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2023-05-21黄吉林

种子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花椒

摘    要:花椒经济价值较高,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花椒栽培种植成为了当前的热潮。我国作为花椒的原产地,有着非常悠久的花椒栽培和种植历史。花椒不仅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消散止痛、抗菌杀虫、明目消食等药用功效,并作为调味料用于食品加工使用。基于此,文章以花椒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传统栽培水肥管理的方式、花椒水肥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生态优势,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关键词: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5-007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73.9       文献标志码:B

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花椒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花椒的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甚至有些花椒的主要种植地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囤积问题。对于花椒的种植产业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花椒的经济价值,实现规模种植以及解决花椒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应把目光放到水肥一体化的栽培管理工作上,通过全面分析和科学研究,积极落实相关环节,达到产量和质量并行的目的。

在实际栽培花椒的过程中,不管是水分还是肥料,都会影响其生长质量,借助科学的施肥和灌溉,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与土壤之间的种植矛盾,还能提高幼苗存活率,并且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可以使我国众多的花椒种植生产地受益。花椒深受我国人民的喜愛,比如四川、陕西、河北、西藏、浙江等地,都拥有着花椒生产种植基地[1-2]。花椒还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功能,将其种在干旱及生态薄弱地区,既能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有效掌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花椒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使花椒在后疫情时代之下依然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3-4]。

1 花椒生长特性与形态特征

花椒属于落叶小乔木,其枝干有短刺,叶片为小叶对生,多呈椭圆形。花椒树可以生长到3~7 m,花序生于主、侧枝顶端,颜色为黄绿色,其花期一般在4—5月,果期在8—9月。由于花椒本身属喜光植物,且耐寒耐旱,从气候角度上来看,花椒更适合在偏干旱以及干燥的地区种植。除此之外,花椒属浅根性植物,非常喜欢松软的土壤,在选择花椒种植地块时,应尽量选择土质疏松且灌溉条件较便利的地块种植。由于我国地域的特殊性,使各花椒种植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再加上花椒品种多样,选择花椒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质花椒品种。比如大红袍、贡椒等颗粒较大,颜色偏红,产量较高,容易采收,非常适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调味品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栽培花椒的过程中,还可以引进国外花椒品种,进一步丰富我国花椒种类,实现花椒枝干的无刺化、大果化。利用无刺大果花椒的特性进行无性繁殖,便于推广花椒集约化管理。

2 花椒传统栽培水肥管理的方式

分析花椒的生长习性,在应用相应栽培管理技术时,要把控好浇水灌溉环节,再加上水作为肥的有效载体,借助科学合理灌溉,不仅能促进花椒根系生长,还能保持土壤的温度、湿度,进而使花椒拥有非常强的水肥吸收能力。如果花椒在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季节性降水特别多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根部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一旦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其空气含量会急剧下降,对于花椒的根部来说,呼吸能力就会变弱,从而影响其整个营养循环系统。在花椒处于生长期时,一般土壤中的含水量应保持在55%左右。以西北地区来说,每年应该进行4次浇透水工作,分别为发芽前、花期、秋季施肥时以及封冻前。对于某些种植地块来说,如果没有灌水条件,也可以采用覆盖地膜等方式保持土壤水分。若遇到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在树干基部周围挖坑的方式为其提供充足水分。在树干基部周围挖5~6个穴,深度最好保持在15 cm左右,随后向穴内倒水,等到水下渗之后再覆盖土。通常情况下,6月时花椒需要进行多次灌溉,7月后浇水次数应减少。在雨季来临时,为免积水过多影响花椒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应做好花椒园地的排水工作。

将花椒的栽培追肥总结为“一基三追”。“一基”是指基肥,而基肥最好的选择应是有机肥,不仅有着很好的肥力效应,在施肥的过程中土壤还不容易出现板结,施肥量应立足于树龄以及产量的基础上。“三追”是指花前追肥、花后追肥以及花芽分化前追肥。花前追肥期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并及时浇水;花后追肥期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同时施用磷肥、钾肥。花芽分化前应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次之。进入初果期时,应适当增加肥料用量。除此之外,还应科学选择追肥时间,一般在深冬前进行花椒的追肥工作,具体的追肥量应立足于有机肥来源的基础上。

土壤施肥主要分为撒施、环施等方式。在施基肥时,应以撒施为主要手段,追肥环节应以环状施肥为主要手段。等到花椒进入坐果期时,应进行叶面施肥,施肥的周期为每7 d喷洒2次。施肥和灌溉工作都是确保花椒生长质量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种植栽培方式不仅无法控制肥料的施用和灌溉量,而且其成本投入也非常大,这是花椒种植户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3 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

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型肥料推广、施肥设备、墒情监测等,一般情况下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加持下,会使水溶肥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从而达到定量、定时灌溉以及相应的施肥目的。借助花椒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滴灌技术能很快完成一片土地的灌溉工作。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还能极大程度地节约相应的肥料和水资源。根据花椒的生长性,其一般种植在干旱地区,导致花椒的栽植地大部分存在缺水的情况。滴灌技术不仅能提高灌溉效率,还能精准地将水滴入到树木根部,既减轻了种植户的工作压力,也控制了经营成本。另外,采用滴灌技术还能从根源上提高水肥利用率,借用相应的滴灌设施,可以在水中溶解相关肥料。在滴灌系统的加持下,施肥工作与浇水工作同时进行,提高水肥利用率。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能更好地满足花椒对水分以及肥料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细化水肥管理,不仅能确保花椒产量,还能提高其品质,进而使其拥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4 采用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的生态优势

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再加上其辐射范围较大,能实现花椒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花椒产出量和产品质量,通过创新模式、革新技术,使花椒产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

首先,应用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能从根源上提高花椒种植园的栽培种植标准,通过提升品质、提高效能,为绿色有机林产品的科学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有效发挥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确保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有机质含量,最大程度避免土壤受到无机肥料的污染。再次,合理应用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既能够有效地控制相应的生产成本,又能提高肥料、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实现高产栽培。最后,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准确地把控施肥用量、灌溉次数以及施肥时间等,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最大程度保护,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进一步提高花椒栽培的现代化程度。

5 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虽然花椒的适应能力强,耐旱、耐贫瘠,但如果没有很好的灌溉措施和施肥管理的支撑,会影响花椒后期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需通过有效把握花椒生长习性、生物学特性以及科学遵循生长规律,明确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5.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顾名思义,应在立足于土壤坡度、地形、种植方式等条件下,对相应管道系统的长度、埋设深度进行合理设计。对于灌溉工作来说,可采用多种灌溉方式,比如微喷灌、管道灌溉、渗灌、重力滴灌等,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2 遵循相应施肥原则

在栽培种植花椒时,应遵循平衡施肥、有机施肥的原则,并在立足于花椒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以土壤情况、树龄、花椒品质为有效依据,把控好肥料种类的选取以及施肥次数和时间[5]。

5.3 科学确定施肥种类、用量、标准、水肥配比

在实际的栽培管理中,应立足于花椒生长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确定肥料的用量、标准、种类以及水肥配比等。应用固态肥料时,应侧重考虑其水溶性以及杂质含量,选择粉状或小块状的固态肥料。液态肥料主要包括尿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镁等。如果所选用的肥料是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在应用前一定要过滤和净化,以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灌溉过程中对均匀度的要求,避免出现管道堵塞[6]。

5.4 合理把控灌溉与施肥环节

灌溉施肥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步骤:选用不含肥的水进行湿润—滴灌相应的肥料溶液—用不含肥的水进行灌溉系统的清理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花椒的根部拥有很强的水肥吸收能力,还能更好地保护相关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花椒的栽培种植过程中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整形修剪工作。在花椒的病虫害中,锈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发于花椒叶片,在发病初期,花椒的叶片会生出黄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接成片。可以喷洒25%粉锈宁600倍液防治。整形修剪主要是定干和整形。定干是在苗高50~60 cm时截断梢头,在不同方位留3~5个饱满芽培养主枝。整形以自然开心形或多主枝开心形为主,整形时间以冬季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辅。修剪幼树以培养树形和促进生长平衡为目的。修剪大树宜采用抑强扶弱,适当回缩、疏枝,以促果增收为主[7]。

为害花椒叶部的病虫害还有枯枝病。一般在枯叶病初期,花椒的叶尖和叶缘部分会生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自上而下蔓延,直到使其叶片枯萎掉落。该病多发于高温梅雨季节,若不及时防治,可迅速蔓延整个种植地。防治枯叶病应以预防为主,并结合农业防治的方法,对已发病的花椒植株连根拔除并烧掉,消灭病菌。在发病初期也可以喷洒多菌灵湿粉剂、代森猛锌等。

花椒在生长几年后容易发生根腐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花椒的根部变成褐色并逐渐腐烂,然后根皮与木质分离,导致植株全部腐烂枯死。防治根腐病时,可以在雨季及时进行种植地排水工作,或适当增施磷、钾肥。发现已经发病的花椒植株应及时处理并统一销毁。

炭疽病是花椒常见的病害,发病初期花椒果实会出现褐色斑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大,颜色开始趋向黑色。在炭疽病的发病后期,斑点中会出现一些小黑点,导致花椒果实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和裂开。由于炭疽病多发于夏季,工作人员应做好种植地的除草、松土等工作,并且密切留意花椒植株是否已患病。一旦发现患病严重的植株,应立即拔除,同时做好补种工作。可以借助相关化学农药杀菌、灭虫,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显著[8]。

为了避免花椒感染相关的病虫害,在最初的选种阶段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通过对种植地区的多次检查以及科学的栽培管理方式,为花椒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9]。

6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已日益成熟,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花椒的产量,是提高花椒经济效益、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其外界风险抵抗能力、实现合理灌溉与施肥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花椒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使花椒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应借助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突破花椒一直以来单一的栽培思路。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保驾护航,通过优化花椒生产基地经营模式以及对种植环节的客观评估,摆脱当前的种植困境。通过有效提升栽培以及生产技术,更好地满足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作者简介:黄吉林(1980—),男,汉族,云南会泽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林产业发展。

(编辑:郭志阳)

参考文献:

[1]刘玉倩,杨凤飞,张开艳,等.遵义红花椒栽培管理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42(4):129-130.

[2]庄丽娟,郭军成,高治中,等.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初探[J].林业科技通讯,2021(12):72-74.

[3]周志涛,陈永涛.花椒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J].河南农业,2022(32):10-12.

[4]原野.陕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8,46(1):74-76.

[5]黄庆德.重庆市江津区九叶青花椒减产原因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5,9(25):22-24.

[6]楊振.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239-240.

[7]吴玉丹. 青花椒水肥一体化应用效益评价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8]汝润娟,杨向东,张亚萍.花椒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及运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6):91.

[9]韩小敏.花椒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6):48-49.

猜你喜欢

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花椒
我国古代的玫瑰:花椒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摘花椒
花椒泡脚好处多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及在淮安市设施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
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试验