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对联” 深读《祝福》
2023-05-22谢友明
谢友明
摘 要 《祝福》是经典小说,常教常新。对联引入,激发趣味;对联简答,建构知识;对联析之,领悟意蕴;对联拟写,学以致用。将对联知识及其内涵的理解设置为教学任务,有利于达到滋养学生心灵和和提升学生智力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 《祝福》 对联 激趣 建构知识 领悟意蕴 学以致用
这里以“对联”知识的回溯、建构、领悟和运用为切入口,结合《祝福》教学,介绍一种引领学生深入学习的方法。
一、引挽联,激发学习情趣
展出示郭沫若写的一副挽联,请学生说出是写给谁的,且说明理由。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于无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鲁迅于1936年10月16日在上海不幸辞世。其时很多文人都书写挽联哀悼这一时代伟人。郭沫若远在日本,惊悉鲁迅离世,立即写了三副挽联,上面这副挽联便是其中之一。“双子星”指的是有“中国高尔基”美誉的鲁迅和高尔基。“方悬四月,叠坠两星”是说高尔基去世的时间比鲁迅还要早4个月。“东亚西欧同殒泪”“南天北地遍招魂”,是指这两位文学巨匠的离世给东亚西欧文坛带来的重大损失。“钦诵二心,恨无一面”是说郭沫若与鲁迅没有一面之缘,此身深感遗憾。“二心”指鲁迅杂文《二心集》。
据说,寿镜吾老先生常用“对课”考察学生的天赋。有一次,他出了个“独角兽”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孩子们分别用“两头蛇”“四眼狗”“八角虫”“九头鸟”等作对,寿镜吾老先生总觉得意犹未尽。之后鲁迅站起来,以“比目鱼”作对。寿镜吾老先生听后,拍案叫绝,连声称颂。这“独”虽不是数词,却有“独”的含义;“比”也不是数词,但有“双”的寓意。“独角兽”是祥瑞之物,“比目鱼”也是上乘之物,因此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它都是极佳的对句。可见,鲁迅绝对是拟写对联的高手。
二、借对联,建构必备知识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它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祝福》中的对联来回溯对联知识。
文中说:“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鲁四老爷书房里这副对联只有“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联,而另一联已经脱落。那么脱落了的那一联是上联还是下联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解释一下原因。
答案为上联,对联的最后一字讲究仄起平收。“平”是第二声,属于“平”,故“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应为下联,脱落的那一联为上联。
那么脱落的上联该是什么内容呢?以下是4个选项,请大家分析对比,选出正确的选项。
A.德性坚定品节详明
B.德义双馨财运亨通
C.处事通顺临危沉静
D.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从仄起平收的要求来看,可以选取C、D两项。再从结构吻合上分析,“临危”与“心气”结构不符;“通顺”中的“通”与下联有重字,也不合对联要求。故D项为正确答案。
通过讨论上面兩个问题,学生掌握了对联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构建对联的必备知识。
三、析对联,深究文本内涵
将对联张贴在堂屋、书房等处,内容或喜庆、祝福,或表现主人爱好、志趣、追求,这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那么,鲁迅在文中提到鲁四老爷悬挂的这半幅对联有何深意呢?
上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鲁迅让其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能说明什么呢?
对联脱落了,卷了放在桌上,说明主人要么不在乎这对联,要么懒惰到家了。“德性”一指至诚之性;二指品性,品质。可知“品节”和“德性”同义。“德性”一词最早出于《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当然“德性”还强调仁爱。《祝福》中鲁四老爷的“监生”之名,并非真才实学所得,是靠祖上得来的。联系文中对鲁四书房的描写,《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等书籍无序堆积且残缺不全,鲜明呈现出一个不学无术、信奉宋明理学、衰败腐朽的乡村地主形象。所以他称不上“信实”,也就没有“德性”。
从鲁四老爷的言行看,也难见出他的德性。他说话上不直接表达真实意思,多处使用省略号,让人捉摸不定。祥林嫂的婆婆前脚取了祥林嫂的工钱与衣服,后脚瞒着鲁家捆走了祥林嫂,鲁四老爷知道后,说:“可恶!然而……”鲁四老爷觉得“可恶”的是祥林嫂的婆家公然抢走他家的佣人,损害鲁家的威严和名声,鲁四老爷口中的“然而”是对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维护,认为祥林嫂“既嫁从夫”,她婆家要她回去,也是在理的。午饭之后,得知“卫老婆子又来了”之后,鲁四老爷说:“可恶!”这是因为他惊怒卫老婆荐了祥林嫂来做工,又与祥林嫂的婆婆一起劫走祥林嫂,让他家蒙受了经济损失。卫老婆子主动道歉说“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并表示一定再推荐一个好的佣人来抵罪。鲁四老爷只回答“然而……”。这个“然而”的内涵更丰富,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足可见出鲁四老爷满脑盘算的都是一己私利。通读全文,只见鲁四老爷自私酸腐、冷酷无情,先以为祥林嫂伤风败俗、阻止祥林嫂为其家祝福;后是将祥林嫂赶出家门,死于鲁镇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如此自私不仁之人,何言品节德性?
下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鲁迅让它挂起来,又有什么用意呢?
这是让读者根据下联的内容,立足文本中的事实对鲁四老爷进行评判、鞭挞。“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语出自南宋理学朱熹《论语集注》。这是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从文中鲁四老爷的自身言行看,他无端大骂“新党”,而且“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他动不动来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可恶”,对于第二次死了丈夫、又被狼吃了儿子的祥林嫂,他“照例皱过眉”,又“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祥林嫂帮忙做事是可以的,但“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不然“祖宗是不吃的”,甚至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凄惨死去,他竟然生气大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可见,鲁四老爷挂这样一幅对联,简直是莫大的讽刺,充分显示出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的道貌岸然本性。
四、写对联,培养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迁移运用、解决问题。教学《祝福》,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祝福》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拟写两副对联。
学生对联:①画眼睛画灵魂高人一等,反封建反礼教入骨三分。②批四婶批柳妈解放妇女,反封建反礼教唤醒国人。③夫死儿亡再遭遗弃,方知人间善恶;神权夫权双重压迫,更晓世态炎凉。
“语文教师应发现知识的核心价值,并能用最合适的方法,将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学习内容;语文课堂是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围绕着知识的火堆取暖前行的场所。而知识的内在魅力指向于美德和心灵,在知识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缔结和美的合约。”教无定法,只要认真研读文本,找准教学的切口,定能实现常教常新,一定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达到意想不到的生成效果。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项目“基于学生心智发展的中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JS/2018/ZX0510-0792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