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5-21尚昌梅
尚昌梅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加强其种植技术推广有重要意义。玉米产业发展需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了解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作用和问题,深入探讨了推广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宣传力度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12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种植范围广、种植条件低等特点。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保证农户掌握科学的玉米种植技巧,同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加大推广力度,持续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1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作用
1.1 提高玉米產量
玉米产量是评价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效果的重要指标,玉米产量高,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玉米种植技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使农民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发展,是现阶段的重点任务。
1.2 保证品质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可以提高玉米品质和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玉米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高低。从根本上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目前玉米种植受品种单一、产量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推广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玉米品质。
1.3 提高经济效益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民了解一定的种植技术,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玉米产量。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可以让农民学会如何挑选优质的玉米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等物资,实现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与传统模式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例如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推广使用玉米杂交品种以及先进种植模式,在生产上运用转基因、生物育种等新型生物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此外,运用新型管理措施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如减少病虫害防治、灌溉与施肥等过程中的资金投入。
1.4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能有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农业发展。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等,促使农业水平不断进步。农民经过科学的玉米种植技术培训后,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及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玉米种植技术的现代化、科学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玉米种植行业的发展趋势。农民是玉米种植生产的主体,在进行玉米种植活动中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生产知识。例如,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通过合理施肥促进玉米生长,还能科学制订管理方案与策略,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地块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2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工作流于形式
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中,基层推广人员对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的推广目标。一方面,基层推广人员不能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导致田间地头技术推广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基层推广人员在推广工作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真正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应加强对基层推广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职业素养。
2.2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存在推广工作力度较弱等问题,而且这些新型组织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人才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人才队伍缺少合理的建设手段,使农业管理部门无法有效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从另一角度来看,我国在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项目上存在实施力度大而分散、资金投入少而分散等问题。加之地方政府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人才队伍培养资金投入不足。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保障体系,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2.3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科技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够,对一些先进专业技术掌握较少,普遍存在重操作轻总结、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同时,许多基层推广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部分基层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对新知识不主动学习,参与培训机会少,导致基层推广人员业务水平低、业务能力差和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
3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措施
3.1 完善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体系
首先,要明确相关主体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乡镇政府为主导,建立以技术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主的联合体,并由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其次,规范机构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新时期农民素质提升工作要发挥相关组织核心作用,例如,采取“订单式”服务的方式与农户建立联系,让农户直接参与到技术服务中,及时答复、解决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在推广环节中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和纽带作用,要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不断充实农业人才队伍,为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坚持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和推广方式,让农民认识到玉米种植技术的良好发展趋势和应用效果,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能力水平。通过不断开展玉米种植技术新理念、新设备和有关行业标准等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基本技能要素以及方法技巧,有能力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3.2 建立农业技术专家库
建立专业的农业技术专家库,一方面,可以使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对新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更多农民提高玉米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效果,应建立专门的技术专家队伍,加强培育农业技术专家与农民专家,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经过专家指导,让农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掌握解决方法,从而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例如: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已在内蒙古进行多年的技术示范,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在内蒙古开鲁县等多个地区示范种植,创造了北方玉米主产区千亩示范田和万亩示范田的高产纪录。此外,还可以向社会发布相关的玉米种植技术应用信息和实用技术知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都可以通过专家库及时得到解决,总结新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相关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及方法,推动玉米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
3.3 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我国玉米种植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但在宣传工作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宣传工作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有效推广,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当地玉米播种面積、气候条件以及农民的技术与方法开展推广工作。要达到推广目的,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例如,在农村地区通过召开大会及广播、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还可以通过印发知识手册、画册等方式普及玉米种植技术。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与玉米种植相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技能比赛等。此外,还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以及当地农民自身条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方法,给农民讲解玉米种植技术,以便农民深入了解和掌握,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1]。
3.4 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基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为了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需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推广能力。其次,要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大部分基层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为了进一步完善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体系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再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部门优势。农业信息部门是面向农业生产各环节、覆盖全国、延伸至乡(镇)村一级信息网络的机构。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部门优势,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例如,昌图县玉米种植面积大,温光资源丰富。为进一步提高昌图玉米单产水平、水肥资源效率和种植效益,近年来,昌图县积极推广应用各项农业新技术,在县域内推进玉米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此技术是昌图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耕作与栽培中心李少昆团队开展的合作项目。这项技术不仅提升种植效率、有效节水,同时把灌溉、施肥融为一体,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使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实现了节肥增产[2]。
3.5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非常有必要。首先,提升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引导农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并参与到玉米种植工作中,提升其科技素质和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其次,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训。通过定期对相关人员培训,使其掌握科学、有效的种植管理技术及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减少病虫害对作物造成的损失,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再次,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对现有高层次人才要不断给予鼓励与扶持,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
3.6 依托农村信息网络开展政策解读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农户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在农村信息网络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政策解读工作。通过有效解读政策,能够将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并将玉米种植技术运用于实践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依托农村信息网络,提高农民群众对玉米种植相关政策的理解度和接纳度[4]。
3.7 科学安排技术推广计划
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安排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才能确保推广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合理安排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时间、数量以及确定推广的内容。其次,科学有效管理,保证玉米种植推广技术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再次,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计划实施跟踪管理,在每一个阶段跟踪、检查工作进展,根据检查结果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要做好推广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和评估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相应对点工作,使玉米种植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发展与应用。同时,要做好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建立玉米种植基地、试验示范基地、示范点等方式将最新研究成果和玉米种植技术应用到实践中[5]。
3.8 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
农民是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对于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开展玉米种植技术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通过培训使其认识到玉米种植技术带来的影响,愿意参与到实际的玉米产业发展中。其次,合理安排农民培训时间,通过优秀种植户试验示范展示以及系统讲解,帮助其解决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在培训结束后给予获得高级农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奖金与补贴,激发其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再次,加大对农户的教育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作物种植技术进行推广,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发挥农业协会、基层组织以及村委会等作用,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水平和对技术应用的掌握能力。要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示范与推广农作物种植技术。最后,不断加强人才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培养工作,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同时创造良好的乡村人才环境,进而提升村民文化素质、技能水平[6]。
4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推广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对促进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当前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安排推广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开展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玲英.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3):64-65.
[2]赵彩霞.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其推广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2(12):17-18.
[3]刘国君.玉米种植技术优化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2):4-6.
[4]姜春艳.玉米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1):26-27.
[5]冯丽娜.农机深松提质增效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81-82.
[6]马洪文.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新农业,202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