无一不是按照凤凰牌自行车复刻而来。《大丰收》中的拖拉机,车座、前后轮、电气系统简直就是大丰收牌拖拉机的翻版。

“每次在做一个核雕之前,我都会细致地去研究,查阅相当广泛的材料。核雕虽然是艺术品,但也必须遵循科学。物品的样子与形状、人物的相貌与气质,必须要有依据。”田洪波是一个细致的人,他的工作台前摆放了一摞彩打的材料,都是他最近搜集来的。

正是因为细致的研究,所以田洪波的核雕作品非常“有看头”,因为他在核雕里加入了故事情节。比如《马拉车》,乍一看会看到一匹奔跑的马,马车内有人端坐于座位上。再细看,会看到还有两个小孩儿在拿着骨头逗着车外的小狗。好有趣!比如《恋》,多么温馨与温情!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即刻将我们带到20 世纪80年代。旁边的草垛上依偎着一对恋人,仔细看还能看到女性梳的大辫子。

“核雕上的每个物体,都是为了烘托整个作品的主题。”田洪波认为,只有匠心才能将一件核雕作品打磨到完美。而这种匠心,他也希望传承下去。

2015年,他就与潍坊几位核雕艺人设立了潍坊第一所核雕培训中心,面向全国招收核雕爱好者。“当时报名者踊跃,湖北、河北、陕西等省份的爱好者都来了。”那批学员,有许多如今已经在当地的核雕界崭露头角。

目前,除了潜心做核雕以外,田洪波的主要精力就放在培训上。“手艺只有传承下去,才能更好的创新。”

(编辑/崔秀娜    设计/丁娟)

猜你喜欢

核雕桃核潍坊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盈寸之间 浮圆镂空
——大钊核雕作品欣赏
“借”来的成功
手中的桃核
“筝”艳潍坊四月天
试析核雕艺术的当代嬗变
核雕:天地之宽,显于方寸
风筝之都潍坊
桃核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