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强化农村人才支撑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5-23江艳
江艳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安阳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扶、引、搭、培、造”做文章,把优秀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将人才工作向服务乡村振兴聚焦,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敢创业、敢带头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积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安阳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安阳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完善机制,通过提高培训、吸引发展、培养储备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抗疫防疫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达到940人,其中,拥有高中级职称者336人,培育高素质农民超过5000人,农村实用人才近8万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培育农村人才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安阳市委办公室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为加快推进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意见》(安办文〔2020〕2号),通过完善各类招聘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考、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招考等优惠政策,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安阳市打造了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综合示范基地——安阳太行低空空间应用职业培训学校,河南省高素質农民培训创业孵化基地——林州市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其作为全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青年、农业经理人的培训基地。2022年遴选了13个教学设施全、示范带动性强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安阳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这些基地成为安阳市培育、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的摇篮。另外,安阳市积极与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达成签约意向,通过签约聘请人才合作顾问、特聘专家等形式,引进专家人才,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持续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三)丰富人才服务载体
安阳市整合全市各级各类专家人才资源,以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包村扶贫行动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骨干医护人才下基层健康扶贫行动计划、骨干教师下乡支教行动计划、文艺工作者送服务下基层行动计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7个计划为载体,开展支农服务活动。选派了一批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一线,服务农业科技工作。全市共有2个省级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2个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几年来,共派出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209名,投入经费147万元。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技术服务6000多次,培训新型农民3万多人,发放技术资料5万多份,解决产业发展难题800多项,引进100多个种养殖新品种,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搭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平台
安阳市大力开展全市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培育工作,认定农业科技园区12个,示范基地9个,并给予10万元奖补专项资金,引导科技人才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对接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院校等,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增强自主、自学和自我扶持的能力,组织开展座谈交流、政策对接、产销对接、跨省区交流合作等活动;引导成立专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鼓励抱团发展。2021年先后组织40多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第二十四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首届世界数字农业博览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达成了合作意向。
(五)培育打造乡土人才
安阳市开展了农业市管专家团服务“三农”活动 ,组织507名农业专家分包2614个行政村,对接28.9万农户。特别是在特色农产品产业、畜牧养殖产业、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农村沼气产业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安阳市通过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致富典型,成为引领发展的领头雁、主力军,如获得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荣誉称号的滑县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杜焕永,获得“全国十佳最受欢迎特聘农技员”荣誉称号的内黄县六村乡的杨广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内黄县林海庄园的晁顺波,荣获“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的林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冯现明等。这一批基层技术骨干、乡土专家,在各自的领域服务带动农民致富。
三、农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一)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实用人才大部分是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学历不高,知识储备不足,缺乏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主要依靠实践经验,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能够达到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水平的不多。
(二)结构不合理
农业农村人才多数是种植、养殖方面的能手,创业创新、现代营销、市场流通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从事农业一线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
(三)人才引进难
农业产业周期长、回报慢、比较效益较低,农村基础薄弱,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也不高,能够立志在乡村发展、扎根农业农村的外来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比较少。
(四)体制存在短板
农村人才培养、用人机制缺乏科学性,服务体系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农业人才队伍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农村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村人才培育应当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目标,按照以农民为中心、服务产业、注重质量、适度竞争、创新发展的原则,促进高素质农民在挖掘产业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强化主体协作、运用农业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辐射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目标。
(二)突出人才队伍建设
1.做强“主力军”。切实抓好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农技推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益性技术服务人才,推进知识更新和知识储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2.做优“方面军”。以产业扶贫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为重点,着力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努力造就一大批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3.做精“服务队”。以种养和加工技术能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骨干和专业从事农业服务业的农户等为重点,着力培育专业种养能手,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水平。
(三)聚焦人才培养
1.聚焦农业科技。以“四优四化”和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為重点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农民科学种养能力和水平,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培训对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解决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经营人才匮乏、技术落地难等问题。
2.聚焦产业发展。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建设,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金融保险、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技能,全面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3.聚焦农村管理。加强乡村治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实训实践,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强化人才培育措施
1.在人才培育上持续发力。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骨干成员等,开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培育;围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中较为稳定的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农民、小农户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等的生产需要,开展“专业种养加能手”培育;面向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技术服务的农作物植保员、农业技术员、家畜繁殖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农机修理工、信息员、农村电商等,开展社会化技能人才培育。在农村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开放有序”的人才培育格局。
2.在人才引进上持续发力。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和鼓励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协同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高校,推动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育计划。加强人才合作与交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
3.在人才作用发挥上持续发力。充分发挥重大工程、产业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开展项目推介、项目对接等活动,促进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加强实践锻炼,激发成长潜能,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培育一批创新创业、致富带富典型,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带动优势。
4.在人才政策保障上持续发力。强化人才培养政策保障,研究制定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的各项措施政策,构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政策体系,为人才招进来、留得住起到保障作用,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责任编辑 刘沛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